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乾隆朝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大阅图》局部

  乾隆十六年(1751年)八月,正值皇太后的寿诞,初九的下午,山西省的官府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
  他叫王肇基,自称是个“读书人”,要在皇太后的生日期间以自己的方式“尽小民之心,恭祝皇太后万寿”,向官府投献了一副诗联。
  王肇基看起来有些疯癫,所投诗联也十分粗鄙。在这番“祝寿”的诗联后面,还附了一小段“议论”,词句颠三倒四,内容拼凑了孔孟、程朱的观点和民间的闲话,大致是评论时政的意思。
  按照乾隆皇帝登基之初的常理,献文献策者纵使粗陋,也因“广开言路”的政策不必获罪。更重要的是,皇太后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若是理智清明的人,自然不敢到地方官府,自呈诗文涉及两宫。
  这样一个跑到官府为皇太后献诗、“摘抄”典籍献策的疯子,无论是地方官还是皇帝大概都会一笑置之,最多打上几板训诫一下便是。泱泱大国,有太多军政要事等着当权者集中注意力解决。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桩发生在乾隆十六年、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疯人献策”案,结果竟是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将王肇基“立毙杖下”,是有清一代将献文献策、且有明显疯癫迹象的人处以死刑的首例。
  这不是清代的第一起文字狱,却是极其残忍、荒诞的乾隆朝文字狱大开杀戒的一个坐标。
  文字狱,古已有之。远到西汉杨恽因作《报孙会宗书》被腰斩、北宋时期的“乌台诗案”,近到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朝上的“年羹尧案”“吕留良案”,文字狱足够残忍,在前现代的中国,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的统治手段。
  但乾隆皇帝的文字獄,还是太特殊了。从数量上来说,有清一代,顺治至雍正三朝,文字狱为30余起,乾隆一朝,却达到130起以上,可谓“一朝抵三朝”;自惩戒方式上来看,更是丧心病狂,杀人如麻,连患病的疯子也不放过,死去的旧人也要挖出尸骨羞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乾隆十六年,是一切的开始。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念之间


  时间拨回到王肇基献诗前的一个月。
  乾隆十六年七月初二,云贵总督硕色向乾隆皇帝密报,他在贵州安顺府普定县民间偶然发现了一件广为传抄的“奏稿”,托名乾隆朝有名的耿直臣子孙嘉淦所作,但语言粗鄙、内容荒诞,应该是伪托。
  这份奏稿的内容是攻击乾隆皇帝失德,煞有介事地将皇帝的错误总结为“五不解,十大过”:皇帝南巡,浪费民脂民膏;金川之役,滥杀无辜官员;日常生活,追逐荒淫无度……最后,这份奏稿对整个满清王朝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皇帝如此失德,又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个王朝应该存在吗?
  震惊、不解、委屈与恐惧同时浮现在乾隆皇帝的心头。
  如果将君民比作新婚夫妇,乾隆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丈夫。在为政的这16年间,他减轻刑罚、减免税粮、平反冤案,恩待群臣百姓,用尽全力地释放自己的善意、关怀,展示自己的“仁政”。
  这桩进行中的已经16年的婚姻也应该尚在蜜月期。从乾隆此前搜集到的臣民们的反馈,几乎都是“万民欢悦,颂声如雷”,是“乾隆钱,万万年”的死心塌地。
  他以为“妻子”会一直这样想的。毕竟,他与“前任”—父亲雍正皇帝,有太多的不同。
这桩进行中的已经16年的婚姻也应该尚在蜜月期。从乾隆此前搜集到的臣民们的反馈,几乎都是“万民欢悦,颂声如雷”,是“乾隆钱,万万年”的死心塌地。

  比起父亲,乾隆更加开明克己、爱民如子,也更加仁慈公正。仅仅拿文字狱这一件事情来说,雍正制造了多起著名的文字大案,而乾隆在即位之后,即刻进行了拨乱反正,将雍正因文字狱诛杀的士人头颅自城墙摘下、赦免连坐之人、放还涉案人员亲属。为了刹住文字狱的车,乾隆还规定“凡举报文字之罪者,如果举报失实,一律按诬告罪反坐”。在这样的引导下,虽然偶有士人因离经叛道造成风波,但乾隆的批复大多都是“适可而止”,相关惩戒都在情理之中。这是清代为数不多的文化宽松时期,文人们拿起雍正年间闲置的笔墨,开始吟诵风月、评点古今。
  在一片和谐里,乾隆十六年以前的皇帝,一直以为自己这样的“仁政”能够换来至少公平的评价。但“五不解,十大过”的出现击碎了他的梦想。而细细查下去,本以为这不过是“少数人的讹传,很快就能找到源头并销毁”的皇帝发现,这份奏稿早已传遍了全国各地,被他施以仁政的百姓们,显然对那些过往的“善政”没什么印象,对正面而枯燥的奏章没什么了解的兴趣,却对轰动、刺激、真实性不明的小道消息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疯狂追逐、传抄。
  “冤头债主”是不可能寻到了。乾隆十六年到乾隆十七年的两年间,震惊而委屈的皇帝放下了手头的其他工作,发布无数谕旨,命令全国各级官员行动起来,追查“五不解,十大过”的元凶。但传抄人数实在太多了,数千人不断被捕入狱,“五不解,十大过”扩散得更加广泛了,始作俑者却依旧在浩浩人群中捕捉不得。最后,乾隆只好将两名传抄过这份奏稿的低级武官认定为主谋,杀掉结案。
  独自坐在养心殿中“复盘”整件风波,自诩明君的皇帝发现,一直以来,自己脑海中“以儒治国”的理想主义实际上可能毫无意义。这些热衷传抄八卦、迷恋劲爆指责的“愚民”们只会牢牢记住那些被挞伐的痛苦,而不会记得自己的仁厚。他开始思索,是不是自己从前奉行的儒家的那一套其实都是谎言?
  乾隆拾起了读书时期颇为厌倦的《韩非子》,在极度的自我怀疑里,他在《韩非子》中找到了方向与安抚:君主要控制臣民,不能全凭道德教化,要手握“法”“术”“势”,用缰绳和鞭子,而不是太阳与春风来统治。
  委屈的心情勉强过去了之后,环视整个皇宫,乾隆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五不解,十大过”的最后,是对皇位的质疑和挑战,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觊觎。对皇权的垂涎是“刁民”的痴梦,无论他们吃得饱不饱,总有人做着“皇帝梦”,对他兢兢业业守护着的江山虎视眈眈。今天只是散播谣言,那明天呢?会不会结党营私,成立帮会,起义夺权?   绝不能坐以待毙。
  杀戮开始了。

学会沉默


  从乾隆十六年的锥心,到此后的赶尽杀绝,“文字狱”看起来像是被百姓流言伤透了心的贤明君主一时被愤恨迷了眼,一念之间疯狂报复的故事。
  但“文字狱”,其实从来和文字本身没什么关系。以文字做抓手、为理由大加挞伐的背后,是权力、政治的博弈,是“如何统治”的审慎思考。
  从没有什么强权,是“一念之间”。
  这些荒诞不经的文字狱背后,是乾隆异常清晰的统治脉络。在看似凌乱的杀戮、“一念之间”的生杀予夺中,有皇帝自己缜密的想法。
  “五不解,十大过”带来的彻骨寒凉,乾隆一刻也不敢忘记,那是面目模糊的社会底层群众给他“盛世幻想”的致命一击。所以,比起前朝文字狱“主攻”士大夫阶层,乾隆朝的文字狱将枪口对准了社会底层。“失意文人”、民间宗教组织,甚至是大量言行错乱的疯子,都是乾隆打击的重点。
  在乾隆看来,影响社会稳定,最危险的一群人就是“失意文人”。这些读书人功名心极强,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一旦不遂其愿,就会利用自己的浅薄学识,“好心”进谏,兴风作浪—比如“五不解,十大过”,显然是某个识文断字、心存不满的“失意文人”的作品。所以,乾隆要求,各地的“失意文人”应当成为排查重点。
  而民间宗教组织,更是农民起义滋生的温床。那些对皇权抱有幻想的人若是以某类文书、某种信仰为桥梁集结到一起,逐渐“抱团”,定然会对政权造成严重的威胁,要把他们及他们的思想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凡是在乡野中搜到有“邪书”、谈及政治的碑文一类,都当严惩。
  最后,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疯子。按照常理,对于病人的狂言,皇帝本应该不屑追究。但乾隆认为,这些疯人没疯的时候也不会是什么“良民”,正是健康时对皇权、社会充满怨恨,病时才暴露内心的罪恶,颠倒黑白,扰乱民心—更何况,真疯还是假疯也很难界定,那就应该一律杀掉永除后患。
“文字狱”,其实从来和文字本身没什么关系。以文字做抓手、为理由大加挞伐的背后,是权力、政治的博弈,是“如何统治”的审慎思考。

  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举报”运动。任何写有文字的纸片都可能成为满门抄斩的罪证,百姓赶在官员查验前在自家掘地三尺,焚烧任何可能惹火的文书,而失智的疯人,连带他们的家属,都成了乾隆用来烘托恐怖气氛的殉葬品。在大兴文字狱的34年间,乾隆皇帝对每一件文字大案“事必躬亲”,犯人的生死也常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因为过于“杯弓蛇影”的心态,大多数的“文字狱”案件都以“永除后患”的灭门判决收场。
  但似乎也有例外。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皇帝出巡,一个年轻人献给皇帝一本自己写的书,是以《易》解《诗》,可谓正好撞在了大兴文字狱的枪口之上。
  但仔细盘问下来,这位名叫冯起炎的秀才,如此大胆的原因竟然是为了爱情。他家境贫困,又爱上了自家的两位表妹,想都娶来为妻。自己没有能力,科举又落败,便想出奇招,要献书给皇帝,让皇帝为自己赐婚。
  面对这荒唐的行为,乾隆罕见地没有杀头、灭门,而是将冯起炎发配到北大荒了事。
  这看起来难得的“网开一面”,实际上也不过是乾隆皇帝对文字狱“实施效果”构想中的一部分。为了爱情献词的冯起炎对政治没有任何企图,那么哪怕他将文字主动呈于御前,也可以放他一条生路。
  在精心营造的、阴晴不定的恐怖气氛中,皇帝想让惊惧的官员、百姓明白:安安分分过日子就行。无论你是否读书识字、家中藏书几何,无论是真心谏言还是觊觎皇位,如果想要活下去,就要学会沉默。

无菌“盛世”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年初,河南光州的祝万青被人举报,说他家的祠堂所悬对联有大逆不道的严重问题。
  对联为“吾祖吾宗,贻厥孙谋;若裔若子,增其式廓”,匾额则是“豆登常新”。举报者认为,这样气势恢宏的文字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平民百姓用在自家的祠堂,就是绝对的僭越。
  虽然这指控今日看来足够荒唐,但如果祝万青会因这一举报家破人亡,也绝不会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从文字狱开始至今,荒唐的冤狱、匪夷所思的戏码几乎天天上演。地方官更是不敢怠慢,将此案列为大案火速上报,等待祝氏的“斩立决”和对他们明察秋毫的嘉奖。
  但这一次,皇帝没有批复想象中的结果。令人意外地,乾隆训斥了上报的官员,说这是明显的诬告,百姓自家的祠堂对联匾额常常都是乱凑字句,文理不通,根本称不上什么大逆不道,如此“吹求字句”,就是助长了刁蛮之风。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讲述了清朝乾隆执政年间的故事

  掘地三尺也要“吹求字句”的皇帝停下了杀戮的手,通过祝万青一案及此后的《慎余堂集》案,他向文武百官及百姓们传达“文字狱即将谢幕”的信号,促使各级官员逐渐放弃对文字的吹毛求疵。乾隆四十八年之后,文字狱稀稀落落,冤假错案显著减少,乾隆五十年后,随着《奈何吟》一案的审结,34年的腥风血雨终于落幕。
  迟到的宽容降临了—或者说,是皇帝尝到了胜利的果实,“鸣金收兵”了。
  从“五不解,十大过”开始的这34年文字狱运动,以极端恐怖的手段,将一切可能危及统治,甚至仅仅只是忧心政治的思想扼杀在摇篮里。
  以鲜血、以生命、以熊熊大火,乾隆完成了一次全社会范围内的“无菌处理”活动。有头脑、有政治抱负,甚至只是热爱遣词造句的人,都已经尸骨无存、后继无人;毫无标准、生死一念的各类惨绝大案,禁锢了所有还活着的人,他们不发一言,谨小慎微地藏起自己,只求苟活;至于那些更好对付的禁书、禁文,也早已付之一炬,成为历史的灰尘。
掘地三尺也要“吹求字句”的皇帝停下了杀戮的手,通过祝万青一案及此后的《慎余堂集》案,他向文武百官及百姓们传达“文字狱即将谢幕”的信号,促使各级官员逐渐放弃对文字的吹毛求疵。

  一切看来如此圣洁、干净,令人满意:乾隆用自己阴晴不定的恐怖文字狱,为这“盛世”加上了一层无菌的外衣—它没有、也不可能再敢生长出任何居心叵测的杂质。
  只是乾隆忘记了,无菌的身体才是最容易被入侵的病躯,没有任何“细菌”存在着的国家社会,终究是大厦将倾。
  文字狱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文化损失,而更惨重深远的影响,是乾隆皇帝消灭了“细菌”,也打断了士人的脊梁。
  历代以来,士人“守护社会良心”“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作用和位置、尊严与功名的想法在这里破灭了。乾隆的恐怖文字狱要求读书人们低下高瞻远瞩的头颅、弓起承担国运的脊梁,“著書只为稻粱谋”,只专注而短视地“活着”,抽空他们的灵魂,模糊他们的位置,让他们除了遵守皇帝谕旨和尽力敛财之外,再无其他的想象。
  一个“一尘不染”,又失去脊梁支撑的庞大躯体,如何在风云变幻中拥有抵抗力?
  乾隆之后的中国,农民起义、外敌入侵纷至沓来。“无菌”朝代之后,清王朝彻底病入膏肓。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乾隆苦心经营、自以为无懈可击的政权,进入了耻辱的尾声。
其他文献
麦田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到湖南省安化县马路镇湖南坡完全小学捐赠募集来的图书  很多民间NGO规模都不大,办公室安置在某栋居民楼里。  外面看不出什么,打开门却别有洞天。倒不是内装有多豪华,是聚在一起的那群人,他们纯粹、聪明而且可爱。  中国的公益行业在这些年里已经起步得很好了,但身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国、一个巨变的时代,NGO工作者们也还在不断探索和成长中。  选择投身公益领域的年轻人
当地时间9月27日午夜,美国地方法院作出裁决,暂缓白宫针对TikTok的“封杀令”。该项裁决,系美国法院第二次给白宫8月6日针对TikTok的行政令判“缓刑”。  特朗普政府屡屡针对中国商业公司下达“封杀令”,亲身下場主导商业谈判,甚至要求从中分一杯羹,其数字霸权野心一览无遗。TikTok全球化命途多舛,也喻示了硅谷的右转和新自由主义的退潮。白宫干涉TikTok谈判  据美媒报道,早在美国外国投资
8月28日,希腊海军“超级生命”级快速导弹巡逻艇P71 Ritsos在卡斯特洛里佐岛巡逻。该岛屿位于希腊东南部最远处,距土耳其大陆仅两公里  东地中海,如今成了中原之鹿、九州之鼎。美国、欧盟、俄罗斯都想盡可能地分走一杯羹。  随着勘探技术不断发展,东地中海地区的黎凡特盆地、尼罗河三角洲盆地,不断发现大型及特大型油气田。由于储量惊人,不少人认为这是继“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又一冲击石油天然气行业乃至
《将军族》  由理想国推出的台湾文学家、思想家陈映真的小说全集,今年首次在中国大陆完整出版,分为《将军族》《夜行货车》《赵南栋》三册,收录了陈映真从1959—2001年创作的37部中短篇小说。笔者要推荐的是这本收录了他早年作品的《将军族》。  不像他中后期的作品带有强烈批判跨国资本主义和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的色彩,陈映真早期的作品带有一点忧悒、朦胧,甚至是文青的感觉,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且充满人道关怀。
据斯里兰卡教育部网站2017年10月9日消息,在教育部长阿基拉(Akila Viraj Kariyawasam)的指导下,斯里兰卡于日前开始启动覆盖全国所有5~19岁在校儿童的保险计划。该保险计划是在“讓我们永远保护我们的孩子”的主题下推出的,被命名为“Suraksha学生保险”。  斯里兰卡约有450万的5~19岁的在校儿童,分散在共计11242所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以及修道院学校中,他
阿姆斯特丹当地时间2月20日,第6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提名名单揭晓。  自1988年,新华社记者杨绍明凭《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得第31届“荷赛”奖以来,历届“荷赛”都有中国摄影师身影。今年这一届没有中国摄影师获奖,也没有中国题材。  “荷赛”的官网上,标注着比赛的价值取向:精度、公平、公正、尊重、透明、问责。我们争取平等和多样性。我们不歧视任何年龄、性别、种族或民族血统、宗教和性
维舟 资深媒体人  自从微信流行之后,我就被拉入了好几个“乡贤”群里。在这里,除了分享老家的美景与新闻之外,最容易引起热议的话题,便是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老家崇明是个岛,因而相比他处更了解“要想富,先修路”这一道理,因为交通瓶頸摆明了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虽然总算已有了一个过江通道,但这倒不如说仅是一根窄窄的输液管,仍然远未达到物畅其流的程度,如何再多开通道也就成了全岛七十万人翘首以盼已久
评《南风窗》2019年第16期封面报道《文明冲突论批判》  尽管美国知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国际关系学上的经典著作,但在中美贸易摩擦激烈的当下,它被赋予了某种别样的色彩。不可否认,文明冲突论在解释冷战后的世界秩序时,一度发挥过重要作用,当福山眼中的“历史的终结”最终被证明“没有终结”后,文化而非意识形态的冲突,似乎成了当今世界的重要命题。  但是,学术理论一旦被纳入现
事情,就是那样发生的。  林茗躺平了,手背上事先插入的针头,此时连上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医生摆弄着她的双手、头,准备就绪,她被推进那台巨大的机器。此时她脑子依然空白,全程恍惚。  尽管隔着降噪耳机,她依然能感受到,那机器发出的巨大声响,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嗡嗡嗡嗡,快把她脑袋撕裂。那声音一会儿钝重,一会儿尖利,是现代高科技特有那种金属碰撞声,又有点像来自远古的巫师作法时的粗糙乐器。  她开始想,自
东北经济增速全国倒数,而前不久,东北又拿了个不好的“第一名”。在今年如火如荼的地方债发行大潮中,东北第一经济大省辽宁碰到了近4年来中国地方债发行的首次流标。  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流标或为地方政府财政存款分配让银行“不满意”导致,这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技术问题”,无须过度解读。  但换个角度看,这次流标却可以看作是中国地方债发行市场化的一次起步。随着万亿债务置换的进行,市场地方债券体量迅速膨胀,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