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尤为重要,足够的承载力以及强度是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和前提。在地基的处理工程中,桩基础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通过这一技术与地基土层结构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土层原本的承载能力。因此,桩基础这一技术尤为重要,文章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30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促进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建设起着稳固建筑的作用,地基的浇筑作为基础工程,采用桩基础技术实现了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桩基本身属于隐蔽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为复杂的工艺过程,并且由于施工环境以及人为因素比较复杂,所以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缺陷,例如地基比较软,严重影响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从而导致建筑本身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此,科学地运用桩基础技术进行土建施工,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完善桩基础的施工环节,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1桩基础施工技术重要价值
  桩基础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桩基础可以为持力层提供承载力,使得持力层本身可以承受建筑的竖向荷载。在桩基础结构下,竖向单桩的刚度大,在自身荷载与有关因素的约束下,建筑地基可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桩身穿越液化软基层固定于基岩,一旦受到自然災害,极易出现沉降等现象,此时,土层中的桩基础可以发挥其作用,由于其抗压性较好,可以在灾害作用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对沉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单桩侧向刚度大,可以抵御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等的威胁,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坍塌、倾斜的发生。
  2我国主要使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2.1静压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中,对于内桩基础工程通常采用静压桩的基础施工技术。这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优势,它本身的技术难度不高,应用简单、成本低并且在施工中几乎不会产生噪声,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低,安全系数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静压桩机以打击击沉的方式将桩基沉入地基结构中,施工简单。但是这一技术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它对地基土层的打击压力较大,很容易增大水压,因此在使用这一技术时需要不断地对土层的压力进行检测,防止土层压力过大。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机械作业的连续性,不可以中断,以增强对土层的保护。
  2.2人工挖桩基施工技术
  人工挖桩基施工技术是一项更加便捷、快速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钻挖机和人工共同作业的形式开挖桩孔,通过人工以及机械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借助机械作业的速度和力度,也可以借助人工作业的深度,使得挖掘效率更高。同时,使用这种挖钻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强度,还可以不用借助泥浆对桩孔进行调整,避免建筑工程周围的施工环境受到影响,有着环保的优势。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对于选取的钻孔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钻孔设备通过压力分层锚使得螺栓均匀平稳地受力,才能达到分散施工压力的结果,使得钻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具有保护孔壁的作用,最终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3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而言,其包含的施工内容较多,且工程工序繁杂,因此,为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施工准备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1)勘察与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周边环境,根据勘察结果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控制与处理措施。(2)结合工程的各方面情况,确定桩基础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桩基础施工的高效进行。
  3.2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类别划分,实际应用时也会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当前,预制桩技术在应用中的类型主要有静力压桩、振动沉桩以及锤击沉桩。在应用中,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在使用中必须考虑沉桩力度、沉桩深度及作业强度等。同时,还需要结合土层的结构提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对技术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有着一定的技术经验。对于机械等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土建施工的顺利展开。
  3.3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中,主要具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沉管桩。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夯击的形式对沉管进行冲击,不但操作简单,并且消耗的成本也比较低,并且施工效率也比较快。第二种是挖掘桩。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机械设备进行钻孔。第三种是钻孔桩。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在地面直接打孔埋桩,在打桩前,需要对周围进行清理,同时也要做好孔壁的维护工作,避免出现孔壁的坍塌。
  3.4桩位复核技术
  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中,常常存在着桩位的偏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具有必要性,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桩位偏差问题的分析,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纠偏方案。在桩位复核技术的应用中,相关的工程人员要重视对已经完成的桩基础的复核,保证其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标准,避免施工不规范影响后期的施工进度。另外,对于一些土质较差的桩基础要重点复核,避免由于土质因素所引起的桩位偏差等问题,进而实现对桩基础质量的控制。在桩位复核中,一般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如经纬仪等,保证测量的精确性,使得桩基础施工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3.5混凝土的搅拌、灌注与成桩
  混凝土搅拌采用的是现场搅拌的方式,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科学,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灌注采取的是水下连续性灌注法,在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需要深入到孔底大约50cm的位置,混凝土从导管全部灌注到孔底,直到混凝土面挤出泥浆。第一次下料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底端埋到混凝土的下端80cm以后逐步提高,之后要保证导管提高与混凝土浇筑的同步性,导管提高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导管的底部可以与混凝土面保持超过2m的距离。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如果存在特殊情况要立即停止灌注,但间隔时间需要在45min以内。混凝土灌注结束以后拔出导管,清除桩顶表面的浮浆等杂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领域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土建施工中,根据地基的土质和环境桩基,合理的选择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沉降和倾斜的现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对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贡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50.
  [2]刘国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204.
  [3]马勇锋,蒋文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8):37~38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18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精心的管理。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和班级学生的管理者,除了要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还要对学生有一片严父慈母般的爱心。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而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质量如何,往往决定班级社会化的进程、
期刊
摘要:深入了解和分析现阶段桥梁、道路、渡河等相关人才培养面临的教学问题。重新设立并整合公路勘察设计相关科目。把理论和实训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不断强化对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最终实现共同进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道路勘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1
期刊
摘要:深基坑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部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施工深基坑技术的时候,既要根据勘测的结果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还要时刻根据深基坑在施工中出现的情况不断改进优化,深基坑施工不仅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危及一线人员或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出发,对现阶段事故故障应急处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进而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更好构建做出了说明,希望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运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25  当前,
期刊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研发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这些干扰因素基本都被克服,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影响着电子通信工程的运行性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想要确保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设计接地方式,以免出现问题。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确保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大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的难度系数,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监理制度、合同约定、法律法规等对工程进行监理,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合同等方面均达到规定标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28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理性思维的锻炼、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几方面,而如何加强对学生这些核心素养的提高,则对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一、强化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为重点,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
期刊
摘要: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其中的标志性代表就是建筑业的更新进步,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这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将围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建施工中的具有应用展开论述,希望保障现代建筑的整体质量,推动城市的稳步前行。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土木建筑施工;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21  土建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
期刊
摘要: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是为实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高效运用,科学管控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为建筑行业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重点对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改善装配式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进步。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1
期刊
摘要:随着当下国内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民也对房屋的品质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再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项目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并且大范围应用。并且在土木工程建筑作业期间也具有了最重要的意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业期间,经常会产生开裂现象,就会对混凝土整个结构的品质和刚度以及稳固性造成了各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技术人员应该根据这种情况实行整个的详细的研究,同时可以实行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