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涌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很少见到民族文学的身影,民族文学陷入“入史”困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文学研究界提出了“多民族文学”及其衍生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此替代之前的“少数民族文学”命名。对“多民族文学观”进行学术考证后发现,其标志着“多民族文学”从政治到文化的身份定位的转变、从同质性到异质性的内涵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的文学史观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