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分析,从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从建设素质教育课堂入手举行小学语文教改活动、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素质这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策略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整体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培养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可以在教会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让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把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激起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采取民主的方式指引与组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有很多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有效地启发小学生的學习兴趣,小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时要及时对其给予表扬,提升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意志力[1]。为了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求,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老师可以多利用开放性的问题去指引小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索与研究,充分激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从建设素质教育课堂入手举行小学语文教改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小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具有素质化的教学结构。这就需要在素质化教育课堂中,分清老师与小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摒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语文老师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陪伴者与引导者,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需要在教学中与小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要尊重小学生。对于组织教改活动,小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可以把小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拖沓和教学方式繁琐,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改中对素质教育适应的必然要求就是要突破这些局限。
  三、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但是由于考试制度的沿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观念不太乐观。有大部分老师根据考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把素质教育的观念抛到脑后。身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从根本上去转变自身应试的教育理念,从小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开展。小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通过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使其整体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提高。想要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2]。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也可以提升小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提升自身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素质可以陶冶小学生真善美的情趣,使其学会如何做人。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真正地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培养小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与各式实践活动,了解基本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让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沉着冷静地面对问题,有效地利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去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不是天生具备的,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其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引与辅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情景问题的设定,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素质,指引小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去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应用。因为无论是在语言和意境以及人物形象或者是情感结构方面,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尤其是语文课文的思维脉络和整篇课文的结构理解。如果一篇课文离开了逻辑思维,那么这篇课文基本是支离破碎,使小学生无法对课文感悟,并影响了老师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3]。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只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讲解到位,利用正确的方法,都可以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素质时,老师需要多花一些心思,这样老师的教学水平会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可以得到全面的
  培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以培养小学生语文素质为目标,以整体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逻辑思维素质等整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小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J].学园,2017(20):128.
  [2]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5(4):124-128.
  [3]张康.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J].甘肃教育,2016(5):24.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当前社会对校园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篮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小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积极心理学方法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并渗透到与学生潜移默化的交流中。通过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的分析,研究了积极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起到
摘 要:在国家倡议全民阅读的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更加成了老师关注的重点。加上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离不开阅读与写作。其实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魅力就是在阅读课中体现的,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
高中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是基于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的,但毕竟众口难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学生对这一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
活动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中学地理课堂的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中学地理课堂中普遍存在活动教学开展不足、效果不好的现象。如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更好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把保持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当作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