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对整个低山丘陵地区农村宅基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冷热点分析等方法,结合区域农村宅基地适宜性和耕地利用条件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将农村宅基地整理时序划分为一级整理区、二级整理区和三级整理区3种类型,并提出差异化土地利用对策.结果表明:2019年南川区农村宅基地理论整理潜力为732.28 hm2,修正后的实际整理潜力为375.08 hm2,相比于理论整理潜力下降了48.78%.局部趋势上,南川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集中分布在社会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湘渝公路沿线带和西北部的丘陵低山地貌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恶劣的南北中山地貌区.3种类型整理区的农村宅基地可释放潜力分别占全区的实际整理潜力的45.12%,24.67% 和30.21%.农村宅基地整理应充分考虑其内外因素条件,根据区域禀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整理模式,研究对于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