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天麗日照船红,碧水长洲南夏风。 驾艇工人迎浪搏,远行千里力无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天麗日照船红,碧水长洲南夏风。
驾艇工人迎浪搏,远行千里力无穷。
其他文献
人们若无法静心下来去仔细品味艺术作品,那它的光芒则永远无法得到完整的展现。张执浩在访谈中说:“诗歌最终的效果是要让匆忙行进的时代和人群慢下来,停止是不可能的,但慢下来是必须的。”抱有这样想法的诗人一定会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而这样的作品只有经得住新批评研究方法的考验才能算作好的作品。 一、用新批评细读诗歌 (一)《无题》 喝绿茶还是红茶/一大早就纠结于/青山绿水或/残阳如血/都是美,都是/人
高原上一汪湖蓝色的海 与金灿灿的油菜花 绿绒绒的小山,三分天下 写下旷世悠远的赞歌 调子时而欢悦时而深沉 高原的风,用无伴奏的和声 来衬托它的凝重 从你身边游历 不管是精神还是肉体 只匆匆一瞥 便驚艳了整个世纪 冲击冲击,湖水的微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荷马史诗面世以来,对其的戏仿、续写甚至重写层出不穷,有关荷马史诗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更是屡见不鲜。约翰·坎尼就认为荷马是欧洲文学当之无愧的起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史诗《奥德修纪》之间的戏仿对应关系是学界所公认的,美国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认为应该参照《奥德修纪》来理解《尤利西斯》中的人物和情节。乔伊斯本人在寄给姨妈约瑟芬的信中也建议她将《奥德修纪》作为《尤利西斯》的导读
每个人都会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等内部与外部因素的促使下,而经历不同的人生际遇和体验不同的生活酸楚。无论悲或喜,一切皆是人生的常态和馈赠。因此,当处于盛世安平中,人们都应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平凡和体验简单的乐趣。在苦难面前,学会承受、克服,逐渐成熟,做到坦然处之、笑着生活。余华的《活着》,写的正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总结得出的
紫氣鸿濛隐远山,摇风细柳向青天。 青石虎卧悠然醉,丽日风和碧水潺。 无题(通韵) 一道残阳淡远山,金风野草伴鸣蝉。 餐花饮露随云去,淡月疏星天上悬。
黄河也有自己的艺术感觉 它似乎与众不同 呼啸之声一路上,从未停止过 冲撞或向前的速度 穿越了时间的山峰 穿过了历史的森林 山山水水之间的脚步 绽开了生命之旅 我只是奔腾之中的一朵 尽管很小、很小 但群山和大地的掌声,却响在了 黄河的宁静之处 激流中的山峰有时躲闪不及 就会被撞成一道道的 甚至,坡陡弯急的地方 星星、月亮挤在一起 大家都在渴望着什么 常常沉默不语
真心地爱你 把血融入泥土 死后 魂葬于家乡的老屋 远方 寄來了驼铃 我把今生的爱备齐 与血肉一起打包 存放在您的记忆里 曾经 热恋过的故土 早已把我毕生的荣辱 泯灭在我感情的世界里 只剩下对母亲的眷恋 爱你 彻夜难眠, 翻遍词海 无法找到对您的表白
一道道端上桌面的 都是我久违的乡愁 这时,空气中弥漫童年的味道 从那些笑容中 我试着辨认时间流过的 痕跡 也为这淳朴的喜庆感染 酒,还是故土的醇香啊 似乎喝不醉 又感觉,醉了 乡村宴席——会让我动摇了 背井离乡的念头
轻柔的晚风 让袅袅升起的炊烟 有节奏地舞动着 它的婀娜身姿 直到渐渐地向天边淡去 一阵阵的狗吠 时远时近 叫停了一天劳作的人们 那匆忙的脚步 也叫亮了窗前昏暗的灯光 映衬着灶台前妈妈那温暖的身影 暮色中晚霞冲出最后的余辉 环绕着熟悉的村庄 越来越近 也越发的清晰 这单调色彩衬托下的景致 却是那样的让人痴迷与沉醉 是多少念乡地游子 怎么也走不出的世界 守候春天
剪裁一片云彩披在身上 摇曳成盛开的白莲 你端坐岸边,纤手轻撫琴弦 眼中的水波连接天边的远山 凝聚成眉梢一抹青黛 清风徐徐,带着寂寥清幽 空濛,和琴声 穿行眼前的海,荡起碧波万顷 飞入苍穹 银河那头的织女忘了 七夕的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