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nb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建装饰工程造价受到材料以及造价依据不规范等影响,使得造价工作的准确性较差,因此,做好土建装饰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土建装饰工程造价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土建装饰;工程造价;存在问题
  导言
  良好的造价管理是土建装饰企业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土建装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土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再加上土建装饰企业不重视造价管理工作等原因,导致一些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对此,必须做好土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以促进土建装饰行业的持续发展。
  1、特点
  1.1应认真分析、审核建筑施工设计图
  一般装饰工程必须附加到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上,在土建工程的结构主体上裁能够进行建设。所以在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时,必须首先对建设计划及主体结构进行综合评价以。否则如果建筑结构主体已经完成,那么相应的对照检测和维修工作,将会增加成本。
  1.2受到新材料、新工艺的影响较大
  现阶段,对装饰工程的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高,使得装饰市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活动非常活跃。特别是一些高档装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使得装饰工程造价预算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对装饰材料、设备的采购能力和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传统的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并不适用于现代土建工程设计要求。
  1.3政策法规的变化
  为加强装修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基建项目报批、审查、基建程序及其投资费用构成等都有明确规定,建有职能管理系统和机构。在基建项目实施概预算编制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政策、法規和制度,按规定程序执行。确定工程价格费用项目、概预算定额单价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等要符合规定,切实控制好项目固定投资。
  2、概述
  2.1基本原则
  土建装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成本最低原则即保障项目的的质量和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施工手段实现施工项目成本的降低;第二是全面成本原则,即“三全”管理,就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这是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第三是目标分解原则,逐渐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分项工程,并且细化到各个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第四是动态控制原则,根据施工组织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拟定的成本目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因此要重视成本的动态控制;第五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权利、责任和利益是管理的三个重要元素,并且成本控制的实现取决于管理人员是否可以加强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权责利的结合。
  2.2控制的原理
  土建装饰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计划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成本的计划和控制贯穿项目的整个实施阶段。根据施工时间的前后可以将成本控制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控制。其中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成本控制原理实现成本控制,即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原理,该原理可以对施工成本控制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成本控制原理中的主动控制是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施工前的主动分析,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偏差,主要采用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和修正的循环管理模式,实现实际值和目标值偏离程度的减少;而动态控制原理,首先目标是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动态资料是工程的进度报告和各种不断发生的索赔资料。
  3、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
  3.1做好准备工作
  加强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做好招投标工作的控制,确保中标合同的设计科学,价格合理。要根据工程造价包含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装修工程的特点,进行投标报价的选择。确定报价是否合理,造价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量进行计算,材料人工等价格采取市场动态价格,这样就可以大概对工程的成本有了大体的了解,或者可以通过之前的工程造价,利用经验,对实际工程成本进行模糊的计算,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对投标价格进行判断,看是否存在恶意低价竞标的现象。在关注投标价格的同时还要对投标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再结合工程报价进行最终的选择。
  3.2强化市场调研工作,明确投资目标
  在土建装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过程中,通过制定一个较为明确的投资目标,有利于土建装饰的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土建装饰工程项目应具有一个明确的造假目标,即为舒适度、安全性、环保、经济与美观。对此,业主必须做好调研市场的准备工作,尽量早的明确工程控制目标与造价管理,以保证土建装饰工程质量。同时,还应对工程造价施工图进行仔细的社会与汇编,预先做好预算准备工作,对装修材料的前期造价预算进行最严格的控制,以有效规避由于装修效果不到位而导致的二次返工问题造成的损失。
  3.3提升装修设计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为了更好地对装修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管理,并合理的控制工程目标成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价进行明确,以便据此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管理。
  3.4定额管理工程的消耗量
  工程消耗量作为装修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消耗量标准定额的设定,可以为装修工程中材料和人工消耗量的计算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够使工程各类资源的消耗量得到定额管理。同时,基于定额管理消耗量的要求,而制定的统一计算规则,也能够对定额标准和估价表进行补充、更新,对提升工程审批流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也极为有利,而且这不仅能够保证装修工程造价和目标成本预算的准确性、规范性,也能够促使工程计量标准得到同意,进而推动装修行业的快速发展。
  3.5加强监督和管理
  装饰工程中有很多项目属于隐蔽工程,即完工后看不见的工程,像吊顶的龙骨,隔墙的骨架等等,有极少数装饰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隐蔽部位的工程施工不够认真,有些行为甚至会影响施工的质量以及建设单位对造价的控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装饰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增強对其造价的管理与成本的控制,可促进企业的良好、持续发展,但由于装饰装修工程的内容相对广泛,这就需要选用合理的工程投标方式,明确投资目标,加大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力度,促成业主和施工单位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玉英.土建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刍议[J].企业导报.2016(11)
  [2]杨益.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土建装饰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9)
  [3]成莉.浅谈土建装饰工程消防安全[J].上海房地.2016(08)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日趋完善与成熟,建筑行业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的规则,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加强核算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建筑企业实施一项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所涉及的费用就是建筑工程的造价,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与成本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认为工程造价即为项目竣工后的结算,对建筑
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华姓起源华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
高压装表接电是电力企业将电力能源输送给用户,方便用户使用电力能源的重要装置,也是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与客户最为直接的接触.在实际进行高压装表接电工作时,必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者陆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恰当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力。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
“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依托’的战略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人才、设备和土地等优势,推进杨浦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市
期刊
摘要:在對建设工程的造价进行核对时,其依据就是工程竣工结算。所以,对施工单位的自身利益以及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而言,竣工结算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竣工结算;投资控制;施工单位  1、竣工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套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不合理  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工程的变更。同时也会造成工程费用出现变化。在进行工程的结算时,通常会将原有的清单报价直接进行套用,而不去对实际
【摘 要】生物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中学生物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实验开出率并不高。本文探讨用易得、廉价的实验用品代替课本上的实验用品,可以有效的突破实验用品的局限,从而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材料 药品 用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
一、两型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长株潭“两型社会”标准体系,总体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出发点,突出节能高效;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供电企业要面向市场,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供电企业需不断加强自身电力营销管理,增强企业在电力市场的竞争
广东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步较早。1997年,深圳、佛山等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1999年以来,在省本级层面先后开展了四轮改革,并带动各地市开展了相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