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方法漫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贯彻课堂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感悟,还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文化积累。可以说,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一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来谈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方法;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8-02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应使用合理、科学的阅读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掌握每一堂课的文本学习,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一、大声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知识不仅仅只是书面语言,它需要学生的大量阅读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课堂教学中没有生动的朗读训练,就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就没有办法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研究表明,人的听说行为是激发其兴趣点的重要因素。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一点,将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在阅读学习中,从而进行高效阅读。在英语授课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带着疑问大声朗读,强调学生对单词的发音、语调的顿挫和语言的节奏等的把握,使其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思考。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跟读或示范上的朗读方法,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益处;教师示范朗读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还能加强其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采用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定学生朗读指定段落也都不失为好的朗读教学方法。
  二、词汇训练,在积累中丰富词汇量
  我们知道,不论学生的成绩好坏,在阅读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量的生词,即使是熟悉的单词,也不是很全面地了解这个单词的另一个意思,也就不能充分掌握该单词的用法,这既不利于学生单词的积累,也对学生阅读文章产生很大的障碍。比如,就拿一个中等英语水平的学生作为例子,在一篇英语文章中,出现20%的生词属于正常现象,那么。如何能够减少这个百分比,扩充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呢?首先,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听说读写”中“听”占据首要位置,只有学会了听,才能把握单词的正确发音,才能将听力詞汇运用在阅读中,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其次,将单词与某一个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及用法;最后,大胆猜测,联系上下文猜测单词在文中的意思,掌握单词的前后缀,比如dis-,un-,-in,-ment,im-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前后缀,对阅读内容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三、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可以为学生日后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初中阶段文章阅读难度的增加,教师要将课外阅读加入教学环节中来,延伸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相当大的帮助。事实上,英语学习也不仅仅是对语言的学习,究其根本,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文阅读之外,还应该为学生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些课外阅读材料既要充满趣味性,还要增长学生的见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课外材料时一定要斟酌再三,择优选取,既要关注材料的背景,又要考虑材料对学生的益处。例如,在讲一篇介绍西方餐礼仪的文章时,除了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国家的礼仪之外,我还在课堂上补充了一篇介绍有趣、有特点的国家的餐桌礼仪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其在快乐中阅读,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满足了知识的获取。
  四、巧用写作,发挥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写作水平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可以针对文中的典型句子安排学生仿写,如“not only…but also…”、“It’s time to do.../It’s time for sth…”的用法和区别。这种课堂随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促使其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感。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建立在丰富的阅读量的基础中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全面、系统地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技能,并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不断督促,使其持之以恒。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阅读技能,才能在高效阅读中熟能生巧,对英语学科保有持久性的兴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卡伦·坦珂斯莉,教会学生阅读策略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卢彩云.英语阅读理解方法初探[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0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4-02  对于苦读的高三学子来说,物理应该算是一块难啃的大巨头,很多同学因为某个点没有转出来白白浪费了很多分,于是觉得既然不懂的知识点太多,变得心灰意冷,其实,如能从小细节开始慢慢去了解,你会觉得很多事情也不过如此,在此我就以复合场为例吧。  复合场应该算大多数高三理科生的噩梦吧,几乎是永远的压轴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推行的“6+2”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评”的环节即是在近年来“6+2”课堂模式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积极性;评价原则;“6+2”模式  【中图分类号】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在提高。多元化的实验内容也相应带动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化学教师和实验设施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巧借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摘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有关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现状后,重点阐述了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08-01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越发注重其科学文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应多下功夫,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师应做好练习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力求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并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增强。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数学日记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写日记”谈一点粗浅的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73-01  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必不可少的社会技能。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7-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文教育的新方向。文章分析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对中文教育的关注力度、理清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式等方面研究中文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关键词】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74-02  导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