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英语合作学习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下的英语合作学习是实现英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三维目标体系的关键。合作学习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思维,通过互动合作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合作
  
  1 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
  
  1.1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2)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使学生愿意为学习会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 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畏难焦虑感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是指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表达时产生恐惧或不安心理。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焦虑感大大降低了。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小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受。因此,即使个人单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他所在整个小组,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2)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并且有机会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因此犯错误的机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受也随之降低。
  1.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人际关系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教师教的场所,也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动对英语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正如Earl Stevick(1980)所说:“与学习材料、教学技巧、语言分析相比,课堂上学习者的内心情感和人际关系对语言学习成功的作用更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必须进行交流,而交流无疑能促进相互了解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从而使学生之间更愿意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2 实施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力量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的组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笔者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7人),将学生的座位按小组适当调整,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这种方法操作趣来较简便,且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名(如:golden group、sunshine group、moonlight group等),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2.2 开展有效活动是实现师生双方教学互补的关键
  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小组学生活动可分别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三种:A、预习课文。例如,在学习English names这一课时,教师可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①How many English names have you learned?②Are they the girls ‘names or the boys’ names?③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names and Chinese names?④收集其它有关English names的材料。B、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到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C、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如在教学At the Sports Meeting时,可要求学习小组线合本校举行的运动会,以the long jump、the high jump、the relay race和the 100-metre race等为话题,共同编出一段有意义的对话。
  (3)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措施
  
  3.1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
  3.2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并非排斥学生学习之间的竞争,而应在独立思考未果而须其他外在因素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情况下实施。其评价机制应有一定的、必要的量化标准机制,并且这种机制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重视合作学习的合作效绩。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应与效绩评价相一致。
  
  结束语
  
  总之,就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是带知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合作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学习,可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互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地位愈发重要.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的教学对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作为孩子的指向标,在引导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二外日语教学性质,特别针对目前我国二外日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因材施教、兴趣教学、积极实践等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二外日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育现状 兴趣教学法 课外实践 良好师生关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在各方面有频繁往来。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中日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更加深入,日语学习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
数学起初来源于生活,最终又用于服务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就成了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良好阶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感和沟通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那么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二十名大学生英语作文的调查,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三方面论述母语对英语写作过程的干扰。笔者发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学习者的作文,母语负迁移的程度也不同;英语水平越高的学习者,其英语作文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越少。  关键词:写作 负向迁移 词汇 句法 语篇    1.语言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指原来习得的某种语言知识应用于另一种语言中。迁移这个术语一度和行为主义密不可分,
胎盘和胎膜组织是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在母胎液体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适量的羊水是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羊水异常在临床上表现为羊水过多或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