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受美学下新世纪诗歌的发展趋向

来源 :芒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是研究文学的一种特殊角度,认为一部作品没有经过读者的接受阅读与加工就只是半成品,不具备作品完整的审美属性。接受美学从受众出发,强调读者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读者审美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诗歌原有写作特征,从接受角度对新世纪诗歌在网络视域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第二部分从接受学角度探讨新世纪诗歌在网络传播影响下出现的新的特质及其具体的表现。第三部分从接受角度对新世纪诗歌未来发展道路下网络传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Accepting aesthetics is a special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a work without the reader’s reading and processing is only a semi-finished product, do not have the complete aesthetic properties of the work. Accepting aesthetics embarks from the audien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eader in the creation,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readers’ aesthet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original writing features of poe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of poetry in the new centur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anc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The second part probes into the new traits and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new century poe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disse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venes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entury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ance.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种种困境。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投入
君子是炎黄子孙共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是绵延至今的一种人格追求和论人标准,既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传统文化中应该弘扬光大的精华部分。在《论语》中,孔子及弟子在传统
问题导学法主要通过设立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高效教学方法.而且这一教学方式凸显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对初中数学教学起着积极的作
藤泽周平(1927—1997)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之一,其小说以时代小说为形式,蕴含了深刻的文学内涵,是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相融合的典范。在日本国内,尤其是近十年来,无论从研究数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公务员承担的是国家的行政管理的职能,公务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对政府整体的决策水平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但是在这同时也引发出了严重的环境灾难。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能够提高环境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