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探究中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培养学生大胆主动探究是学生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形成乐于并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做到创造性学习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论文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作者的理论探索心得和具体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探究;问题情境;创造性
  引言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应“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家施布瓦也曾指出:“如果要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
  英语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英语探究式教学的理解和感悟:
  1.从问题设计着手,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与愿望
  探究来自于学生们存在质疑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正确选择探究的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度”的把握,必须是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得到解决的问题。过于简单或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若没有真正的思考价值,不宜当作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譬如笔者在教高一必修三“Unit 5 the True north”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带有中英文字幕的加拿大短片介绍,然后让学生猜“the true north”讲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大胆推测,踊跃发言,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READING”部分,因为他们都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或者也可以采取提问法导入,不过问题要提得恰到好处。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Have you ever known about Canada? What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 Do you know what maple means to a Canadians?What about the national song of Canada?Let’s sing together. ”以及“If you meet some difficulties in studies, What will you do? History counts many cases in which settlers moved into areas that belonged to other people. 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What happened?”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趣盎然,思维瞬时活跃起来,自然会得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结果。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新颖性和创意度。笔者认为,英语教材的设计以单元为一个整体,学习内容各不相同,应该是“千篇千法”或者“千篇万法”,让学生常学常新。因此,课堂教学中一个或几个巧妙而富有创意的问题,足以激活整个课堂气氛。
  2.合理营造探究情境,提高探究的效益
  当代教育新理念强调英语的学习应该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总是和一定的“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教学活动场所,利用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需要通过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个人心得,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比如教高一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笔者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开发。第一课时定为“Festivals”,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习教材里介绍和未介绍的所有中外重要节日以及庆祝方式,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于是笔者在课前精心设计,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1)尽可能地罗列出中西方的重要节日,它们用英文应该怎么说;(2)这些节日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3)中西方人们庆祝这些重要节日的方式有哪些;(4)找出中西方国家中相似的节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寻找答案。第二天的课堂中,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展现及参与的欲望。笔者提问:“Can you name Chinese festivals in English? Can you name western festivals in English?”学生们突破性的答案着实让人吃惊,有些学生回答的节日笔者都不太熟悉。如:“Presidents Day, Friendship Day, Rosh Hashanah, Yom Kippur,Passover, National Boss day Veterans Day, Memorial Day。”對节日描述丰富多彩,真出乎意料。事实证明注重营造与学习内容相协调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在兴趣和动力的驱动下迅速过渡到未知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创设条件,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保障。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不但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必要时才给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例如“Wildlife protection”“Earthquake”“Healthy eating”“Living well”等,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健康、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各方面。教师在
  (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
  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的英语语言知识,还应启发学生就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又能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社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就以高二选修六 “Unit4 Global warming”为例,谈一谈在课堂中如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首先,筆者用图片展示某些地区的污染情况,提出话题“家乡的污染”。让学生们列举了如下话题:“water pollution、street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oil destruction。”学生从展示的图片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a. A river is polluted. It’s very dirty. There are no living things in the river.
  b. Many trees are cut.
  c. Columns of black smoke rising from many chimneys.
  d. There is a desert in a picture.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说说每一幅图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就以下问题独立思考:
  a. 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of the earth ? Why do you think so?
  b. What causes the problem?
  c.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d. 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in this unit? How are you going to learn it?
  e. How will you check what you have learnt?
  f. How will you use what you have learnt?
  事实证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既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总之,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从而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创造性地成功地学习是当务之急,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突破口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施布瓦.生物学教师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
  [2]耿祝芳.“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与主体性教育[A].教科研通讯05-06获奖论文专辑[C].2007.09
  [3]郑毓信.建构主义之慎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4(1)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时期,他们主要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可以采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这样做既符合幼儿的成长发育特点,还能更好的完成美术任务的教学。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谈关于构建游戏化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构建;游戏化;幼儿美术教育;策略  一、有效构建游戏化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家马斯洛曾经说过,幼儿园教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借
电视新闻文字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同时,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需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新闻全局的掌控能力,还
【摘 要】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寓言占有较大比例。它们往往情节生动,故事形象栩栩如生,为儿童所喜爱。低年级儿童极富想象力,常常将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看待,与之同喜同忧,共哀乐。  【关键词】朗读能力;朗读时机;朗读方法  小语的这套教材(新课程教材)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拼音、识字、写字内容编排合理,图文结合,别具匠心。运用教材的编缉思路,在语文教学中步步落实“双基”,不搭花架子,不搞繁琐分析,扎扎实实
【摘 要】高中的体育课对于高中生来说过于单调和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中,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己体育素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体育游戏是较多的教师喜欢并用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主动性。体育游戏不但可以活跃学生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女子竞技体操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体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质量高,以及力与美的结合是目前主要的发展现状,而且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向这方面发展。不过当前涉及到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