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化理解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尝试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从而拓展文化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教师如果要发展高中学生的文化能力,就要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感受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穿插经典故事,感受文化


  教师可以采用文化渗透的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化,引领学生形成价值取向和文化定位。教师可以从文章中寻找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然后将经典的故事穿插到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分析故事中展现出的文化信息,并积淀文化修养,进而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力。
  学习《指南录后序》时,教师可以穿插经典故事,让学生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感受其正气。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文天祥被元军捉拿后发生的故事,从文天祥的身上能看到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誓死卫国的牺牲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歌,并给学生介绍文天祥诗歌中所引用的典故,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其爱国情怀。
  有趣的故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能减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学生可以根据经典故事采用顺藤摸瓜的方式分析,从中感悟到文化韵味,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组织实践活动,研读文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感悟文化;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与文化的契合点,然后设计一些相关实践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为真切地感受文化,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专项探究。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实践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其中的文化。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编写剧本前提出一些和文化有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可以提出问题:“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那么以和为贵这种传统文化是否意味着要处处忍让呢?你觉得蔺相如对待廉颇的态度是否體现了以和为贵呢?”教师还可将问题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和为贵的这种思想,在现代的中国是否已经过时了呢?我们要如何继承古人的优秀文化呢?”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剧本改编,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展开文化探究,并将自己对文化的感悟融合到小品剧中。
  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丰富的人文内涵,并感受到文化对于自己精神领域的影响。通过细腻而扎实的文化实践活动,学生能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文化追踪活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让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开启学科整合,体验文化


  学科整合是一种能发展学生文化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基础,让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文章,尝试从不同的角度鉴赏文化,进而发展自己的文化判断力。文化判断力的提高,能促使学生从各种不同的学科入手获得文化背景、文化资源,并对这些文化信息进行修整和总结,从而更深刻地体验文化。
  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展开学科整合活动,融合有关历史、影视方面的知识,对课文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学生可以先阅读相关的历史作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充分理解;然后还可以观看一些和《鸿门宴》有关的影视作品,了解现代人对于该历史事件的理解。通过学科整合,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司马迁的英雄观,对英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重教学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能采用学科整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尝试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文化信息,学生就能更深入地分析、领会文化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爱国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能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文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从文化层面与文本对话,提高文化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浙江省台州市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界广为关注与讨论的话题.由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时
主题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大量阅读同主题的文章,进而展开系统知识建构和思维重组,构筑起立体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主题阅读活动时,如果能设计一些和民风民俗有关的主题阅读活动,则能促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一、品读细节,感悟丰富内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民风民俗类主题的文章展开深入阅读,重点品
期刊
本文主要以解读高中小说阅读的知识教学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中小说阅读现状为主要依据,从注重人物和环境关系的教学、注重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关系的教学、挑选合
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它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细节描写。根据细节描写的相关含义,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肖像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主要出现在记人的散文或小说中用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例如,小说《孔乙己》对孔乙己进行描述时,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生“无话可说”、“思想贫血”的写作现状,联系近年来高考作文考查方向,提出了将时评引入写作教学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对策.结合写作教学实际,从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一项全面发展身心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强健孩子的身体,而且能把孩子的性格引向外向。小学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身体健康的定型阶段,在这
“阅读是为了活着.”——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开篇引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rn“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
期刊
根据人教版教材采用的“主题单元”编写体系,尝试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那些散乱的材料整合成一个“集成块”,从而构建课内外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这一新的教学资源成为教育时代的新潮流,微课的研究者们积极响应“微”理念号召,开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微课”。然而微课中教师生本理念不足、微课概念不清以及微课设计的技术难度和微课新颖度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微课的实际使用效能。如何提高微课开发质量,让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饶有兴味,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微课开发中,语文教师可从生本出发,让生本教育意识在微课的建构中始终“潜”行,
期刊
农村学校作文教学观念滞后,启蒙不当,阅读面窄,批阅刁钻,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熏陶.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作文教学;做好学生语言的训练以及观察事物、分折事物的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