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建设得益于此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在真正意义上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势在必行。超厚底板式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一个难点长期存在于建筑施工中,因此必须实现對该项技术的有效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1.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曾将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为可以有效预防开裂现象的建筑材料,同时对浇筑地点没有过高要求,尺寸较大可对体积变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日本建筑界则是从尺寸与温度上对大体积局混凝土进行定义,他们认为结构断面不低于八十厘米的混凝土结构都可以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水质热化时,内外温差都不会超过25度。我国刚开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使用时,主要依据日本建筑学对混凝土的定义。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混凝土地面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与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混凝土定义的合理改革与创新。现阶段我国建筑界对大气对大体积混凝土有自己的定义,首先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对混凝土规格以及尺寸进行保障,并且需要长期维护好温差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自身变形对应力产生的影响,最终实现对裂缝现象控制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就是大体积混凝土。
  2.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在实际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对防水有较高要求,多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都处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结构建筑中,遇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对混凝土开裂现象进行重点考虑。承载力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之一,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可不对承载力进行考虑。
  (2)超静定结构形式是混凝土施工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施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浇钢筋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开裂现象长期存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温度应力及收缩变形是引起开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根本上对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有效保障。
  (3)为从根本上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保障,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定期的维修与养护。对温度以及湿度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对施工质量有效保障的目标。
  (4)拆模时间对混凝土质量有直接决定作用,为在真正意义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必须对沉默时间实现合理的控制。同时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必须保证配筋率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1)钢筋工程施工。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所需要的钢筋数量非常多,并且钢筋的直径也很大,钢筋分布比较密集,上下两层都需要铺设钢筋。为了保证混凝土中上层钢筋达到施工要求,一般需要设立专门的钢筋支架用来支撑上层的钢筋。为了保证钢筋网格的工整,在对钢筋进行焊接或者绑扎的时候,适合采用卡尺进行定位。粗钢筋进行连接的时候适宜采用挤压连接法。
  (2)模板工程施工。这一工程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架构的结构和外形,在确定模板尺寸的时候一般根据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时候一般采用泵送工艺,另外一定要保证把模板支撑牢固,防止承受不住混凝土的侧压力而发生变形。
  (3)混凝土工程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施工模板的制作与使用,并且施工的模板整体结构强度要保证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在模板搭建之前要对相关的数据做好测量和计算,保证模板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持续性进行,同时在浇筑完成之后要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捣实操作,保证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强度。在混凝土表面进行铺料操作的话。应该尽可能避免出现结块现象,最好在进行混凝土表面涂料施工操作的时候能够预先在表面撒一些水,保持建筑物表面湿润。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
  1.温度应力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当地的气温昼夜变化太大,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冷却不均匀,很容易产生拉应力,增加了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材料的属性和构成。混凝土中原材料的质量不用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不同的构成材料由于它们所具有的分字结构是不同的,在水分蒸发和吸收的过程中效率会存在不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
  3.混凝土材料中各材料的配合比例。当混凝土单位存在的水泥含量明显高于规定值就会产生更严重的裂缝,这是因为比较高含量的水泥会使得水胶的比例增加。
  4.水化反应引起的收缩、开裂。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反应下出现体积变小的现象。如果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得混凝土的体积变化比较大,那么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比较强的内力,由于内力的不均衡性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开裂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引发原因主要就是温度和收缩,本文主要探究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开裂的预防。在针对收缩采取预防措施的时候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因素引起的收缩采取特定的预防措施。
  1.收缩引起的开裂的预防
  (1)干燥收缩的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早期的养护工作,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其次尽量减少用水量,减低混凝土的胶化程度;最后为了提升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在里面添加一定的附加剂,增强混凝土的密度。
  (2)化学收缩的预防措施。我们知道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的话,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水化反应,所以为了降低化学收缩对混凝土的影响可以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用量。此外还可以从水泥的质量入手,选择那些质量上程的水泥进行施工,比如可以选择那些含氯酸三钙较少的水泥。
  (3)沉降收缩的预防措施。在混凝土用料的配比上要进行严格控制,优化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以及其他材料的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切实做到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易性。
  2.温度应力引起收缩的预防
  (1)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为了减少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可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冰块,减少内外部之间的温度应力,防止开裂。
  (2)不要在温差骤变的环境中进行施工,要尽量选择温差变化比较缓和的环境进行混凝土施工。
  四、结语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至少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了解到它和普通的混凝土施工具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然后知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主要有温度、材料、水化反应等,并且知道根据不同的裂缝成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文广,谢伟立.浅析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6(Z1):168-168.
  [2] 杨仁华,王彩玲.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超厚底板中的施工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2(16):250-250.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与经济都在进行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对道路工程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实现对出行安全的保证,同时要对路面平整度进行保持。本文首先对路面施工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这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平整是程度可作为重要指标对沥青道路形成质量进行衡量
摘 要: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不断的丰富国家的基础建设,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工程量的加大,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通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单位为混凝土
摘 要:震荡压实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的有效提高。该项技术在实际进行施工时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不仅对道路工程自身建设与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对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振荡压实技术;影响因素  通过震荡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进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与经济在不断的进行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实现对时代发展与需求的有效满足,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建筑质量的保障。这不仅对建筑行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
摘 要:目前公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行车载荷的加大对公路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路基作为公路施工的基础部分,其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关系着公路使用的寿命,为了提高路基结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加筋土施工技术来提高路基的结构的强度,以此来保证路基可以承载上方行车所施加的载荷。虽然加筋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其相关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标准及复杂性质,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是保证施工
摘 要:近年来,地震的发生频率越来越多,人们的抗震意识也在逐步加強,建筑防震就是防震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是随机性的,所以对地震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极大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一、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地表的破坏和建筑物、工程设施
摘 要: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路面施工应用的重要基础,對于确保公路施工质量与使用安全性均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体系较为完善,能够为公路施工提供有利保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技术限制,为此需有针对性的开展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应用分析,通过系统化研究来对现有连续配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其在路面施工中的有效性与适应性。  关键词:
摘 要:在明挖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与其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及完善,其中移动模架台车的应用在砼浇筑中所取得的应用效益较为显著,其具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浇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控化及高效化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此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基于此,以下对其进行了剖析解读,提出了在施工中对此技术高效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移动模架;明挖地下通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