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分析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出发,总结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实践,提出了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的教学步骤,对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案例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中诸多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型。其主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结果反馈、教学整改、教学提高。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展现教师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和学生的教学交流效果。而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利用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运作多媒体资源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的教学方式。
二、具有本土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通讯和信息交流手段,开展一种满足现实需要的远距离开放性现代化教育形式。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严格按照学分制,学籍八年有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课,充分利用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开展短期集中辅导,并统一组织考试。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使在职学生能够不脱岗学习,还让学生边学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工作人员来说,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终生学习与提高教育方式。我校在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尝试建立适合云南省省情,又具有操作性和创新性的“一个目标、二个为主、三种方式、四个加强、五个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其构成内容是:
一个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
二个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原则。
三种方式:(1)在中心城市和相对发达的地州电大分校,学生利用各自的网络技术环境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2)在欠发达的州市电大分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技术环境和相关服务,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3)在条件相对薄弱的基层,教师携带活动的网络技术设备及多种媒体资源,以“多媒体流动教室”的形式巡回送教,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的方式。
四个加强:(1)加强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指导;(2)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3)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控制;(4)加强实践环节和素质教育。
五個结合:(1)文字教材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相结合;(2)传统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相结合;(3)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学相结合;(4)在线学习与电话、信函辅导答疑相结合;(5)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相结合。
三、构建具有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案例
下面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门课程在具有地方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
在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类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和“七步教学法”。
第一阶段是:安排课程注册和组织购买教材,同时,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和导学,并要求学生结合本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学生开始对本课程进行感性自学,要求基本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学科地位、主要内容、学习要求等问题,并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二阶段是:根据在职成人学生的时间安排情况,进行短期集中教学,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组织得好与否,关系到这门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是: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安排在线实时答疑和电话答疑,并给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组织统一考试,最后核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七步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短期课堂面授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集中面授能使学生较多的对知识点进行识记、归纳、总结和消化。
(1)解读教材。首先,从本门课程的教材名称逐字解读,阐述本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并从该教材名称中读出它包含的主要内容和该教材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从教材的目录入手,将内容相近、相关、相同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归类划分,便于集中学习和掌握。同时,阐述本课程在国内外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材讲解。教材讲解就是从教材的绪论开始到本教材结束,对本教材的各章节重点知识内容进行详细深入分析讲解,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最终弄懂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3)习题讲解。经过对教材的学习和讲解以后,学生对该教材内容已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再通过收集和自编的大量习题(这些习题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习题内容涵盖整本教材所有章节重点难点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一次学习。
(4)练习提高。通过前三步的学习后,再对一些更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深化,并改变习题讲解内容中有代表性题目的题设条件和要求,安排学生下去加强练习来进一步提高。
(5)情况反馈。情况反馈是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效果和学习心得体会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学习过程的难点和疑点,并作出简单明了的书面记录以便授课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6)归纳小结。经过前面五步教学以后,学生已对本教材有了深入掌握和理解。同时,教学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了进一步掌握。综合这些情况以后,授课老师根据总体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出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要求每一个学生重点把握。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7)准备迎考。通过对教材的反复学习,学生对教材内容已基本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就是要求学生充满信心准备参加期末考核。
四、结论
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案及教学管理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育教学督导、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我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法不是绝对的,关键看教学对象、教学准备和对教学过程控制情况而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永无止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收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形式传达这些教学信息,既可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热切需求,又可突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灵活性和资源建设的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渝,罗骥.云南电大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电大学报,2006(1).
[2]赵家敏.开放教育教学总结[J].云南电大学报,增刊.
[3]龙燕.开放教育法学省开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案例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中诸多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型。其主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结果反馈、教学整改、教学提高。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展现教师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和学生的教学交流效果。而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远程教学中,教师利用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运作多媒体资源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的教学方式。
二、具有本土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通讯和信息交流手段,开展一种满足现实需要的远距离开放性现代化教育形式。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严格按照学分制,学籍八年有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课,充分利用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开展短期集中辅导,并统一组织考试。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使在职学生能够不脱岗学习,还让学生边学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工作人员来说,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终生学习与提高教育方式。我校在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尝试建立适合云南省省情,又具有操作性和创新性的“一个目标、二个为主、三种方式、四个加强、五个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其构成内容是:
一个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
二个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原则。
三种方式:(1)在中心城市和相对发达的地州电大分校,学生利用各自的网络技术环境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2)在欠发达的州市电大分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技术环境和相关服务,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3)在条件相对薄弱的基层,教师携带活动的网络技术设备及多种媒体资源,以“多媒体流动教室”的形式巡回送教,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的方式。
四个加强:(1)加强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指导;(2)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3)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控制;(4)加强实践环节和素质教育。
五個结合:(1)文字教材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相结合;(2)传统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相结合;(3)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学相结合;(4)在线学习与电话、信函辅导答疑相结合;(5)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相结合。
三、构建具有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案例
下面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门课程在具有地方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
在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类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和“七步教学法”。
第一阶段是:安排课程注册和组织购买教材,同时,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和导学,并要求学生结合本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学生开始对本课程进行感性自学,要求基本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学科地位、主要内容、学习要求等问题,并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二阶段是:根据在职成人学生的时间安排情况,进行短期集中教学,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组织得好与否,关系到这门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是: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安排在线实时答疑和电话答疑,并给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组织统一考试,最后核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七步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短期课堂面授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集中面授能使学生较多的对知识点进行识记、归纳、总结和消化。
(1)解读教材。首先,从本门课程的教材名称逐字解读,阐述本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并从该教材名称中读出它包含的主要内容和该教材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从教材的目录入手,将内容相近、相关、相同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归类划分,便于集中学习和掌握。同时,阐述本课程在国内外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材讲解。教材讲解就是从教材的绪论开始到本教材结束,对本教材的各章节重点知识内容进行详细深入分析讲解,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最终弄懂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3)习题讲解。经过对教材的学习和讲解以后,学生对该教材内容已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再通过收集和自编的大量习题(这些习题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习题内容涵盖整本教材所有章节重点难点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一次学习。
(4)练习提高。通过前三步的学习后,再对一些更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深化,并改变习题讲解内容中有代表性题目的题设条件和要求,安排学生下去加强练习来进一步提高。
(5)情况反馈。情况反馈是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效果和学习心得体会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学习过程的难点和疑点,并作出简单明了的书面记录以便授课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6)归纳小结。经过前面五步教学以后,学生已对本教材有了深入掌握和理解。同时,教学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了进一步掌握。综合这些情况以后,授课老师根据总体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出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要求每一个学生重点把握。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7)准备迎考。通过对教材的反复学习,学生对教材内容已基本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就是要求学生充满信心准备参加期末考核。
四、结论
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案及教学管理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育教学督导、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我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法不是绝对的,关键看教学对象、教学准备和对教学过程控制情况而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永无止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收集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形式传达这些教学信息,既可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热切需求,又可突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灵活性和资源建设的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渝,罗骥.云南电大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电大学报,2006(1).
[2]赵家敏.开放教育教学总结[J].云南电大学报,增刊.
[3]龙燕.开放教育法学省开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