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不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摆脱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坚持生本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兴趣,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写出更有新意的好文章。以下笔者根据当前的小学写作现状提出的几种作文教学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小学生的文学素材储量少,对写作没有较浓厚的兴趣,写作过程中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因此,他们笔下的文章多数是为了完成任务和凑够字数而写的,其特点就是:书面语言生硬,文章整体性弱且脱离实际。我们教师向来是以自己认为正確的方式教育学生,却从不曾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课堂,想要写什么样的文章,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抵触情绪滋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教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为写作蓝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用自己的手描绘自己的心,喜欢上文字,喜欢上写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写出自己真情流露的文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1.没有情感的文章犹如失去灵魂的人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而单纯,他们没有中学生日趋成熟的心智,也没有他们那样灵活的思维能力,但却只有他们才可以写的出最童真而可爱的文章。现今小学作文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文章情感的缺失,学生只会按部就班,模式化的写作,字词简单的拼凑成句,句子死板的连接成章。所以就此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从而借助情感充沛的文章描绘出每个人所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内心独白。
2.再逼真的仿写都是造假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缺乏模板,看不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活的事例,只有借助先进的科技产品拼字拼词的拼出一篇文章。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上学生虽然可以找到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这也使他们学会并依赖上了模仿,文章中失去了真情实感和创新思维,渐渐养成了抄袭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蒙上了别人的外套就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自然的也就不可能是一片好文章,照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但不可能提高,还很有可能下降。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教导学生写作真实性的重要,减少并杜绝仿写或者抄袭现象的发生几率。
3.教师,模范榜样
在小学生的脑海中,除了父母亲人以外最崇敬的应该就是老师了,他们摄取知识的方法也集中表现在模仿上。但是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维面被无形的拓展了,他们会思考,老师每天要上课,要解答各种问题,还要批阅好多学生的作文,工作了那么久,知识一定很渊博吧,作文一定写的很棒吧……在学生思考和怀疑老师能力时,老师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解除学生疑惑。在学生写作能力止步不前时老师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学生。老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素质方面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所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教师在各方面做的好了,学生自然是心悦诚服,以你为榜样,努力学习。
4.文章源于生活而回归生活
写作的过程本是将生活用文字表达的过程,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室里,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并观察生活,使原本灵活而颇具想象力的思维与生活实际产生了脱节,他们的作文必然也因此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接近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有现实为依托的文章。
二、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1.巧借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多媒体是科技时代的宠儿,老师必须巧妙利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展开教学。我在作文课堂上,经常会播放一些优美的画面或音乐,发现学生不是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小动作了,而是瞪大眼睛看着屏幕,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让学生写一篇描述人物的作文时,我会为播放一些名人的事迹,让他们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主人公性格特征,在崇拜和敬仰的心情之下写作,学生的文章中明显地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多媒体是一种可以将一事物或者人物描述的最为清楚的途径。现在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少,文字繁琐而木讷,难于理解,但多媒体不同,它更形象更直观的把文章中要描述的人物或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该事物的形象或者特征,这样写作也就有理有据了。
2.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写作内容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从生活实际取材,乐于表达且注重情感的投入。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步入自然,自然万物是地球赠与儿女们最美得赠礼,是写作最好的素材库,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其次,学校和教师在校内应多组织文学竞赛或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取长补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拓宽视野,学会从别人身上学到更优秀的东西,弥补自己的缺陷,让自己和自己的文章都变得更加完美。
3.增加课外文学阅读量,广纳写作素材
阅读是摄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广泛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好素材。虽然现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字,文学和作文的认识,体会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将大量的课外素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便使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共同阅读,并在文章优美文段部分设置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其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等等问题,从而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总之,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传统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想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丛花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成才之路. 2011(04)
[2] 欧阳海燕.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中). 2011(02)
[3] 郭立辉.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J]. 赤子(中旬). 2013(11)
[4] 刘丽霞.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小学生的文学素材储量少,对写作没有较浓厚的兴趣,写作过程中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因此,他们笔下的文章多数是为了完成任务和凑够字数而写的,其特点就是:书面语言生硬,文章整体性弱且脱离实际。我们教师向来是以自己认为正確的方式教育学生,却从不曾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课堂,想要写什么样的文章,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抵触情绪滋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教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为写作蓝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用自己的手描绘自己的心,喜欢上文字,喜欢上写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写出自己真情流露的文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1.没有情感的文章犹如失去灵魂的人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而单纯,他们没有中学生日趋成熟的心智,也没有他们那样灵活的思维能力,但却只有他们才可以写的出最童真而可爱的文章。现今小学作文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文章情感的缺失,学生只会按部就班,模式化的写作,字词简单的拼凑成句,句子死板的连接成章。所以就此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从而借助情感充沛的文章描绘出每个人所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内心独白。
2.再逼真的仿写都是造假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缺乏模板,看不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活的事例,只有借助先进的科技产品拼字拼词的拼出一篇文章。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上学生虽然可以找到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这也使他们学会并依赖上了模仿,文章中失去了真情实感和创新思维,渐渐养成了抄袭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蒙上了别人的外套就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自然的也就不可能是一片好文章,照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但不可能提高,还很有可能下降。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教导学生写作真实性的重要,减少并杜绝仿写或者抄袭现象的发生几率。
3.教师,模范榜样
在小学生的脑海中,除了父母亲人以外最崇敬的应该就是老师了,他们摄取知识的方法也集中表现在模仿上。但是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维面被无形的拓展了,他们会思考,老师每天要上课,要解答各种问题,还要批阅好多学生的作文,工作了那么久,知识一定很渊博吧,作文一定写的很棒吧……在学生思考和怀疑老师能力时,老师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解除学生疑惑。在学生写作能力止步不前时老师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学生。老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素质方面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所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教师在各方面做的好了,学生自然是心悦诚服,以你为榜样,努力学习。
4.文章源于生活而回归生活
写作的过程本是将生活用文字表达的过程,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室里,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并观察生活,使原本灵活而颇具想象力的思维与生活实际产生了脱节,他们的作文必然也因此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接近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有现实为依托的文章。
二、创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1.巧借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多媒体是科技时代的宠儿,老师必须巧妙利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展开教学。我在作文课堂上,经常会播放一些优美的画面或音乐,发现学生不是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小动作了,而是瞪大眼睛看着屏幕,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让学生写一篇描述人物的作文时,我会为播放一些名人的事迹,让他们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主人公性格特征,在崇拜和敬仰的心情之下写作,学生的文章中明显地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多媒体是一种可以将一事物或者人物描述的最为清楚的途径。现在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少,文字繁琐而木讷,难于理解,但多媒体不同,它更形象更直观的把文章中要描述的人物或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该事物的形象或者特征,这样写作也就有理有据了。
2.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写作内容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从生活实际取材,乐于表达且注重情感的投入。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步入自然,自然万物是地球赠与儿女们最美得赠礼,是写作最好的素材库,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其次,学校和教师在校内应多组织文学竞赛或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取长补短,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拓宽视野,学会从别人身上学到更优秀的东西,弥补自己的缺陷,让自己和自己的文章都变得更加完美。
3.增加课外文学阅读量,广纳写作素材
阅读是摄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广泛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好素材。虽然现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字,文学和作文的认识,体会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将大量的课外素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便使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共同阅读,并在文章优美文段部分设置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其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等等问题,从而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总之,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传统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想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丛花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成才之路. 2011(04)
[2] 欧阳海燕.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中). 2011(02)
[3] 郭立辉.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J]. 赤子(中旬). 2013(11)
[4] 刘丽霞.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