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因病去世三年之后,我成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有件事要报告爸爸一下,虽然我想爸爸一定也已经看到了,我借用了爸爸的便当盒。”
这篇《爸爸的便当盒》是日本7岁小学生片山悠贵徳写的,他在文中写道:爸爸去世后,他吃得很多,还经常练习空手道,原来的小便当盒已经不够用了。他借用了爸爸的便当盒,想要变成爸爸一样坚强而温和的人,保护妈妈和妹妹,担当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这篇作文感动了很多人,曾获“朝日新闻”作文比赛最优秀奖。
这篇作文的写法,也值得一谈。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家人,因为年轻父亲的去世,肯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作者只用“便当盒”这一个物件,把家庭的变故、父子之间的责任传递,表达得特别集中,伤感中有温暖和力量。
学生读了也很感动,但有的孩子问:“便当盒是什么?”
我说:“就是饭盒。”因为中国孩子不经常吃冷食,所以带便当上学的情况并不多,对“有爱的便当”没有太多体会。不过,父母经常给孩子做他们最爱吃的东西,用食物来表达关爱,应该是最常见的。我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最擅长做什么食物?有没有给你们准备爱心早餐?”
不知道孩子们是意识到要写作文了,还是现在的爸爸妈妈们都懒于做饭,他们纷纷否认,有的说:“我妈妈不做饭。”有的说:“我妈妈只会下泡面。”“我妈妈给我五块钱,让我去面馆吃。”
我有点失望:“那就没有别的吗?一件毛衣、一个随身的包、一张留言条、一双手套、一件小摆设……我就不相信,你家没有一件能代表关爱的东西……”
我看了很多散文或作文,发现作家或一些会写的学生,特别善于寻找一个附着物,这些文章把琐事都集中于“一物”,我将之称为爱的“物化”。它们无一例外地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
下面给大家看一篇《我给爸爸做道菜》
爸爸妈妈工作一直很忙,这不,都出差了,好想他们早点回来。接到爸爸电话,他说晚上到家。中午,我特地跟奶奶学了炒菠菜,这是爸爸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打算晚上亲手炒给爸爸吃。
晚上,爸爸一进门,我赶忙迎了上去,主动请缨炒菠菜“犒劳”爸爸。爸爸连连点头称好,眼睛都瞪得像铜铃一样。我心中暗自得意,自己小露身手的机会来了。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细心地完成了每一道程序。爸爸忍不住蹿进厨房,用鼻子使劲地嗅了一下,啧啧赞叹道:“太香了,太香了!”我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
我请爸爸坐好,把筷子递给爸爸,用漂亮的酒杯帮爸爸倒了一杯奶奶自己酿制的葡萄酒,红红的葡萄酒在透明玻璃杯里显得晶莹透亮,真好看。爸爸吃了一口我炒的菠菜,连连说:“真好吃!真好吃!”此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还要再学几道菜,等妈妈出差回来,也给她个惊喜。
(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四(1)班 赵 鑫)
看,孩子对父母的爱,通过一道菜,不显山不露水地表达了出来,温暖而含蓄。这样的表达,可能是我们做父母的和孩子都应该去学习的。
这篇《爸爸的便当盒》是日本7岁小学生片山悠贵徳写的,他在文中写道:爸爸去世后,他吃得很多,还经常练习空手道,原来的小便当盒已经不够用了。他借用了爸爸的便当盒,想要变成爸爸一样坚强而温和的人,保护妈妈和妹妹,担当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这篇作文感动了很多人,曾获“朝日新闻”作文比赛最优秀奖。
这篇作文的写法,也值得一谈。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家人,因为年轻父亲的去世,肯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作者只用“便当盒”这一个物件,把家庭的变故、父子之间的责任传递,表达得特别集中,伤感中有温暖和力量。
学生读了也很感动,但有的孩子问:“便当盒是什么?”
我说:“就是饭盒。”因为中国孩子不经常吃冷食,所以带便当上学的情况并不多,对“有爱的便当”没有太多体会。不过,父母经常给孩子做他们最爱吃的东西,用食物来表达关爱,应该是最常见的。我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最擅长做什么食物?有没有给你们准备爱心早餐?”
不知道孩子们是意识到要写作文了,还是现在的爸爸妈妈们都懒于做饭,他们纷纷否认,有的说:“我妈妈不做饭。”有的说:“我妈妈只会下泡面。”“我妈妈给我五块钱,让我去面馆吃。”
我有点失望:“那就没有别的吗?一件毛衣、一个随身的包、一张留言条、一双手套、一件小摆设……我就不相信,你家没有一件能代表关爱的东西……”
我看了很多散文或作文,发现作家或一些会写的学生,特别善于寻找一个附着物,这些文章把琐事都集中于“一物”,我将之称为爱的“物化”。它们无一例外地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
下面给大家看一篇《我给爸爸做道菜》
爸爸妈妈工作一直很忙,这不,都出差了,好想他们早点回来。接到爸爸电话,他说晚上到家。中午,我特地跟奶奶学了炒菠菜,这是爸爸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打算晚上亲手炒给爸爸吃。
晚上,爸爸一进门,我赶忙迎了上去,主动请缨炒菠菜“犒劳”爸爸。爸爸连连点头称好,眼睛都瞪得像铜铃一样。我心中暗自得意,自己小露身手的机会来了。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细心地完成了每一道程序。爸爸忍不住蹿进厨房,用鼻子使劲地嗅了一下,啧啧赞叹道:“太香了,太香了!”我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
我请爸爸坐好,把筷子递给爸爸,用漂亮的酒杯帮爸爸倒了一杯奶奶自己酿制的葡萄酒,红红的葡萄酒在透明玻璃杯里显得晶莹透亮,真好看。爸爸吃了一口我炒的菠菜,连连说:“真好吃!真好吃!”此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还要再学几道菜,等妈妈出差回来,也给她个惊喜。
(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四(1)班 赵 鑫)
看,孩子对父母的爱,通过一道菜,不显山不露水地表达了出来,温暖而含蓄。这样的表达,可能是我们做父母的和孩子都应该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