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4年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将“翻转课堂”预测为短期(1年)内影响教育的两大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微课的普及和推广,“翻转课堂”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宠儿。用好“翻转课堂”,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核心与内涵是关键;上好“翻转课堂”,任务单设计是抓手。作者以高中《网络技术应用》中IP分类知识点任务单设计为案例,分享与交流基于“翻转课堂”任务单设计中的基本原则、设计模型和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任务单 IP分类
  一、翻转课堂的核心与内涵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是这样介绍翻转课堂的:“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从这段话可以发现: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以生为本”的思考,是“翻转课堂”的本质。下面我们从七个纬度,将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揭示“翻转课堂”的核心与内涵。
  1.“翻转课堂”的核心。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不教不会”的基础上,因此先讲再练便顺理成章了。传统课堂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核心—从属、传授—接收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削弱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退化。此外,“翻转课堂”则建立在“无师自通”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先学,再以学生学习后的反馈作为教学的基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这种理念和操作流程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也能更好地把握“学情”,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集中在难点、困惑点、易错点的攻克和学科高阶思维和培养上。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差异在于:“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是带着“认知困惑”和“观点碰撞”在听课,学习效度大大提升,结果便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厘清了“翻转课堂”的核心与内涵之后,我们便可以思考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的设计问题。我认为,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原则。
  1.“细”——以“任务”为载体,任务设计清晰、具体,难度递进。
  教学内容要分解为一个个任务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小任务落实,在设计这些任务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小步子”、“渐进式”。
  2.“精”——任务单的语言表达考虑学生特点,使用方便、贴心。
  在描述这些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点,任务单语言表达尽量贴近学生的语系和表达习惯,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尽量方便、贴心。这些小小的“人文关怀”将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3.“趣”——“任务”富有趣味,任务设计“生活化”。
  有趣是任务设计的永恒难题。任务设计“生活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任务单上的问题要以学生的“既有经验”为依托,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题,这样的任务会让学生觉得“亲切”而“有价值”。
  4.“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设计多层次、可选择的学习支持。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候多层次、可选择的学习支持便变得非常重要了,这些支持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武器。
  5.“弹”——“任务”要有“弹性”,夯实基础、兼顾拓展,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弹性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大伙都“吃饱”,让小部分人“吃好”的问题。
  6.“思”——能实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心得。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思维火花的闪耀和认知困惑的袭扰。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将这些宝贵的“中间产物”加以记录和分享,成为知识的新“生长点”。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设计模型
  在设计“翻转课堂”任务单的时候,务必记住一点:任务单是学生在前置学习时的关键性资源。“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以生为本”,所以,在设计任务单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图1是“翻转课堂”任务单设计模型,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设计案例
  基于以上思考,我选择高中《网络技术应用》中IP分类为教学内容,尝试设计了一份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单,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些说明:
  1.编辑软件。
  此处,我选择了EXCEL作为任务单的编辑软件,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EXCEL中的单元格能很好地表现IP地址32位二进制数(32个单元格)及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的特征(用单元格不同颜色的填充区分)。
  其二,EXCEL能方便地调用VBA,通过编写一些VBA代码,让学生在使用时更方便,界面更友好(图2中设计了计算器按钮方便学生直接调用计算器程序)。
  2.上课平台。
  “翻转课堂”使用了未名课堂(http://ketang.cnweike.cn/index.php)作为上课平台,在平台中备课,上传各类资源(微课、任务单、试题、教案等),发布作业,设计上课流程,查看学生情况。
  3.其他说明。
  (1)课时:本课是IP知识模块的第2课时。
  在第1课时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IP的定义、IP的格式和IP的使用,并且学会了使用计算器将32位二进制IP转换为4段十进制IP的方法。
  (2)学生能力。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这些学生来自本地的最好的高中,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与学生的非正式访谈和调查结果看,学生更倾向于自主探究式的、开放式的、能自我掌控学习节奏的个性化学习。此外,他们认为:在自组探究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便捷友好的实时帮助和老师的个性化辅导非常重要。
  四、“翻转课堂”任务单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翻转课堂”较传统课堂,固然有理念新颖、以人为本的亮点,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翻转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结合自身使用体会,在用“翻转课堂”任务单上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学习进度的监控。
  如上文“翻转课堂”内涵中提及的,“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主动学”和“自主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生的主动程度和自主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度。此外,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教师任务单设计的进度,是建立在学生平均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好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在平均能力之下的学生和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如何监控?
  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时帮助与反馈。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这种学,是学生在学习资源的支撑下的“自主学”。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势必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思维冲突”和“认知困惑”。此时,实时的、可选择性的帮助就凸显其重要性了。此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反馈和生生反馈也是非常宝贵的知识“生长点”,这些认知发展中的“中间产物”如何保存下来就显得尤为必要。
  3.学习效度的两极分化。
  传统课堂“齐步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习的整体效度。“翻转课堂”内涵中的差异学使学生间的学习效度较易产生两极分化。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尊重这种两极分化,其次要想办法利用和调和这种分化。
  “翻转课堂”尚在发展和探索阶段,其“以学定教”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特征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翻转课堂”在翻转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索,“翻转课堂”——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
  [3]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其他文献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关系一个国家前景和命运;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陶冶性情、塑造品格……对于这些美誉我不敢贸然领取,但我却深深地懂得火热的爱心会生发无穷的魔力,使沙漠变成绿洲,改荒原成为良田,使枯木重生新枝,同样的,我深信,把这颗爱心捧给学生一定会赢得整个盎然的春天,让满园花朵绽放美丽,让满树桃李芳香四溢,让每一个生命都变得丰盈
摘 要: 本文以自然教育为思想,对幼儿亲近自然的活动设计方案、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旨在为其他幼儿园亲近自然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亲近自然 设计方案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让幼儿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的宗旨。  一、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的活动设计方案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可以参照各种主题公园、主题餐厅的设计模式,让没有天花板和围墙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认识自己有竞争意识;使学生合群、有同情心、有责任感;使学生具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意识等。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一、交流谈心法  用情感启迪,从情到理是学生思想形
摘 要: 中职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够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进而获取审美感受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途径的效益,如何从寻求中职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文章对这些问题作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意义性学习 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一般说来没有多大的教学压力,学生显得不是那么好学,其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近乎荡然无存。这对教师而言无形中增加了为了一
让孩子们在“爱”中学习,在“爱”中生活,在“爱”中锻炼,在“爱”中成长,是我十几年来作为班主任一直践行的行为准则。  一、爱是信任  案例1:钢笔“丢失”以后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班陈晶得到了学校奖励的一支精美的钢笔。课下,同学们都围在她的身旁,啧啧赞叹,我也在班里祝贺陈晶取得了好成绩,并鼓励同学们向她学习,争取下次考试也登上领奖台。  获奖的喜悦还没有结束,第四节临上课,陈晶跑到办公室红着眼圈告
儿童诗,是指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由此可见,儿童诗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节奏感、美感和童趣。那么,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它的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呢?许多教师都把住了儿童诗教学的脉搏——朗读和仿写,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下面我就以《乡下孩子》一课的教学阐述对儿童诗中读、写训练
摘 要: 线性代数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科目的必考内容之一,概念抽象,性质,结论众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易把握,本文以思维导图为工具,从线性代数的核心概念——矩阵的可交换性入手,分析相关的考研试题,绘制出导图,得到本类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而指出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块有辅助作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线性代数 可交换矩阵一、引言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To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评价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合理及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鼓舞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其自尊心。延时评价,利用的是时间的延迟,有利于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延时评价 教学课堂 教学运用 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或点拨,而要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组织学生反思、探
2016年福建省将重新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中的“七选五”、“语法填空”及“短文改错”对于2016届的福建考生而言是新题型。由于高一、二年从未训练该题型,而且市面上的相关复习资料不尽如人意,对新题型学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与此同时,面对貌似熟悉的学习过的教材,学生认为不必再花精力复习,教材资源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面对这两种困境,笔者试图改变教材复习的传统模式,融入高考新题型的“形”与“神”盘活教材资
摘 要: 在初中学习阶段,物理是一门基础且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在初步接触这一门学科的时候面临较大学习难度,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更新教学的概念,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当学生初步的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时候,学生面临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而物理教师过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