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对刀技巧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刀技巧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一种很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对数控机床的对刀技巧进行了探讨,希望帮助数控加工行业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对刀操作 对刀技巧
  对刀技巧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虽然加工过程已经逐渐实现自动化,但是很多企业所购买的机床在数控加工程序运行前还需要进行手工对刀,对刀的精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数控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品质问题。如果对刀对得准确,则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加工部件的质量。反之,则会给加工过程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笔者将对数控机床的对刀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帮助数控加工行业提高产品质量。
  1.数控机床加工进行对刀操作的必要性
  数控加工是使用计算机软件编定一些特定的程序,对所需要加工的部件进行自动加工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中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基于加工部件精确的位置坐标,因此,只有把部件放到机床上固定好后,将刀位点准确地放在数控加工软件设置的相应位置上,通过确定刀位点和部件加工零点的相对位置保证加工工件在数控程序中的准确位置,才能保证后续加工程序运行的有效性。所以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进行前,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对刀操作的准确度。
  2.数控机床对刀技巧探讨
  对刀操作是一种熟练技巧,如果勤加练习,不断琢磨,慢慢地就会发现其中的窍门,下面将从刀具偏置数据的测量、输入和起刀点的确定两方面对数控机床对刀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
  2.1刀具偏置数据的测量、输入
  由于需要加工的部件对精确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对刀的精确度可以有所差异,如果一些零件,对精度要求比较低,那么对刀过程就可以允许有较大误差的出现,如果一些零件为高精度部件,那么在对刀操作时就要采取非常精确的操作动作,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误差的出现。这样,根据加工部件的精度要求选择不同效果的对刀操作就可以大大提高数控机床的部件加工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刀具的偏置补偿设置是在把加工部件安装到机床上后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如果将部件固定到数控机床上进行偏置补偿设置后位置又有改变,也要重新进行刀具偏置补偿设置。因此,如果刀具的偏置补偿设置得恰到好处,将大大提高对刀的精确度。
  下面我们将根据部件精度要求的不同,对刀具偏置补偿设置数据的测量和输入方法进行论述。(1)直接观察的方式:首选选定基准刀,并对准工件的基准点,将系统中的X,Y坐标清零,然后选择点动的方式退出基准刀,接下来选择适合部件加工的刀号,采用点动的前进方式将刀逐渐的移动到基准点位置,这时屏幕中所显示的坐标值即为该刀与基准刀的偏置数据,将他们输入刀具的偏置数据参数中即可,这种确定方式是通过眼睛目测刀具与基准点的位置,在基准刀和加工所用刀与基准点的相对位置的确定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适合精度要求比较低的部件,但是所需时间短、效率高。(2)基准刀精确定位的方式:选准基准刀的位置后,将端面沿着X轴退出,记录此时的Z坐标数值,然后将车外圆一端沿Y轴退出,记录此时的X值,这样我们就得到准确的坐标,再将基准刀回到记录的X,Y位置,系统中的X,Y坐标清零,这样就能达到将基准刀准确定位的目的,接下来的步骤与直接观察的方式相同,加工所用刀与基准点的位置关系是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得到的,所以此方法存在比较大的误差,适合中等精度要求的部件。(3)准确定位方式:采用点动的方式用基准刀对加工部件的外径进行操作,然后让刀具沿着Y轴方向以点动方式离开部件,测量外径的大小为R,记录坐标值X,然后对加工部件的端面进行操作,同样让刀具沿着X轴方向以点动方式离开部件,测量端面与基准点所在面的距离L,记录坐标值Y,接下来将基准刀退下,换上加工所用刀,重复上述基准刀的过程,记录数据为r,l,x,y,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刀偏量,即Δx=x-X-(r-R),Δy=y-Y-(l-L)。然后将计算所得的数据输入刀具的偏置数据参数中即可,这种刀具偏置数据测量方法,虽然耗费时间长,比较繁琐,但是精确度高,适合高精度加工要求的部件。
  2.2起刀点的确定方法
  起刀点是数控机床对部件进行加工操作的起始点,是将数控机床上的位置与计算机软件中坐标位置对应起来的基础,因此,需要精确地定位起刀点,以使加工软件顺利运行。一般来讲,起刀点的确定方法根据起刀点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1)以平端面的圆心为基准点,将刀尖对准基准点,运行程序即可。(2)以端面的四分点处为基准,具体操作方法是先选好基准刀,断面一刀,退出,车外圆一刀,退出,再采用点动的方式使刀具达到四分点处,运行相应程序,即可进行后期的加工操作。(3)以端面的四分点处为基准的精确对刀,精确对刀在每次基准刀具退出时都需要记录下屏幕所显示的具体坐标,加工所用刀直接到达对应的坐标即可,与方法(2)相比,精确度有了保证。
  3.结语
  虽然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很多地方的操作还不完善,需要亲自完成。然而人工操作的精确度远远不如没有机器自动操作的准确度,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提高操作的精确度。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笔者对数控机床的对刀技巧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数控加工行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贾慧兰.数控车床手动对刀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6:14-15.
  [2]宋理敏,张子祥.数控车床对刀[J].机械管理开发,2008,04:64-65.
其他文献
聚合物的表面性能是由其表面结构决定的。要达到对聚合物表面结构进行设计与控制的目的,则必须对表面层分子的化学物理性质,表面层的聚集态结构及表面结构的形成等进行充分研究。苯乙烯-异戊二烯(或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是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粘合剂和密封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由于它们各嵌段元素组成相同且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有关它们表面化学组成的报道很少且已报道的有关它们表面化学组成的分析深度也大于几个分子层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株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坑,那株玉米秧子紧贴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我看着它,想不通怎么能这样,一株玉米秧子怎么会说死就死了?  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树叶黄了会绿,但竟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都会遇到,甚至伴随一生。  我从童年
期刊
贵金属纳米材料,尤其是金纳米粒子(AuNPs)和银纳米粒子(AgNPs),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而产生的独特可调的光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出现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可以很方便并精确的调控核壳结构的双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同时两种不同金属组份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极大的增强等离子体共振。因此,相比于单组份纳米粒子,核壳结构的双金属纳米材料展现出了更强的物理
本论文合理设计并合成新颖的不对称三羧酸5-(6-羧酸-2-萘基)间苯二羧酸(H3L),并以其为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盐、稀土金属盐、主族金属盐反应,用溶剂热法合成了7个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1.以5-(6-羧酸-2-萘基)间苯二羧酸为配体与Cd(NO3)2·4H2O和Zn(NO3)2·4H2O反应,获得3个MOFs:[Cd3L2(H2O)3]·6DMF (1), [Cd3L2(H2O)4]·3DMA (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在一些重要领域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包括:超分子化学、药物设计、蛋白质折叠、晶体工程以及分子科学的其他方面。尤其,基于芳香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