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生产技术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

来源 :广西糖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化生产是当前制造业的发展大趋势,制糖行业是国内自动化技术应用较早的行业,但受限于多个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制糖生产的技术自动化、信息化发展依然不尽人意。为了满足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将结合制糖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不足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糖厂的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文章综述了水环境激素的种类及其对鱼类生殖毒性的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等有机锡污染物为例,详述了环境激素对鱼类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会导致鱼类性腺结构和功能受损,生殖行为异常,引起雌鱼雄性化,并产生隔代毒性效应。其毒性机理主要是抑制雌激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干扰雌激素核受体基因表达,此外还可能涉及脂毒性、氧化应激反应等其他复杂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学科融合,发展新的研究技术手段,开展复杂条件下的生殖毒理研究,结合地区特点和养殖模式开展养殖鱼类生殖毒
采用RAD测序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MISA软件对拼接的数据进行SSR搜索。结果共获得2275778条contig序列,共检测到466983个SSR位点,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最多,有335095个,占总数的71.8%。随机挑选碱基重复次数较多的微卫星引物25对进行合成,有19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可以获得目的片段。用长江武汉段30个瓦氏黄颡鱼样本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13个SSR验证为高多态性标记。这些高多态性瓦氏黄颡鱼标记可应用于其群体遗传学、亲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