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域规划 小流域治理更加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Fe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林草植被覆盖率由1983年的7.2%提高到2003年的19.9%,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0.8万km2减少到9.3万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保存面积达到4.75万km2,治理度达到44%.2003年减少土壤流失1.11亿t,比1983年降低24%,其中减少入黄泥沙0.9亿t.今后要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导入"以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新的发展轨道.介绍了20年来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经验,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坡面陡峭,植被稀少,坡地所占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根据调查和试验,在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对改变坡面微地
总结山西省的水土保持淤地坝除险加固和安全运行管理经验,可概括为"五抓五下功夫":一是抓排查,在摸清底数上下功夫;二是抓除险,在科学制定方案和筹措资金上下功夫;三是抓建设,在
2011年以来,围绕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目标,启动实施了红色小流域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民营水保蓬勃发展,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要抓住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给水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五年间共完成坡改梯3.465万hm~2,占国家计划的103.44%,建设成效显著。从组织领导、前期
针对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设计无开拓性、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对坝系建设目标、建坝时序安排、创新工程设计、建立长效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煤炭开采一方面给山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的水土资源带来了难以恢复的负面影响,土地资源残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