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介绍采用椎管内液体松解术、手法整脊术、中药治疗等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随访2年,治愈89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4%。本法疗效较好,适应于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关键词 椎管内液体松解术 手法整脊术 中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16例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26~68岁;病程2个月~12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①椎管内液体松解术: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骶部。先确定骶孔位置,将中指指腹触及尾骨尖,拇指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及1个有弹性的凹陷,即骶管裂孔,作标记。骶管裂孔周围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采用20ml注射器带7号注射针头从骶骨角与S1之间的空隙中心处45°角刺入,阻力感消失后,再斜刺2~3cm。抽吸无血液、无脑脊液后,注入药液,2%利多卡因5ml、鹿瓜多肽注射液8mg、维生素B12 1mg、生理盐水加至20ml,缓慢注入。拔针后纱布敷贴,患者静卧10分钟。每周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②手法整脊术:取患者俯卧位,先在肾俞、腰阳关、环跳穴作点按、揉按、振荡等手法,继在承扶、委中、承山穴作点按摩。再据患者疼痛部位分别进行推、揉、叩击放松手法。最后以体征为依据施用整形手法,常有腰部斜扳法及定点旋转复位法,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膝屈髋;健肢在下,自然伸直,腰部放松。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抵住患者臀部,双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的用力,即手掌向前推,肘部将髂臀部向后按,使患者腰部做被动扭转。当扭转至有明显阻力时,再施一个增大幅度的突然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咯嗒”响声,表示复位手法成功。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坐于复位凳上,两腿分开,两脚穿入固定鞋内。医生坐于患者之后,首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棘突位置。以患椎棘突右偏为例,右手经患者胸前,扳住患者左肩,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正坐,不要移动。医生左手拇指扣住偏歪棘突。使患者身体前屈40°~60°,繼续向右侧旋转(尽量>45°),在最大侧弯位,右上肢使患者躯体向后向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向左上推顶棘突。瞬间可觉指下椎体轻微错动,常常伴随“喀”的一声,提示复位成功。此法常适用于腰椎棘突明显侧偏的患者。再顺势配合分筋、理筋、镇定手法。术后用腰围固定腰部,减轻椎间盘压力,睡眠时卧硬板床。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③中药治疗:可用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药用羌活15g,独活15g,桑寄生30g,秦艽15g,防风10g,细辛3g,当归20g,芍药15g,川芎8g,熟地黄30g,杜仲15g,党参20g,茯苓20g,肉桂8g,甘草5g。痛甚者,酌加川乌、地龙、醋延胡索等;风胜者,酌加白花蛇、乌梢蛇等;寒胜者,酌加昊茱萸、附子、干姜等;湿胜者,酌加防己、木瓜、黄柏、苍术、牛膝等。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药渣可裹于布内热敷于后腰部。7天为1个疗程,共15天。
结 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拟定。经随访2年,116例中,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89例(76.7%),好转24例(20.6%),无效3例(2.58%),总有效率97.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复杂,患者痛苦,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损伤大、费用高,且远期疗效欠佳。目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单一疗法效果不尽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以上综合疗法治疗非手术适应症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治愈好转率97.4%,效果较理想。骶管内液体松解术可以借助混合液液体对粘连部位进行液压扩张,起“钝性剥离”粘连的作用,可解除神经根被压而止痛。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成熟干燥种子中分别提取后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其中的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损伤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焦程度,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炎性渗出物质加速代谢,另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达到止痛效果;维生素B12能促使脂肪酸与三羧酸循环。这些作用对于神经末梢中产生脂蛋白有重要意义,能保持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的完整[1]。应用以上药物作骶管注射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改善神经根营养、消除神经根粘连及水肿的作用,配合手法整脊治疗、内服外敷中药,使症状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法整脊术可矫正小关节紊乱及椎柱侧弯、畸形,减轻腰部神经机械受压,增大神经根管容积,使椎间盘回纳,缓解前后纵韧带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重建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可加速体内活性物质转运和降解,促进炎性物质排泄,改善神经根及神经纤维的微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脊柱外源稳定性,改善局部血运,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2]。
中医认为此病属“腰痛”“痹证”的范畴,其本质多由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再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治当扶正祛邪,搜风除湿止痛,益肝肾,补气血。独活寄生汤为《备急千金要方》中经典名方,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症。现代药理证实,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3]。
通过本研究观察,使用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复发率低,为基层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培贵,邱鹏程.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方法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6):711-715.
2 吴勋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J].陕西中医,2005,26(8):829.
3 胡有谷.腰腿痛[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
关键词 椎管内液体松解术 手法整脊术 中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16例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26~68岁;病程2个月~12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①椎管内液体松解术: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骶部。先确定骶孔位置,将中指指腹触及尾骨尖,拇指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及1个有弹性的凹陷,即骶管裂孔,作标记。骶管裂孔周围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采用20ml注射器带7号注射针头从骶骨角与S1之间的空隙中心处45°角刺入,阻力感消失后,再斜刺2~3cm。抽吸无血液、无脑脊液后,注入药液,2%利多卡因5ml、鹿瓜多肽注射液8mg、维生素B12 1mg、生理盐水加至20ml,缓慢注入。拔针后纱布敷贴,患者静卧10分钟。每周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②手法整脊术:取患者俯卧位,先在肾俞、腰阳关、环跳穴作点按、揉按、振荡等手法,继在承扶、委中、承山穴作点按摩。再据患者疼痛部位分别进行推、揉、叩击放松手法。最后以体征为依据施用整形手法,常有腰部斜扳法及定点旋转复位法,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膝屈髋;健肢在下,自然伸直,腰部放松。术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抵住患者臀部,双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的用力,即手掌向前推,肘部将髂臀部向后按,使患者腰部做被动扭转。当扭转至有明显阻力时,再施一个增大幅度的突然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咯嗒”响声,表示复位手法成功。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坐于复位凳上,两腿分开,两脚穿入固定鞋内。医生坐于患者之后,首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棘突位置。以患椎棘突右偏为例,右手经患者胸前,扳住患者左肩,嘱患者双脚踏地,臀部正坐,不要移动。医生左手拇指扣住偏歪棘突。使患者身体前屈40°~60°,繼续向右侧旋转(尽量>45°),在最大侧弯位,右上肢使患者躯体向后向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向左上推顶棘突。瞬间可觉指下椎体轻微错动,常常伴随“喀”的一声,提示复位成功。此法常适用于腰椎棘突明显侧偏的患者。再顺势配合分筋、理筋、镇定手法。术后用腰围固定腰部,减轻椎间盘压力,睡眠时卧硬板床。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③中药治疗:可用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药用羌活15g,独活15g,桑寄生30g,秦艽15g,防风10g,细辛3g,当归20g,芍药15g,川芎8g,熟地黄30g,杜仲15g,党参20g,茯苓20g,肉桂8g,甘草5g。痛甚者,酌加川乌、地龙、醋延胡索等;风胜者,酌加白花蛇、乌梢蛇等;寒胜者,酌加昊茱萸、附子、干姜等;湿胜者,酌加防己、木瓜、黄柏、苍术、牛膝等。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药渣可裹于布内热敷于后腰部。7天为1个疗程,共15天。
结 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拟定。经随访2年,116例中,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89例(76.7%),好转24例(20.6%),无效3例(2.58%),总有效率97.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复杂,患者痛苦,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损伤大、费用高,且远期疗效欠佳。目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单一疗法效果不尽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以上综合疗法治疗非手术适应症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治愈好转率97.4%,效果较理想。骶管内液体松解术可以借助混合液液体对粘连部位进行液压扩张,起“钝性剥离”粘连的作用,可解除神经根被压而止痛。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成熟干燥种子中分别提取后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其中的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损伤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焦程度,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炎性渗出物质加速代谢,另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达到止痛效果;维生素B12能促使脂肪酸与三羧酸循环。这些作用对于神经末梢中产生脂蛋白有重要意义,能保持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的完整[1]。应用以上药物作骶管注射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改善神经根营养、消除神经根粘连及水肿的作用,配合手法整脊治疗、内服外敷中药,使症状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法整脊术可矫正小关节紊乱及椎柱侧弯、畸形,减轻腰部神经机械受压,增大神经根管容积,使椎间盘回纳,缓解前后纵韧带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重建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可加速体内活性物质转运和降解,促进炎性物质排泄,改善神经根及神经纤维的微循环,减轻水肿,增加脊柱外源稳定性,改善局部血运,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2]。
中医认为此病属“腰痛”“痹证”的范畴,其本质多由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再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治当扶正祛邪,搜风除湿止痛,益肝肾,补气血。独活寄生汤为《备急千金要方》中经典名方,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症。现代药理证实,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3]。
通过本研究观察,使用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复发率低,为基层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培贵,邱鹏程.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方法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6):711-715.
2 吴勋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J].陕西中医,2005,26(8):829.
3 胡有谷.腰腿痛[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