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的隐喻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一个谨小慎微的庸人去执行一个胆大包天的天才计划,这才是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
  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韬光养晦和施展“均势外交”,成功地阻止了被打残的法国与东面俄国结成军事同盟,避免了德国陷于两面夹击的战略危境。志大才疏的威廉二世继位后撤换俾斯麦,一改韬光养晦而与诸强争霸世界,恼怒了英国,并促成法俄两国摒弃前嫌、结成军事同盟,德国不得不考虑东西两面作战问题。
  1891年,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开始设计两面作战计划,史称“施里芬计划”,其核心思想是在六个星期左右迅速击败法国,然后运用发达的铁路网将德军主力迅速东移击败俄国。
  在东线,施里芬计划在东普鲁士只部署了一个集团军,以企在开战初与俄军周旋,尽量迟滞对方进攻,等待西线主力赶到,即使开战初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境内也无妨。
  在西线,他在左翼面对法军主力的边境上,只部署极少量牵制性兵力,并实施诱敌深入。德军主力则集中于右翼进行穿越比利时的大迂回作战,直接打击在法德边境的法军主力背部。为保障足够兵力“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施里芬决定打迂回作战,一开始,便从左翼抽出2个军投入右翼进攻。他在1913年临终前一再嘱咐:“切莫削弱我的右翼”。
  施里芬去世后,德皇任命谨小慎微的小毛奇为总参谋长,在小毛奇看来,“施里芬计划”过于冒险,法德边境和对俄东线过于单薄的兵力让他寝食难安,他将施里芬左翼9个师增加到23个师,将右翼68个师减少到53个师,左右翼兵力配备比由1:7改为1:3。完全违背了施里芬“切莫削弱我的右翼”的嘱咐。
  1914年大战爆发,小毛奇先是从右翼主力抽出2个军加强左翼的法德边境,原先的诱敌深入变成把法军顶回去,导致后来边境法军回援巴黎方向组成第6集团军,给大迂回的德军主力致命一击。其次是俄国没等动员完毕就提前攻入东普鲁士,惊慌中小毛奇再从西线右翼主力抽调2个军驰援东线,未及抵达,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指挥的第8集团军已在坦能堡会战中击败俄军,导致这两个军既没赶上东线之战,又无法加入决定性的西线迂回作战。
  由于德军西线右翼被削弱,原定“袖拂海峡”的前锋第1集团军因兵力稀薄达不到战场所需密度,无法到达海岸线把巴黎包抄进去,直接把德军第一集团军右侧翼暴露给巴黎的法军。与此同时,德军第1集团军与相邻的第2集团军之间出现很大缺口。巴黎方面仓促拼凑的法军第6集团军果断向德军侧翼迅猛出击,而英国远征军插入两个德军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德军第1集团军反处于被围歼态势,被迫后撤,德军西线大迂回作战被中止,这就是著名的马恩河会战,它导致整个西线陷入长达四年的僵持。
  历史不能在现实中假设,但可在逻辑世界里假设,从而成为未来类似情形下的行动指南。如果施里芬亲自来实施自己的作战计划,西线大迂回作战就增加了6个军,足以弥补巴黎到海峡之间50英里的空缺,以及第一、第二集團军之间的缺口,也足以维持大迂回作战的强大攻击力。小毛奇所担心的地方恰恰是施里芬天才的匠心独运之处,诚如巴巴拉·塔奇曼所言:“让一个谨小慎微的庸人去执行一个胆大包天的天才计划,这才是德军失败的真正原因。”
  “施里芬计划”破产似乎是人类各种完美社会设计失败的一个隐喻。
其他文献
软实力的核,就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它的文化。上海大学希望,人们可以在“310海派文化日”当天,用一天的时间一起诠释、体会、践行、传承上海的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2016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又进一步阐述,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
拿到本期杂志的时候,正是2016年与2017年交接的时分。岁月更替,回望刚刚过去的365个日夜,上海,有哪些事情让人记忆深刻?  讲一个大城市里的小细节。  上海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在这一年里正式表明,将一步步坚定地迈向全球卓越城市。8月22日,上海向社会公示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在这份规划里,上海提出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并在规划中首次提出了中央活动区的概念。在这个理
1.  日本执意在南海扮演不光彩角色。安倍16日在日越首脑会谈后表示,将向越提供1200亿日元(约人民币72亿)日元贷款。同时为推进两国在南海安保领域的合作,将向越南提供6艘新造巡逻船。此前一天安倍访问印尼时,也承诺为后者提供739亿日元贷款,并在南海问题上予以支援。  2.  近日网曝中韩游客常住的日本AP酒店APA,其旗下所有客房的书桌抽屉里都放有酒店CEO元谷外志雄写的右翼书籍,书里否认南京
《小偷家族》公映之前,就有了异样迷人的色彩。它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时,票价被炒至上千元。它让导演是枝裕和的名字频繁地被人关注,成为影迷间最新的接头密码,而《小偷家族》也成为近些年来在中国最具盛名的日本片之一。  《小偷家族》是能经得住底層视角与艺术审美双重考验的电影,这决定了它的稀缺性与话题性。之所以被一些中国影迷如此推崇,是因为他们敏感地发现,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与背景,有着相
我们的小区还真是个“神区”。刚刚向诸位介绍过一位唱豫剧的保洁阿姨,现在又来了一位开着“宾利”上班的花匠,仿佛此地颇为高大上似的,就连服务性行业也个个出身名门。其实不然。  其实恰好说明松江泗泾目前是上海西南扩张最快最热的人口导入区,政策优惠,外来劳动力容易落脚而已。  最初是不经意的一瞥——宾利总是容易被注意的,黑色,修长的身躯,特有的logo,特有的一对飞翅,总是很早就停泊在大花坛的右侧,天一黑
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潮起上海。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开放城市,上海继承了以传统经典为标示的“江南文化”;汇聚了以中西融合为特征的“海派文化”;孕育了以革命图强为目标的“红色文化”。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海内外重要的美术家几乎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有关,他们留下的许多作品既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印证,更是东方审美独特价值的呈现。  上海美术馆成立于1956年,历年来接受了许多美术家和家属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捐赠
“请给好电影5分钟的机会”,这是一篇为己故导演吴天明的影片《百鸟朝凤》说话的文章里写的。这部影片5月6日上映,在9大院线排片占比仅1.98%,随后又降至1.28%。不少影院每天仅排一两场,还都是早间、下午或半夜,要看这部电影,本身是个挑战。这就是市场,既然行情不好,影院就安排不了好时间,既然安排不了好时间,那就更不容易看到。  不过,据说电影还是好电影,得过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有徐克、黄建新、张艺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房改二十年,中国楼市正处于发展的“下半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8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算是“小年”——全国房地产行业金融收紧、调控不断加码。但2018上半年的成绩单倒还不错——TOP100房企2018
樊登是崔永元的弟子。  2001年,樊登进入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组,跟随崔永元,成为崔永元最满意的两个徒弟之一(另一个是和晶)。  1996年,樊登获得全国大专辩论赛的冠军,以口才出众而崭露头角,2002年之后,他开始主持央视《十二演播室》节目,虽然央视并没有让他大红大紫,但他并没有感到迷茫。他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了博士,2007年开始在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任应用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从央视主持,
辉煌而不平凡的2016年上海楼市,必将载入上海房地产发展史册。因为这一年,上海楼市不仅屡创“地王”的历史纪录,更以高房价和高成交量,谱写出上海楼市的辉煌业绩。同时,上海楼市的调控政策几度重拳出击,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种新的考验。热闹非凡的上海楼市,也暴露出一些不规范运营的弊端。  由上海报业集团新民周刊社主办、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协办的“上海楼市风云榜”楼盘评选活动,经过市场行业人士一个多月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