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的成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9-02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改变我国自基础教育开始,一直以来严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是针对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有才无德”教育现状,提出的教育理念。
  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不同定义常有着共同特点:
  第一,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第二,认为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三,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与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因此,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把具有人的基本形态的高等动物培养成为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贯穿这一教学理念,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明确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
  要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与进俱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型数学教育观,明确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为此,我们要将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之中,在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分析归纳、严密论证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情商,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为其它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坚持教学与育人并举的原则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知识、身体、审美、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启萌阶段,更是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心理状态的形成将对今后的学习和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充分认识到相对于教学来说育人更为重要,要熟悉和掌握思想教育这一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合理的运用。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书面表达、思维意识。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将来的人生走向。
  3.强化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决定态度,良好的思想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力。由于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老师在教学时可通过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成长史,尤其是数学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良好品格。数学丰富的对立与统一,联系与制约和量变到质变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数学独特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老师如能将这一思想贯穿到教学当中,将极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强化上述思想教育的同时,老师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坚定学习数学的雄心、决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4.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素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不仅要教育学生知识,更要通过数学原型的分析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实际现象和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原型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进而深刻领悟所学内容的范围和用途,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双重特点,因此,老师应积极推进“模型”教学,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方面,通过与日常工作的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概念,进而增强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素质。除此之外,要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从而充分认识数学方法和知识的规律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重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决定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由于目前的小学生普遍是家中的核心和焦点,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毅果敢的性格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为此,老师要积极开展兴趣教学、快乐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心态,同时开展欣赏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用自身的经历、他人的成功事例来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健康。
  理论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是核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只有将素质教育充分地贯彻在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无线路由器在教室里搭建无线局域网环境,教师机配置成服务器端,学生的智能手机通过WLAN连入局域网。在教师机器上安装ASP网站服务器软件,部署课堂教学辅助网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互动。本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 无线局域网 课堂互动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5-02  相信自己会成功,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项基本而绝对必备的要素,一个人如果具备“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那么将产生能力,技巧等成功的条件。每当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会想出“如何解决”的方法。遇事时,随时提醒自己“只想成功,不想失败。”  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从翻转课堂的涵义、特征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视频 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3-02  《计算机应用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4-01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使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与学生进行沟通。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体会,谈一谈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前预习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