“三融合”教学模式在《报关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差异等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在研究该课程特点及存在诸多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报关实务》课程“课证融合”、“学练融合”、“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运作情况及效果,为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教学参考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教学模式;三融合
  作者简介:曲国明(1978-),男,河北滦平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8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97-03
  加入WTO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报关业务量越来越大,行业内对报关员的需求日益增多。为适应社会需求,很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均推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等新专业来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在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开设了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独立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较晚,相关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报关课程。然而由于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差异等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教学效果未能令人满意。
  一、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课程特点
  (一)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报关实务》是为培养掌握各项报关制度以及通关程序合格的报关人才而开设的课程,因此主要内容与报关业务紧密相连,包括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等,内容相对固定,具有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要求重实践
  《报关实务》内容涉及到一整套操作流程,这门课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报关实践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这些环节就是平时在真正的报关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这就要求在报关教学过程中多模拟报关实践,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操作多个模拟进出口报关流程,在完整的进出口业务中真正掌握外贸技能。
  (三)涉及理论面较广
  《报关实务》课程不但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等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如外贸实务、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课程。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必须借助于相关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就必须考虑到先修课程的安排,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报关课程时具备足够的预备知识,便于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四)受政策影响大
  在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也会相应改变,海关对相关报关政策措施每年都会进行一定调整,这就导致该课程教材内容每年都应有一定的变化,但教材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所以,任课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政策调整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矛盾
  由于各学校定位的差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
  (一)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熟悉报关业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所以,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重点内容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具体业务操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安排大量的“实操”训练,即教学以“应用”为重。
  学生如果想从事报关工作,必须考取报关员从业资格证书。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合格率极低,一般在10%左右,2006 年的合格率仅为8%,为历史最低,最高年份为2012年,合格率也仅为15%。因此,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任课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分析和讲解考试重点、难点及试题上,不得不让学生做大量的专项练习和模拟试题以应对考试,这就要求教学应以“应试”为重。
  如何解决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从事报关职业的“敲门砖”。如果教师将大量学时安排在实践教学上,必将占用大量的理论教学时间,有可能使学生对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通过职业证书考试,还难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上,虽有利于学生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但却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应试”与“应用”目标的错位让《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陷入两难困境
  (二)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矛盾
  《报关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主要针对报关行业,最初此课程主要由职业技术学校或专科开设。近十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一些三本和二本学院也开设了该课程。由于学校定位的差异,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产生了矛盾:专科或职业教育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而本科教育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对不同类型的教育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而应用型本科在我国成立只有十几年时间,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应用型”的定位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是介于本科和专科之间。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研究背离
  《报关实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报关业务的操作能力,主要课时安排在讲授报关流程、规范及报关单填制等内容,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进行理论研究的内容很少。而本科教育要求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要培养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前《报关实务》教学中很少能够达到。   三、“三融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几年探索,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出“课证融合”、“学练融合”、“学研融合”的《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把报关的理论知识、相关内容拓展知识、报关技能和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实践—技能—考证—研究一体化。
  (一)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实务》课程按照课证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目标是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15-20个百分点。在此目标引导下,从学习时间安排、课程大纲、教材、习题、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由于目前的政策限制,只有大四的学生才能参加考试,所以将《报关实务》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在6月底参加考试报名,再经过4个月的考前准备,通过的成功率较高。此外,报关员考试的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报关实务的相关知识,在大三上学期已经先行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先导课程,讲述了有关国贸实务的知识点,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免讲。
  教学大纲方面,以《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基础,根据学分安排及已修课程情况适当调整。主要讲授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六大部分,其中重点内容为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教材选用方面,根据本科教学特点,不可能选用报关员考试教材作为上课用教材,所以只能选用与课程大纲吻合度高的教材。我们选用了顾晓滨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出口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该书内容主要涵盖了大纲中的六大部分,重点与报关员考试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而且没有国际贸易实务等已学知识内容,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习题方面,将历年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习题按章节进行归类,并区分难易程度及常考知识点,使学生在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
  考试方面,基本以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为主,难度有所降低。因为仅通过2个学分的理论学习,不可能达到考证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二)学练融合
  《报关实务》课程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具备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但是,大多数三本院校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校没有能容纳所有学生实习的实践基地。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采取“学练融合”的模式,即购买报关模拟实习平台,安排4学分的实践课程。该模拟实习平台还原了一个报关行日常工作的真实场景与实际的业务流程,根据“属地申报、口岸放验”的通关模式,根据不同货物、不同贸易方式,完成包括一般进口货物、一般出口货物、外商投资减免税进口货物、科教用品减免税进口货物、保税加工贸易等不同类型的通关模式。学生所扮演的报关员能够在各个场景中随意的走动、与海关、客户等角色对话,通过对话获得信息和帮助,从而完成业务,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由于现在很多海关实施无纸化通关,大部分业务作业可以用电脑来完成,所以这种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接轨,又解决了学生实习的困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该模拟实习平台采用B/S构架,学生可以从任意校院网端口进入练习,提高了软件的利用率,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三)学研融合
  虽然《报关实务》实践性强,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与理论研究相关的课题方向及研究素材的支撑材料,这一点被绝大部分学院所忽视。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加工贸易转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保税区“一日游”等当前热点问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在“进出口商品归类”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数据库查询数据,为分析产业内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等理论问题提供现实数据。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可以扩展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理论深度,还为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四、“三融合”教学模式的成效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报关实务》课程实施“三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来,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报关员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由原来的不足5%,上升至近两年的30%以上;二是学生就业顺利,只要通过报关员考试又想从事报关工作的学生,均能较顺利地找到相关工作,用人单位评价良好;三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论文选题向多样化发展,产业内贸易、出口竞争力、出口二元边际等方面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比重有所增加,数据资料详实,研究深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立新、董展眉.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应试”困境分析[J].职教论坛,2008,(01).
  [2] 陈龙江.普通本科院校报关实务教学中的困境与化解之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11).
  [3] 廖万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关实务》教学优化构思[J].市场论坛,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征收过程中,由于河北省土地征收立法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严重,保护被征收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河北省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分析当前河北省征地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征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
期刊
摘 要:文章解释哈耶克区分的两类秩序——规则秩序和目标秩序,阐述二者之差异,对理性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对人类秩序及其认识的演变历史做了考察。  关键词:哈耶克;规则秩序;扩展秩序;目标秩序;建构秩序;理性建构主义;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
期刊
摘 要: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经济联系频繁。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摩擦,我国商品大量低价出口,欧盟变相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双方关于贸易的冲突愈演愈烈。本文从重商主义角度,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的贸易现状及我国对欧盟的贸易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重商主义;中欧贸易摩擦;紧固件反倾销案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期刊
摘 要:依照江门市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等统计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江门市婚姻家庭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婚姻家庭和谐创建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婚姻;家庭;和谐  作者简介:丁立(1968-),女,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人口学。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65 文章编号:1672-3309(
期刊
高分子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防水及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均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为原料制备,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其大量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及能源危机。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聚乳酸(PLA)是目前最具开发应用价值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但其线性分子链结构导致其韧性较差,而现有的增韧改性技术存在增强增韧的矛盾。此外,PLA基体材料的力学强度及刚度较低,限制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刚/柔混合改性剂改善P
摘 要: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物品能使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分配方面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我国公共物品由政府垄断供给,长期存在质次价高、供给不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公共物品由政府、市场、非营利性组织供给的利弊,并提出了有效供给的方式。  关键词: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60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IM-BP模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描述我国IS、IM和BP曲线的特点,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均衡造成的影响,并研究如何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缓冲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IS-IM-BP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期刊
摘 要:2013年1月1日,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生效。针对新规定的小额诉讼制度,全国各地制定了有关小额诉讼一些细化具体的规则。本文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小额诉讼程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最新规定的小额诉讼程序、解决小额民事纠纷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额诉讼;比较;法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 要:国际商事仲裁在一国的承认和执行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其中饱受争议的非内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我国虽然已加入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但同时也做了互惠保留声明。这给我国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通过对轰动一时的宁波工艺品公司案进行分析,试图结合我国现状,对完善我国非内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进行思考。  关键词:非内国仲裁裁决;《纽约公约》;承认与执
期刊
摘 要:乌木所有权归属争议的焦点在于当事人对乌木的法律性质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究其根源,在于埋藏物、矿产资源、天然孳息的法律定义不清晰,对此应当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得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以文义解释为起点,并借助学理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等其他方法综合分析认为本案中的乌木为无主物,所有权归吴高亮。  关键词:埋藏物;天然孳息;文义解释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