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体育现代化实施策略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现代化也慢慢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学校体育教学现代化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纵观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现代化策略的时候,主要从转变观念开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面向未来,设定现代化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强化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展开,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与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 教育 现代化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079-0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呼求[1]。一直以来,学校体育都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环节,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推进,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突出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教育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转变观念,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1 育人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身体训练,更加倾向于情感、个性、意志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为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改革的深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结合我国国情发展,以事实为依据,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身体非常容易,然而对体育需求、思维品质、运动能力等的反思能力是不易形成的。因此,学校体育一定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在利用体育知识充实体育精神的基础上,客观追求体育精神,探求体育价值,并且主观获取体育知识,实现学生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1.2 创新观
  在学校教育中,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不断展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以“体育三基”的传授作为教学培养目标,教师与学生均是处在机械式的知识传授状态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推行创新教育观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成长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想象力,促进学生大脑的均衡发展。针对人的智力而言,主要包括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内容,而创造力主要就是这些内容的综合效应[3]。并且,创造力的能动作用可以促进各种智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制定,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促进学生体育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1.3 持续观
  在学校体育中,可持续发展指的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个人发展的需求,还可以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均衡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某一阶段接受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等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实现了学生终身体育目标的设定。为此,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校体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个性,促進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为实现教育事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 面向未来,设定现代化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2.1 方向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身体锻炼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明确运动处方原理、运动健康效益等知识,全面展开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设定体育教学方向时,必修课内容必须满足培养学生特长的需求,为选修课、课外活动的开展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合理解决教材编写和教学组织形式间的关系,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2.2 主导主体性
  课程内容实施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尽管教与学的主体不同,但是其均是处在同一教育体系当中。这两种活动具有时间共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在作用过程中,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为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呈现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的结构,实现其灵活重组,突出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的结构性,强调教材的横向拓展,实现教材的综合运用;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强调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意识,树立终生体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教学的个性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价值观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价值取向,首先,突出体育教学的未来性。针对未来性而言,主要是在强调体质、技能继承性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将其当成是一项未来事业。为此,在时间价值取向方面,突出未来意识是体现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面对的就是青少年儿童,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处在个性、心理等方面形成的阶段,充满了活力与潜力,进而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明确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最后,学校体育一直处于社会发展当中,教育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及个人发展需求,并且认识到自身责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校体育内部运行机制予以考虑,还要对其外部运作环境予以考虑,保证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全面实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超越传统教育效果,使其成为一种社会事业。
  3 强化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1 强化硬件建设
  体育馆设施、器材设备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主要物质基础。在实施硬件拉动策略的时候,必须与时俱进,明确建设投资规模与场地器材标准,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硬件拉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学校而言,需要保证硬件建设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学校今后发展留有空间,进而减少物质限制因素,促进学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人文素养
  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硬件拉动策略实施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突出以生为本原则,创设人文素质、道德教化的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在达到物质生存需求的同时,满足道德、审美、文化、人格等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学校体育中,强化人文素质培养,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利军,张建滨,季浏,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与体育教师素质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6):81-82,96.
  [2] 吴云亮.学校体育现代化目标下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11(18):60-61.
  [3] 蔡清顺,袁斯琴,毛海涛,等.基于人的现代化的学校体育及其整体设计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9(1):95-98,104.
  [4] 高力翔,王步.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永恒主题——实现人的现代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6-19.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期,在此期间,民众的体育观念开始有了显著变化。近些年,体育现代化发展速度很快,体育消费也开始呈现出典型的多元化特性,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有了一定增加,体育消费在家庭支出的比例也有所提升。尤其是中产阶层,作为主流消费者群体开始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中产阶层的情况进行相应阐述,然后以他们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体育休闲消费中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
摘 要:跆拳道运动自被引进我国后,就成为一种时尚且备受人们喜爱的运动,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入跆拳道的学习中,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跆拳道是引进的运动项目,被引进之后并没有与我国学生学习的状况相结合,直接照搬了韩国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教学训练中,并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致使难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跆拳道训练教学中的难点,加以分析得出解决方法以供一线教学参考。
将多媒体技术、基于TCP/IP的网络技术与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应用新思路设计的水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与上级主站之间的多媒体信息数字化传输。文章阐述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水电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技术问题:信息远程传输和摄像设备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成果颇多,文章就其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归纳,并就其结论差异性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章结合国道322线全州-桂林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实例,阐述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原则,以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重点.
股权分置有其特殊而深刻的历史背景,股权分置改革也有其历史必然性。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两周年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股权分置改革的特点亦非常显著。
摘 要:羽毛球运动是在球类运动中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运动不当,也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运动损伤。本文针对羽毛球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此同时也提出了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相应对策以及建议,为羽毛球爱好者防止受伤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