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意识与基本素养。合作学习如今已是国内外各所学校的广泛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明确分工又互相协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上的任务,最终取得集体成功的一种教学方式。今天主要是来分析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价值体现所在。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思维拓展价值教学
合作是指一种群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却又互相帮助,最终达到共同期许的目标。而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自己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同伴或老师的交流讨论,打开思路、开阔视野,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起小组关系,懂得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一般都需要分小组进行,所以,物理学科的学习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就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少了被动性和强制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创新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
合作学习这一概念起始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合作学习的科学合理,又别具特色,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很快被全世界所接受并获得广泛应用,以及获得较高评价。现已成为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西方国家,合作学习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了。在古老的古罗马,就有昆体良的著作《雄辩术原理》一书,其中就首先提出来合作学习的概念。后来出生在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同样指出,学生应该分组进行教育,这样便可以互相督促和激励。十八世纪初,英国试行了合作学习小组的应用,随后的几年时间便传到了美国纽约,便成就了今天美国是最成功发展合作学习的例子。但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因为美国公立学校在那一时期里主张人际间的一种竞争形式,所以之事合作学习的发展一度遭到了搁浅。但随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家道奇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争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发表了竞争与合作的目标专著理论,重新奠定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所以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美国又从头开始刮起了合作学习的旋风热潮。而在中国,也很早就有了关于合作学习思想的研究,如小学课本中《学记》就提到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教学方式。在近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兼学者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即知即传”的思想,并用“小先生制”亲自实践,与周围的伙伴共同学习并且传授知识。接下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开始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合作学习正式实行的时间才短短的几十年,但它独特的视角和对课堂明显的改善,让我们不得轻视它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开展的意义
因为物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大量的概念以及实验,而其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又很不容易使初中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学难以靠具体化的描述让学生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认识,所以就必然要凭借实验操作来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意识。经研究发现,就我国目前来说,普遍的初中生都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尤其是在个人完成任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都只维持在课堂进行的二十分钟左右,后面的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已淡化或根本就无心听课。所以,合作学习是相对单独学习而存在的,它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学生在个人任务中出现的消极心理,在面对难题时轻易放弃的不良习惯。合作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潜力,它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抗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
(一)、开拓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因为物理学科中含有大量的定理与概念,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照本宣科只会让教学课堂变得无比枯燥,课堂气氛也变得比较沉闷。因为学生的的理解力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是不能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的地步。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厌学的心理反应。因此,传统单一模式的教学是无法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的。然而合作学习的提出,改变了这一局势。合作即互动,可指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可以是以小组的形式开放,正因为每个学生因为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差异,兴趣爱好各有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认识、理解力都是有所区别的,更容易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交流,获得新思想。团队合作学习容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45分钟课堂时间里,打开了思维,不断的创新,缩短了时间,获得比原来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懂得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了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喜悦感。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机会,摈弃了以往什么都是一个人完成任务的情况,也改善了当今中学生合作意识的普遍缺乏。
(二)、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力。因为物理概念的科学性,所以往往在描述过程中显得十分抽象。然而对于许多从小就未接触过专业术语以及专业名词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这就造成了个人差异存在。差异可能是理解上的不透彻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理解。但是因为老师是面向集体的,所以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照顾到,而有些学生或许又因为碍于老师的权威而不敢向老师请教,这样的情况下只会导致更大的偏差出现。合作学习则可以轻而易举的避免这个问题,合作最多的是交流,一人不清楚,集体一起来帮助。因为最终是由小组得出结论,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权以及提出疑问的权利,所以这就大大的帮助了学生正确理解的问题。学生合作学习也更容易发现问题,所以在出现错误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得到有效的改正。
(三)、容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属于“独裁主义者”,即使讲解错了学生也不敢指出改正。很多时候的学习课堂,都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这就代表者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应该注重沟通交流,而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还是需要由教师来评定。虽然小组已经是对整个班级的细分,相对来说,存在的差异就会少一些,但是差异还是不可消灭的,这个时候的个人不同的见解一般都很难达到一个统一的定论,最终还需得要教师来做出评判,分析其中的正误。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师生交流的次数增加了,也让教师的的权威得到了认可。并且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容易提高对个别学生指点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长此以往,可以大大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教师提供更多改善物理教学方式的灵感与途径。
(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是积极促进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合作交流是一种多向性的交流,在知识或是实验操作的合作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广开思维,并且因为小组的“小”,所以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也更容易受到关注,发言次数也相对来说更多。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信心就加倍的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大幅度的提升,创新意识就自觉的得到了强化。同时从各个方面显现出来的口头表达、人际交际以及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想象力。
(五)、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互相之间分享交流经验,遇到问题一起解决,攻克难关,使探究能力得到深刻的体现。因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系独生子女,习惯了骄傲蛮横,不懂得尊重体贴他人。而小组合作就可以克服这一现象,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依靠小组的智慧,使用各种实验方法验证,努力拼搏。学生从众多的物理实验方案中得出最佳结果以及最优方案,不断的探究升入,深刻明白科学精神的意义所在。学习效率提升了,看待问题也有了正确的认识,科学探究的能力更是得到了锻炼。
合作学习是一个还在不断进行探索的领域,它带来优势的同时相应的也有问题的存在,它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适用。所以这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努力的去完善,弥补不足,改善缺陷,让合作学习的教育观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韦富义.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
[2] 毛利君.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J]
[3] 顾建娅.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4] 孙珊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