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王赋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4289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大家好!
  徽州之域,集天地之灵气,黄山之邑,聚人文之精华,拓千年之基业,绘徽州之鸿图,振兴中华之腾飞。
  回首徽州,大哉汪王,以身忠贞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伟大英雄形象,爱国亲民的伟大精神,勇毅果敢的刚烈品格,进取求新的魅力旨趣,大智、大勇、大仁、大镰的高尚品质,政清人和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江山所系的旷世忠魂,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度,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值得华夏炎黄子孙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汪华,公元(5865—649)年,字国辅—字英发,又名世华,安徽省原徽州登源里,现宣城市绩溪县登源汪村人。
  忆当年,隋末炀帝无道,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兵燹叠起,歙州汪世华,顺应民心,乃集果毅,遂起兵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之地域,建吴国,称吴王,承炀帝之正朔。保境安民,拯生民於涂炭,百姓安居乐业,为政宽宏,政清人和,社会安定,经济和文化逐步发展繁荣。汪华不但有文治武功,而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政治思想。他总结实施了历代治国安邦之道、博文强志、明於治乱、修明法度、社会稳定、进步发展等等治国方略,奠定了古徽州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丰功伟绩,在古徽州历史上是不可比拟的。意莫高於爱民,行莫厚於乐民。唐灭隋之初,逮天下既定,奉表於唐。武德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唐高祖诏日:“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真观二年,唐太宗李世民授左卫白渠府统军。贞观十七年改授忠武将军,行右卫积福折冲都尉。贞观十八年,太宗伐辽东,诏任九宫留守,辅佐丞相房玄龄朝政。贞观二十三年三月三日,以疾病逝於长安任上,享寿六十有四,将星陨落。永徽二年,遵其遗愿,在官军和众子孙的护卫下,由长安归葬歙州云岚山。唐太宗嘉其勤政,敕封谥号“忠烈王”,朝野景仰,人民崇奉。
  传承弘扬汪华精神,启迪教育后人爱国。史称汪华:“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业垂千古;治平朝帝厥,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唐皇李隆基敕赞越国公汪华:“煌煌伦音,光贲我祖。保据勋高,大启尔宇。威著款诚,为唐食辅。持节六州,分茅胙土。生也食邑,殁也六舞。捍患御灾,诸方安堵。锡封累朝,为百神主。呜呼休哉,於录万古。”是对汪华忠君爱国,保境安民,以身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高度赞扬和铁的历史见证,为汪华树立了伟大的历史丰碑和中华民族历史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英雄形象。他保境安民,拯生民於涂炭,百姓安居乐业,功揭天地,笼盖当世,让中华民族浩然正气再现;忠贞爱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威震华夷,照耀古今,为华夏神州雄健国魂永生。
  看今朝,千百年来,徽州人民群众始终崇祀的太阳——徽州第一伟人——汪公大帝,一直庇佑百姓,捍灾御患,出云雨御灾疬,保国护民,是古徽州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典范。汪华崇拜、汪华信仰、汪华文化现象和汪华精神所衍生的汪华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时代的光辉,如灿烂的阳光普照人间,促进唐宋元明清至今徽州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
  徽州先圣汪华用光辉的生命力历练出博大精彩的厚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长河,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所能比肩的。一个人就像一座城市的铜象,越国公汪华之於徽州,於安徽,於中国,如汤武之出,如秦之吴芮,如汉之窦融,苟有良史如班、范者,列诸吴、窦之间,有着傅作义将军之於中国,莎士比亚之於英国,泰戈尔之於印度,巴顿将军之於美国的象征意义。是这个地方,这个国家以个人生命力支撑起的民族文化胎记和灵魂。
  汪华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吴王宫、古山洞、古战场、古徽州府衙、汪王墓、汪公祠、汪公大帝庙会等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和“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财富,蕴含着巨大的亟待开发的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和蕴含着很值得研究、整合、弘扬和发展的汪华文化精神,将振兴繁荣,云兴霞尉,硕果昭彰,光辉灿烂,永放光芒。
  展未来,秉越国公汪华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博大精深,开拓创新,团结奉献文化之精神,舒千载徽州历史文化之长卷,集志士贤达,汇智共商,推存纳新,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发杨光大,广施德仁双馨之美誉,树爱国亲民之声望,感召民众,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祖国现代化之建设,中华之崛起,腾飞世界,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汪明基,孚韬,九十一世,生于一九四七年,河南省固始县,祖籍徽州绩溪县。毕业于河南水利学校,工程师,工作退休。固始县汪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国家西部报社通讯员。安徽省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徽学研究员。联系电话:15037695500)
其他文献
美美兔要在蘑菇屋舉办一场舞会,庆祝奇幻森林春天的到来。朋友们都收到了邀请卡,上面写着:“奇幻森林舞会的时间为晚上7点到9点。注意时间,别迟到哦!”  在钟表上,长长的针是分针,短短的针是时针。如果分针指向12,那么,时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就是几点。小朋友,左边钟表上显示的是几点?  朋友们都到齐啦!美美兔看看钟表,正好是晚上7点,舞会可以开始了。小朋友,下面哪个钟表上的时间是晚上7点?请圈出来吧
什么是《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两个基本,一个进入。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这三句话是战略目标,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要实现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五个“更加”,普及程度更加提高,公民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五个“更加”,也是我们的目标。这里我只讲公民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 
核心提示: 高考“一考定终生”带来了众多负面效应。  6月8日下午,山西太原成成中学高考考点,考生结束最后一门科目考试,轻松走出考场。当日,除个别省份有其他安排外,中国大部分省份结束2014年高考。在过去的两天里,高考成为网络讨论的第一话题,各地高考题目或褒或贬引发众议。而多个省份的高考模式微调,也为高考改革作出初步尝试。中新社发 武俊杰 摄  中新网6月9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文称,当诸如
语文,顾名思义,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文字。可见,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培养,且口头语言排在了第一位。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不少这样的现象:“小作家”上台念佳作断断续续,声如细蚊;“常胜将军”回答问题,面红耳赤,辞不达意;班干部对同学作动员,主题含糊,啰啰嗦嗦……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局限于传统教学观念,重“写”轻“说”,忽视了对
经过近十二三年的艰苦奋斗和寒窗生活,我们终于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家长、亲戚和朋友给了我们殷切的希望;社会把我们大学生看成“天之骄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给我们寄予了重任。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当今中国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道德的危机是缺德。其病根在于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的‘一本复印书’,教育本身的功利主义使教育散失了应有的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应当是——学会做人。”那么,作为“时代骄子”
一、《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续谱倡议书  中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给后代遗留下了丰富的宗族文化,现代社会学界也对这个时期的超稳态社会现象作了现代意义的诠释,正是这种中国特有的祖宗信仰,超越了现实的地位、财富等世俗,用血缘连结成一个个巨大的精神家园在其中,让国人以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生命的意义,让人在心灵上受到一次次珍重生命的洗礼。  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标识血缘和衍生的姓与氏,“正体”和“美
内容摘要: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玩”好,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就要让学生会“玩”。玩中要有目的,玩中要有序,玩中要有度。“玩中学数学”不是盲目的混玩,要有层次的玩。玩中要有“戏”,玩中更要有“度”,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玩中学 数学活动 游戏教学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五年。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自我满足和成长的需要。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积极探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由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杂志社、青岛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家成长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区域教育家成长报告会于5月8-9日在青岛举办。  教育家办学,是时代命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山里面有一个巫婆村,村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巫婆,有好巫婆、坏巫婆、急巫婆、慢巫婆、馋巫婆、懒巫婆……  巫婆村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巫婆们拥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魔法?嘘——2015年,让我们悄悄走进巫婆村,开启一场奇幻的探险之旅……  闹巫婆这阵子总是吵吵闹闹,她的邻居静巫婆只好把家远远地搬到了安静的河边。  可是没过多久,闹巫婆还是来了。远远看见闹巫婆,静巫婆赶紧关上门窗,假装不在家。不过,闹巫婆只是
从事教育工作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感创建一个“班风好,学风良,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不仅有利于学生们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对他们身心的健康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创建一个学生愿学、教师乐教、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呢?下面将结合自己管理班级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角色魅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