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儿童叶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课老师要勇于创新与探索,积极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教学师资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进行儿童叶贴画教学的尝试。本篇文章主要论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儿童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乡土资源 儿童叶贴画 能力培养
  在乡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那么就需要乡村艺术教师利用本土的优势,不断进行探索,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冲破艺术教育教学的局限,努力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艺术教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发掘本民族本地区的艺术创作材料,如各种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利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的叶子进行艺术创作,无疑能够展现出当地的风情特色,孩子们用这些叶子拼凑出他们眼中的世界。
  一、对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
  1、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艺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创作资源对其进行加工和创作,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天性,每一件作品都是个性化的作品。乡土叶贴画的创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那么自然就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出一个总体的纲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具体的创作。
  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的作品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到底用哪一种植物的叶子,对于同样内容的作品,指导学生用不同植物的叶子,不同颜色的叶子进行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个性化十足,还能让同学们拓宽创作的思路,有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2、学生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所以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只有在丰富的想象力中才能孕育出创造力。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艺术课程的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生活既是创作也是想象的源泉。想象力也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培养的,比如:多观察、多思考、多写生。想象不等同于随便的幻想,尽管有的学生的想象丰富有趣,也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想象更加合理可行才行。
  二、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小学美术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志趣。”那么,在小学生乡土叶贴画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1、首先是让学生对叶贴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认识的途径,比如:网络、电视、书籍、商店等途径寻找不同样式的叶贴画,先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一些印象。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进行参观、通过录像、观赏模范画等,这样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视觉上的冲击。学生观赏后,一定要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判断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善于发现和努力寻找自然和生活中的美。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自己家乡的秀美风景,例如:秋天火红的枫树林、满上遍野的油菜花、美丽的荷花池等等。其次,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自己身边人物的美。比如:奶奶、姥姥,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以及同学朋友等。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发掘不同人物身上的美感特质,并且把这种美融入进自己的创作中。再次,要让学生保持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善于发现自己生活中点滴的美,一切都可以当做进行创作的美的材料。
  三、对儿童环保意识的培养
  21世纪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首要问题。全世界都在呼吁:把环境问题当做人类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来看待。保护生态与环境关键靠教育。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数以万计的垃圾产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是永远的议题。那么,在艺术教育中也要参透进环保意识,培养现代意识的人。那么,在进行乡土叶贴画的创作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勤在乡土特色、课堂艺术上做文章:重在趣味化、民间技艺传承上下功夫;贵在以特带优,亦土亦美亦香中创层次”。在乡土叶贴画创作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努力培养他们对叶贴画创作的热情与热爱。叶贴画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浓厚的乡土气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
  四、对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教师不会完全知道他以后的生长状态,教师应该要努力的理解学生的世界,承认学生的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首先,教师应该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和形式,把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出乎意料的新鲜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欲,老师可以展现自己的叶贴画作品,由不同植物的叶子,不同形状,不同色彩,拼贴成各种各样风格各异的造型,有风景的,人物的等等,面对这些作品学生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探究能力的根本。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差异,从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但要当学生拿出自己的作品时,要给予表扬和赞赏,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出自己不明的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儿童叶贴画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环保意识,还促进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高尚情怀。
  参考文献
  [1]程煜.农村艺术教育现状探析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6,(18)
  [2]鞠洪成.从实际出发探索农村艺术教育之路[J].基础教育课程,2005,(06)
  [3]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发挥、发展,教学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主观设计进行。笔者从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自我学习空间;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激发思想品德课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平等友好 活泼 自我学习 自由 自主探究 因材施教 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
【摘要】中学政治多媒体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本依据,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提出问题,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借助网络环境的网络资源解难释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结构序列上,主要体现在: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网络学习的环境,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一查找、筛选有效信息一自
【摘要】当前思想政治课除了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外,还要让学生用所学书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现象,激发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并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课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再加上学生涉世未深,令人感到抽象沉闷、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厌学情绪。想想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度过,很有同感。于是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实践,引导
在当前的高校招生中,对政治的考试范围中明确了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多年以来的高考政治试题中必然有一定比例的时事政治试题,着重考察近一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等,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对近一年来的时事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能够提高知识的储备能能力,还能够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了解中,认识社会竞争的激烈,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  一、时事政治教学在高中政治教
期刊
目的 构建人疱疹病毒7型(HHV7)被膜蛋白pp85的原核高效表达克隆,制备用于HHV7感染血清学诊断的基因工程抗原。 方法 ①应用HHV7标准株Glasgow感染SupT1细胞,收获病变细胞
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作为学校政治堡垒的党支部在学习型学校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进程中更应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根据多年从事学校党支部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学校党支部在学习型学校创建过程中,要确立提高党员素质带动全体教职员工素质的目标,在学校管理中不仅要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群体,关爱和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学校和社会重要的教育课题。本文浅谈了“学困生”的定义及现象,从教师层面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教育转化“学困生”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 现象 成因 教育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教书匠”,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领路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环境,而“学困生
我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各省各市都轰轰烈烈开展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学校也高度重视,领导带队到杨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去“取经”,回来之后制定了我校的课改实施方案。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大会讲,小会讲,十句话就离不开“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何必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何必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何必再讲?会上的三令五申让老师们耳朵都听起了茧,但似乎并没有几个人真正付诸于实践。  可
期刊
目的目前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加上新生儿抢救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广泛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给早产儿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条件。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