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生理参数异常分布用于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生理检查。记录肢体两侧、上下肢及远近端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F波潜伏期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分别为18.3%、6.2%和5.3%,合计29.8%;F波出现率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分别为9.3%、9.8%和15.6%,合计66.9%。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为57.5%,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为7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4,P〈0.05)。双侧胫神经检测显示轻、中、重型患者H-反射异常率分别为78.0%、80.9%和100.0%,三者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1.47,P〉0.05)。近端和远端运动神经重度受损率分别为48.3%和74.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6,P〈0.05)。上肢近端神经重度受损率为51.4%,显著低于上肢远端的71.6%,下肢近端神经重度受损率为44.2%,显著低于下肢远端的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86、12.43,均P〈0.05)。结论电生理参数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准确反应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