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血清4型Fiber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制备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纤突蛋白(Fiber2)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NusA-Fiber2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鼠,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FAdV-4 Fiber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G5、2G8、4C2,取细胞株2G5制备腹水并纯化,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Western blot鉴定该单抗的特异性.用制备的单抗包被酶标板,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建立了FAdV-4 Fiber2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逐步截短分析鉴定出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结果表明:成功获取3株单克隆细胞株2G5、2G8、4C2.MAb 2G5可与原核表达纯化的Fiber2蛋白及FAdV-4特异性反应.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该MAb识别的表位序列是N端aa1-33.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Western blot 和 IFA反应原性的单克隆抗体,为Fiber2蛋白功能研究和FAdV-4新型表位疫苗商品化研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以发育至绽口期的‘巴茨拉’牡丹切花为试材,分别经蒸馏水和20 mg·L-1纳米银预处理2 h,再进行蒸馏水或保鲜液瓶插,测定瓶插过程中花瓣乙烯释放速率,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腺苷酸(ANP)和糖含量,乙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银预处理乙烯释放峰值降幅达40.9%,降低了ACC含量和ACC合成酶(ACS)活性,提高了琥珀酸脱氢酶(SDH)和H+-ATP酶活性,增加了糖和ATP含量,保持较高的能荷(EC)水平,切花瓶插寿命延长了40.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