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氢吗啡酮治疗骨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疼痛相关介质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对骨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癌痛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镇痛泵给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镇痛泵给予盐酸氢吗啡酮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血清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PGE2)]和应激激素[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表达水平;分析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效果与骨癌痛患者血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5-HT、NO、PGE2、Cor、GH、PR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3个月,两组5-HT、NO、PGE2、Cor、GH、PRL水平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2、3个月,观察组5-HT、NO、PGE2、Cor、GH、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与血清5-HT、NO、PGE2、Cor、GH、PRL水平呈负相关(r=-0.903、-0.675、-0.748、-0.706、-0.901、-0.621,P<0.05);KPS评分与血清5-HT、NO、PGE2、Cor、GH、PRL水平呈负相关(r=-0.801、-0.696、-0.738、-0.629、-0.752、-0.763,P<0.05).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对骨癌痛患者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镇痛药物,镇痛机制与抑制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模式联合感觉运动训练(SMT)在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接收的80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单双号分组.单号患者纳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SMT;双号患者纳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联合SMT,干预至出院结束(住院时间为21~28 d).于干预前、出院前1 d,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量表(FMA)]、平衡能力[采用Be
目的 探讨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后出院的78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随访5个月,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评价两组健康行为,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5个月,观察组HPL评分明显高于本组随访前(P<0.05),对照组躯体活动、营养、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