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价值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意识与基本素养。合作学习如今已是国内外各所学校的广泛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明确分工又互相协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上的任务,最终取得集体成功的一种教学方式。今天主要是来分析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价值体现所在。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思维拓展价值教学
  
  合作是指一种群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却又互相帮助,最终达到共同期许的目标。而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自己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同伴或老师的交流讨论,打开思路、开阔视野,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起小组关系,懂得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一般都需要分小组进行,所以,物理学科的学习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就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少了被动性和强制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创新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
  合作学习这一概念起始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合作学习的科学合理,又别具特色,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很快被全世界所接受并获得广泛应用,以及获得较高评价。现已成为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西方国家,合作学习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了。在古老的古罗马,就有昆体良的著作《雄辩术原理》一书,其中就首先提出来合作学习的概念。后来出生在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同样指出,学生应该分组进行教育,这样便可以互相督促和激励。十八世纪初,英国试行了合作学习小组的应用,随后的几年时间便传到了美国纽约,便成就了今天美国是最成功发展合作学习的例子。但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因为美国公立学校在那一时期里主张人际间的一种竞争形式,所以之事合作学习的发展一度遭到了搁浅。但随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家道奇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争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发表了竞争与合作的目标专著理论,重新奠定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所以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美国又从头开始刮起了合作学习的旋风热潮。而在中国,也很早就有了关于合作学习思想的研究,如小学课本中《学记》就提到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教学方式。在近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兼学者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即知即传”的思想,并用“小先生制”亲自实践,与周围的伙伴共同学习并且传授知识。接下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开始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合作学习正式实行的时间才短短的几十年,但它独特的视角和对课堂明显的改善,让我们不得轻视它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开展的意义
  因为物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大量的概念以及实验,而其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又很不容易使初中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学难以靠具体化的描述让学生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认识,所以就必然要凭借实验操作来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意识。经研究发现,就我国目前来说,普遍的初中生都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尤其是在个人完成任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都只维持在课堂进行的二十分钟左右,后面的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已淡化或根本就无心听课。所以,合作学习是相对单独学习而存在的,它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学生在个人任务中出现的消极心理,在面对难题时轻易放弃的不良习惯。合作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潜力,它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抗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
  (一)、开拓了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因为物理学科中含有大量的定理与概念,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照本宣科只会让教学课堂变得无比枯燥,课堂气氛也变得比较沉闷。因为学生的的理解力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是不能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的地步。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厌学的心理反应。因此,传统单一模式的教学是无法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的。然而合作学习的提出,改变了这一局势。合作即互动,可指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可以是以小组的形式开放,正因为每个学生因为先天或后天条件的差异,兴趣爱好各有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认识、理解力都是有所区别的,更容易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交流,获得新思想。团队合作学习容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45分钟课堂时间里,打开了思维,不断的创新,缩短了时间,获得比原来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懂得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了关爱他人、共同进步的喜悦感。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机会,摈弃了以往什么都是一个人完成任务的情况,也改善了当今中学生合作意识的普遍缺乏。
  (二)、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力。因为物理概念的科学性,所以往往在描述过程中显得十分抽象。然而对于许多从小就未接触过专业术语以及专业名词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这就造成了个人差异存在。差异可能是理解上的不透彻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理解。但是因为老师是面向集体的,所以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照顾到,而有些学生或许又因为碍于老师的权威而不敢向老师请教,这样的情况下只会导致更大的偏差出现。合作学习则可以轻而易举的避免这个问题,合作最多的是交流,一人不清楚,集体一起来帮助。因为最终是由小组得出结论,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权以及提出疑问的权利,所以这就大大的帮助了学生正确理解的问题。学生合作学习也更容易发现问题,所以在出现错误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得到有效的改正。
  (三)、容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属于“独裁主义者”,即使讲解错了学生也不敢指出改正。很多时候的学习课堂,都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这就代表者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应该注重沟通交流,而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还是需要由教师来评定。虽然小组已经是对整个班级的细分,相对来说,存在的差异就会少一些,但是差异还是不可消灭的,这个时候的个人不同的见解一般都很难达到一个统一的定论,最终还需得要教师来做出评判,分析其中的正误。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师生交流的次数增加了,也让教师的的权威得到了认可。并且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容易提高对个别学生指点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长此以往,可以大大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教师提供更多改善物理教学方式的灵感与途径。
  (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是积极促进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合作交流是一种多向性的交流,在知识或是实验操作的合作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广开思维,并且因为小组的“小”,所以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也更容易受到关注,发言次数也相对来说更多。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信心就加倍的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大幅度的提升,创新意识就自觉的得到了强化。同时从各个方面显现出来的口头表达、人际交际以及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想象力。
  (五)、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互相之间分享交流经验,遇到问题一起解决,攻克难关,使探究能力得到深刻的体现。因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系独生子女,习惯了骄傲蛮横,不懂得尊重体贴他人。而小组合作就可以克服这一现象,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依靠小组的智慧,使用各种实验方法验证,努力拼搏。学生从众多的物理实验方案中得出最佳结果以及最优方案,不断的探究升入,深刻明白科学精神的意义所在。学习效率提升了,看待问题也有了正确的认识,科学探究的能力更是得到了锻炼。
  合作学习是一个还在不断进行探索的领域,它带来优势的同时相应的也有问题的存在,它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适用。所以这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努力的去完善,弥补不足,改善缺陷,让合作学习的教育观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韦富义.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
  [2] 毛利君.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J]
  [3] 顾建娅.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4] 孙珊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
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今信息技术课已成了小学的必修课程。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从而培养孩子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无疑是对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
期刊
摘要:生物知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广,很多同学乐学生物,但又害怕记忆生物知识。现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既有趣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关键词:比喻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概括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口诀记忆、应用记忆法、 排除记忆法、 纲要记忆法  1.比喻记忆法。是指把所要记忆的生物知识与人们熟知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记忆的方法。科学、准确的比喻记忆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杂的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对于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上课伊始,兴趣盎然,课在进行,兴趣愈浓,课已结束,兴犹未尽。结合本人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精彩导课,引发兴趣  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一段优美的乐曲或短片,使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就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提问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以期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科学;提问艺术;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促进学生思想,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可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一条纽带。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如何运用这一手段既是一门科
摘要:本文从学习环境、课堂规范、网络道德教育和教学情境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德育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几点做法。  关键字:信息技术德育教育教学    一、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缺失  当前,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究其原因,我认为在于德育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德育教育以单纯的说教为主,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即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强调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