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导管消融失败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结果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对导管消融失败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新华医院住院的48例经导管消融失败后接受梅式微创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62.5±7.3)岁。48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15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5例,术前接受过1~3次的导管消融术。手术经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和左心房后壁线性消融,Marshall韧带、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采用门诊复诊和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3、6和12个月复查心电图、CT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治疗的成功率,log-rank法进行检验。

结果

48例患者房颤病史(8.1±6.3)年,左心房直径(44.1±6.2)mm。均顺利完成手术,21例患者心包内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均予顺利分离。全部患者手术时间(142.3±35.6)min。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住院(9.3±1.8)d。44例(91.7%)出院时维持窦性心律。术后随访(28.0±17.2)个月,仍有38例(82.6%)维持窦性心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卒中等脑血管不良事件,无肺静脉狭窄和左心房血栓。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7例转复成功,38例非阵发性房颤患者31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13例转复为窦性心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低于阵发性房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梅氏消融术的左心房消融路线完整,各消融线质量较高,可以完全隔离双侧肺静脉和左心房后壁,同期切除左心耳,对于导管消融失败的患者也有较高的成功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起源点邻近三尖瓣环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点。方法研究纳入2007年8月至2016年9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69例符合邻近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PVC/VT患者,根据标测定位分为2组:(1)邻近三尖瓣环游离壁组81例,该组又分为3个亚组:前侧壁组22例、侧壁组26例、后侧壁组33例;(2)邻近三尖瓣环间隔组88例,该组又分为3个
期刊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瓣膜置入深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阜外医院采用Venus-A自膨胀式人工主动脉瓣膜行TAVR的40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瓣膜置入未过深组(术中即刻造影图像测量的第1个人工瓣膜下缘与瓣环距离≤10 mm,29例)和瓣膜置入过深组(术中即刻造影图像测量的第1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LA/LAA)血栓消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筛查3 042例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因房颤行心脏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的患者。TEE证实有LA/LAA血栓57例,除外38例(7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心包剥脱术后,1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后,1例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