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迫不得已玩“矫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玉祥是近代军人中的怪杰。在当时的军界,人们对他的评价呈正反两极:扬之者说他好得不得了;抑之者则说他是倒戈将军、伪君子——别的不讲,一个“矫情”就让人受不了。
  是的,搜一搜有关冯玉祥的老照片,此公几乎都是穿着大兵的军装,皱皱巴巴,鼓鼓囊囊。1927年,蒋介石要跟他见面,开徐州会议。为了拉拢这位实力派,蒋介石派仪仗队隆重迎接,等了半天却没接到。最后冯玉祥从士兵的闷罐车上下来了,穿着一身大兵服装,跟穿着笔挺将校服的蒋介石合影,还面带憨笑。
  跟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第一次见面,冯玉祥也是一副大兵的打扮。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的夫人回忆说,即使参加有外宾的聚会,冯玉祥也是一身粗布大兵服,害得她都不好意思。有贵客请冯玉祥去八大胡同打茶围,他还是这身行头,胡同的莺莺燕燕都烦他。
  冯玉祥无论官多大,都跟士兵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全旅将近万人,大部分士兵的小名,他都叫得出。他的兵都是他从农村一个个招来的——已经是民国了,头上没辫子、手上没老茧的,绝对不要。就算做了陆军检阅使,官拜陆军上将,他还能跟士兵一起抬土筐。
  冯玉祥为何要如此矫情呢?原来冯玉祥是北洋系第二代,没进过军校,纯粹是从大兵一点点爬上来的。北洋系第二代的杰出者都比较会带兵,如吴佩孚、孙传芳和他。会带兵的人,都不会跟士兵太隔阂,所以,这几位都比较俭朴,不怎么贪,有了钱就扩军、买武器,训练时身先士卒。只是,孙传芳是日本士官生,吴佩孚也是北洋系统军校毕业的,两人都有靠山,也有自己的人脉网络,而冯玉祥则既没有靠山,也缺乏人脉。
  没有地盘、没有靠山的小军阀,全靠自己打拼,凭什么立足?就是他的军队。能做到跟士兵混得跟亲兄弟似的,成天穿着将校呢大衣肯定是不行的。1917年,他被撤掉旅长职务,他的第16混成旅,除了他谁也不接受,换谁都上不了任。等到张勋闹复辟,段祺瑞只好让冯玉祥官复原职,带兵讨伐复辟。此后,段祺瑞对南方用兵,调他上前线。他走到武穴,居然通电要和平。这回,段祺瑞不敢贸然撤他了,一边武力威胁,一边派人说和,最后还给了他一个湘西镇守使。即使后来他没了河南的地盘,也没有人敢轻易动他,还得给他点钱养兵。否则,两万多人拼命,谁也受不了。
  在军阀混战中,冯玉祥没有被吞掉,也没有被撤掉,靠的就是他和他的士兵混为一体,像铁桶一样,别的势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种关系。要想搞掉他,就得跟这个接近师规模的旅玩命。没有事关性命的事儿,谁肯冒这个风险呢?所以,冯玉祥能存活下来,必须比吴佩孚跟士兵混得还要熟,彼此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前提就是他不能端将军的架子,要让士兵觉得他们的头儿是自己人。就这一点而言,生活的简朴是必需的。
  不仅如此,冯玉祥部队的軍官,哪怕是最高层的人,都是他从小兵带出来的,一个军校毕业生都没有。冯玉祥对这些人像家人一样,好的时候掏心窝子,犯了错,哪怕你当到师长、旅长,也一样军棍伺候。他的高级将领韩复榘等人都挨过他的军棍,不过他打完之后,该委以重任的还委以重任。
  只是,这样的带兵方法用在一个旅或一个师的规模尚可,一旦军队规模扩大,像北伐之后冯玉祥要带几十万人,就根本顾不过来了。那些已成为方面大员的高级将领,不能忍受冯玉祥动辄军棍伺候的管教,更受不了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于是,一旦形势不好,他们就都散了。
  编辑/冰如
其他文献
@百家讲坛雜志官方微博 康有为曾到德国考察,发现那里的饮酒风俗很独特——在餐厅里不喝酒反而要多收一马克。于是,康有为也开始喝啤酒,后来还喝上了瘾。  @apple_pid 为了省这一点儿钱,康有为也是拼了!  @Google你的美 他应该庆幸——幸好当时酒后骑马不会被拘留。  @叁缕大夫 很想知道他这一马克最后用来干什么了……  @百家讲坛杂志官方微博 雍正是真正的“颜控”,任命官员主要看眼、看脸
“中国第一狗仔”卓伟曝光过太多明星的隐私,众多明星被他盯上后身败名裂,为何没人敢“收拾”他?因为作为资深媒体人,卓伟爆料的尺度并没有超出法律规定,同时很讲究技术性。比如“刘郎已恨晴川远,一入孤峰春梦残”,他说某明星夫妇离婚了吗?明明没有提,所以若以造谣、侵犯名誉权等理由来起诉他多半是行不通的。其实明星和卓伟也是各取所需。明星需要曝光度,想想那么多明星明知道可能被偷拍却不拉窗帘就能猜到点儿什么:明星
唐朝百年国耻  晚唐名将张议潮出生在西北重镇沙洲(今甘肃敦煌),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张议潮生在了富贵窝里。  在唐朝最风华灿烂的年代里,包括沙洲在内的河西十一州是唐朝版图上最璀璨的明珠。此地是河西走廊要冲,连接着东西方世界的贸易,其富庶和繁荣冠绝天下。可惜,张议潮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候。在他出生以前,这只臂膀早已被唐朝的宿敌—吐蕃砍断了。  趁着安史之乱时,昔日驻扎在河西重地的唐军陆续被调回中原平
南丁格尔出生于19世纪英国一个富裕的上流社会家庭。在她生活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愿意做护士。但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当一名护士(相关故事请参阅本刊2017年第四期),并将自己所学的统计学应用到医学当中,不仅拯救了众多英国战士的生命,也为自己的护士梦打开了一扇门。  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受伤士兵的状况不容乐观,南丁格尔知道后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奔赴前线。前线的情况令南丁
景定二年(1861年),宋理宗独女周汉国公主要结婚了,宋理宗特批要在皇宫附近给公主另建一座府邸,作为驸马府。负责这项工程的是总管大太监董宋臣。  接到任务后,董宋臣头都大了一要建驸马府就必须搞大规模拆迁,普通百姓还好说,关键是这里住着一位太学生方大道。太学生虽然不是朝廷正式官员,但也是有背景、有学问的主,不好惹。不过,不好惹也得去“惹”,董宋臣决定硬着头皮去做方大道的思想工作。  当然,董宋臣上门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由于损害了反对禁烟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其姻亲直隶总督琦善等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地配合英国侵略者,终于成功地把林则徐撤职并发配新疆。主张禁烟的代表人物、军机大臣王鼎一再向道光保奏林则徐无罪,要道光重新起用林则徐。  穆彰阿害怕道光听信了王鼎的话,就借王鼎偶感风寒之机,让琦善以探病为由,劝阻王鼎。这天晚上,琦善来到王鼎府上,王鼎正在书房写保林则徐的奏章,极不情愿地接见了他。不用说
影视剧中的黄飞鸿是正义的化身,是除暴安良的代名词。他那无人能敌的功夫,经常引得人们啧啧称奇。然而,历史中的黄飞鸿果真如此厉害吗?  在一百多年前,黄飞鸿只不过是佛山街头一个默默无闻的卖艺人,而且他的武功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能以一当十,更不像银幕中那样无所不胜。有资料记载,黄飞鸿曾好几次打抱不平都寡不敌众。  据黄飞鸿的第四任夫人回忆,黄飞鸿平生绝技有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等。他所练就的所有武功,
亲爱的小读者:  我们的肚子和脑子都需要吃东西。可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人喂肚子的时候,喜欢抓大的吃,比如,大个儿的“巨无霸”,大个儿的烤鸡翅;喂脑子的时候,喜欢抓小的“吃”,比如,薄薄的小册子,短短的小文章,最好只是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难道是肚子喜欢吃大的,脑子喜欢吃小的吗?根本不是,而是懒惰心理在作怪。这样吃下去,你将撑出一个肥肚皮,饿出一个瘪脑子。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长
李鸿章签订完《马关条约》从日本回到北京不久,光绪帝就召见了他。短暂寒暄后,光绪帝劈头盖脸地指责起了李鸿章,斥责他身为重臣却把台湾拱手相让,失民心,伤国体。李鸿章只能唯唯称罪。后来,他躲进借住的贤良寺闭门不出,门生故吏纷纷离他而去。  李鸿章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不断反问:伊藤博文究竟在哪里赢了我?我可以向他学习什么?  伊藤博文早年游历西方的事情此时一幕幕在李鸿章的脑海中回放—
为了实现齐桓公的霸主伟业,齐相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理念。之所以要先“尊王”是因为当时的周王实在太不受诸侯尊重了,而他不受尊重的最直接原因是他实在太穷了。  要想实现“尊王”的目标,首先要帮周王脱贫致富。管仲发现,虽然周王要钱没钱要势没势,但有一样重要资产——名分,于是决定将名分这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兑现成钱。  如何把名分变成钱呢?管仲经过一番谋划很快找到了一种神奇的媒介:菁茅。这种茅草只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