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也必须强化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控制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本文就中小企业在其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优势及科学方式,但是也存在若干问题。
(一)融资困难,融资环境急待改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一个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原始积累、民间借贷以及集资入股等方式的资本投入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然而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从有效需求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其它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这种量的极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最终将限制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二)渴望好的投资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能掌握一定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决策中靠拍脑袋,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性大,业主在投资时更应该注意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和分析。第二,目前我国尚无约束依靠貸款进行投资的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法规,这可能使一部分不守信用的中小企业逃避惩罚,增加了债权人的投资风险。第三,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第四,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第五,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三)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对于每个管理人员的权限缺乏认识,每项经济业务的批准程序不明确,财务控制难以确实落到实处。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薄弱还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四)企业管理制度滞后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应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共同入手,内外结合,企业才会不断完善提升,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一)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融资环境改善。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3.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
(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小企业投资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为了保证投资的正常发展和快速增长,必须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1.制定中小企业投资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初始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与扶持。
2.通过立法手段对利用贷款资金进行投资的业主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中小企业投资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尽量限制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保证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3.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
4.企业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
(三)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财务控制制度是以授权管理制度为核心,连同具体的财务控制制度组成的,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
1.财务信息系统是实施财务控制制度的最佳手段。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项财务控制制度固化在系统流程之中,从而保证各项财务控制制度能得以贯彻和执行。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改进,还可推动财务管理的改善、提高,有助于各项制度的完善。
2.要建立财务控制反馈机制。财务控制反馈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做好财务控制工作,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财务控制反馈机制是为对财务控制效果进行调控的机制。可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
(四)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
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1.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3.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报酬与风险共存,一般情况下,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高回报可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而高风险则会削弱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使这种能力丧失殆尽。只有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提高获利能力和增值能力。
(五)提高员工及管理者的素质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为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阎肃,“略议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财会月刊》,2001年第12期。
2.连映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小企业》,2002年第6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也必须强化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控制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本文就中小企业在其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优势及科学方式,但是也存在若干问题。
(一)融资困难,融资环境急待改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一个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原始积累、民间借贷以及集资入股等方式的资本投入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然而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从有效需求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其它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这种量的极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最终将限制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二)渴望好的投资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能掌握一定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决策中靠拍脑袋,这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性大,业主在投资时更应该注意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和分析。第二,目前我国尚无约束依靠貸款进行投资的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法规,这可能使一部分不守信用的中小企业逃避惩罚,增加了债权人的投资风险。第三,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第四,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第五,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三)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对于每个管理人员的权限缺乏认识,每项经济业务的批准程序不明确,财务控制难以确实落到实处。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薄弱还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四)企业管理制度滞后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应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共同入手,内外结合,企业才会不断完善提升,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一)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融资环境改善。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3.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
(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小企业投资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为了保证投资的正常发展和快速增长,必须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1.制定中小企业投资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初始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与扶持。
2.通过立法手段对利用贷款资金进行投资的业主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中小企业投资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尽量限制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保证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3.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
4.企业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
(三)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财务控制制度是以授权管理制度为核心,连同具体的财务控制制度组成的,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
1.财务信息系统是实施财务控制制度的最佳手段。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项财务控制制度固化在系统流程之中,从而保证各项财务控制制度能得以贯彻和执行。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改进,还可推动财务管理的改善、提高,有助于各项制度的完善。
2.要建立财务控制反馈机制。财务控制反馈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做好财务控制工作,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财务控制反馈机制是为对财务控制效果进行调控的机制。可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
(四)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
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1.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3.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报酬与风险共存,一般情况下,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高回报可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而高风险则会削弱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使这种能力丧失殆尽。只有优化投资结构才能提高获利能力和增值能力。
(五)提高员工及管理者的素质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为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阎肃,“略议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财会月刊》,2001年第12期。
2.连映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小企业》,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