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十年的推进,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从而达到专业成熟长足发展的境界。
关键词:新课改;专业发展;角色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33-02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角色越来越复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角色转化。在不同的情景下,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课堂上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睿智灵活的主持;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策略的开发者,是课程的建设者,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革新者;学习中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老师承担了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承担教育孩子遵纪守法的法律角色。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教师多重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化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行自身教育,使自己在专业有长足的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校长王忠慧老师说:“如果说孩子进步了,那老师一定是进步了,老师如果成长得快,孩子的进步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明确教师存在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的存在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位好老师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环境,与学生分享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体验,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够有自信地有创造性地发展。明确这一存在价值,在此指引下,适应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不断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但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于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和推进。
二、以革新者的角色思考
教育发展到了今天,还没有达到可以提供完善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经验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是课堂的实践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最了解课程设置的优劣,最了解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课程与时代的紧密关系。因此,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教师更具有发言权。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的思考、实验、总结和提炼,一个个教育案例,一篇篇教改论文,一本本实践探索专著,都是教育改革的记录,都是教育改革的崭新成果。因此,课程改革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每个从教者,都应以革新者的角色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革新中前行。
三、记录鲜活生动的故事
教育是动态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的改革实践往往就体现在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中,这是自己教学实践的最有力证明,见证着自己对教育的思考,见证者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这也恰恰是我们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有力砝码。把自己平时课堂上发生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客观真实的叙述每一個细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就像捡拾海边一个个漂亮的贝壳,打磨储存,收藏把玩,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客观真实的撰写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我超越,重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经验。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在平日教学中,多一份反思和监控,就会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层,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进行教学反思能够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还有助于自己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途径。另外,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优化,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优化教师的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我们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是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的有效途径。勤反思、善反思,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在专业上成长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五、多种学习途径促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原有的知识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首先,在学校营造的“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场中,自己主动发展、快速发展,并引以为荣,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其次,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第三,利用网络拓宽视野,拜师名家,学习大师的智慧,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过硬的本领开创新天地。第四,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的培训,提升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身一直保持的教育方式、方法,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国际形势下,新的社会发展中,以正确的理念来对待教育,从而能够为人类、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此同时,以期自身在专业发展上得以进步。
无论何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的内在的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自我教育才能真正促进有效的专业发展,才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拥有不竭动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但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担当起复杂多变的角色,更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革新,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交流自己的成功实践,在教育的不断革新中稳步成长发展。正所谓“适应而求变,自强而至善”。
关键词:新课改;专业发展;角色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33-02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角色越来越复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角色转化。在不同的情景下,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课堂上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睿智灵活的主持;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策略的开发者,是课程的建设者,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革新者;学习中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老师承担了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承担教育孩子遵纪守法的法律角色。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教师多重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化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行自身教育,使自己在专业有长足的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中心小学校长王忠慧老师说:“如果说孩子进步了,那老师一定是进步了,老师如果成长得快,孩子的进步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明确教师存在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的存在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位好老师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环境,与学生分享人生的体验和生命的体验,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够有自信地有创造性地发展。明确这一存在价值,在此指引下,适应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不断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但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于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和推进。
二、以革新者的角色思考
教育发展到了今天,还没有达到可以提供完善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经验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是课堂的实践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最了解课程设置的优劣,最了解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课程与时代的紧密关系。因此,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教师更具有发言权。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的思考、实验、总结和提炼,一个个教育案例,一篇篇教改论文,一本本实践探索专著,都是教育改革的记录,都是教育改革的崭新成果。因此,课程改革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每个从教者,都应以革新者的角色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革新中前行。
三、记录鲜活生动的故事
教育是动态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的改革实践往往就体现在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中,这是自己教学实践的最有力证明,见证着自己对教育的思考,见证者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这也恰恰是我们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有力砝码。把自己平时课堂上发生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客观真实的叙述每一個细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就像捡拾海边一个个漂亮的贝壳,打磨储存,收藏把玩,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客观真实的撰写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我超越,重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经验。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在平日教学中,多一份反思和监控,就会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层,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进行教学反思能够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还有助于自己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途径。另外,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优化,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优化教师的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我们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是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的有效途径。勤反思、善反思,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在专业上成长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五、多种学习途径促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原有的知识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首先,在学校营造的“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场中,自己主动发展、快速发展,并引以为荣,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其次,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第三,利用网络拓宽视野,拜师名家,学习大师的智慧,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过硬的本领开创新天地。第四,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的培训,提升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身一直保持的教育方式、方法,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国际形势下,新的社会发展中,以正确的理念来对待教育,从而能够为人类、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此同时,以期自身在专业发展上得以进步。
无论何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的内在的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自我教育才能真正促进有效的专业发展,才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拥有不竭动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但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担当起复杂多变的角色,更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革新,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交流自己的成功实践,在教育的不断革新中稳步成长发展。正所谓“适应而求变,自强而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