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融合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w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理地选择优秀的流行音乐纳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让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教学的有益补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课堂 有效融合 必然性 策略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是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
  一、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必然性
  笔者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二十多年的实践看出,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渴望流行音乐的愿望在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尤为强烈。
  上戏曲单元时,学生表现出的失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让笔者觉得实在无奈。临时增加一个环节,补充欣赏一段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同学们原本低落的情绪,一下子抖擞起来。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和对传统音乐的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后,笔者反思,这不是把流行音乐融入课堂的一个很好例子吗?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不能尝试把好的流行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鉴赏?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雅俗共赏”是音乐欣赏课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学生缺乏相应的音乐素养和涵养前提下,一些高雅的艺术,对于学生而言,必定是“曲高和寡”;其次,当下流行音乐泥沙俱下,诸多流行音乐作品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状。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把符合学生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得以欣赏到真正的“雅俗共赏”的音乐。
  从教材的角度而言,2002人音版中学音乐教材,仍然秉持着以音乐知识为中心思路,音乐作品大都以艺术歌曲、传统作品或思想内涵较深的古典音乐为主,几乎很少涉及到通俗流行音乐,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2012新版的中学音乐教材,收录了一大批的流行音乐作品。以七年级为例,如《故乡的云》《红旗飘飘》《天边》《国家》等。这说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可行的,作为教师更要正确认识和选择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如何巧妙地与初中音乐课堂进行融合,笔者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谈以下几个观点:
  二、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1、每课一歌,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调味品”
  笔者认为凡是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清新优雅、不拘一格的作品都可以作为补充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欣赏或教唱。但不能让流行音乐独占我们的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笔者尝试每节课前5分钟,安排一位学生演唱并介绍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分析作品的相关知识。一学期内,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中带乐,流行音乐俨然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2、玩中深入,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催化剂”
  (1)催化相关音乐知识的生成
  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是单纯的将某些流行歌曲拿到课堂上来演唱演奏。教师要紧紧围绕作品本身的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曲式、演唱形式、旋律线、伴奏音型、演唱方法等。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催化演唱能力的提升
  如流行音乐中越来越多的组合运用RAP,这种流行于欧美的“说唱”音乐,节奏感鲜明、演唱风格独特富有韵味,在学生中深受欢迎。而近乎于“说歌词”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觉得很好玩,但对于流行音乐中的RAP,其实学生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在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RAP的资料、它的演变历史和产生背景,并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RAP”PK大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学习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比赛之前,老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修改,并配以电子琴内存固定节奏予以伴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RAP”的魅力。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指导学生假声和气声的运用、歌唱时气息的支持、演唱姿势的把握等。总之,要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催化剂”,这正是在倡导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强调音乐实践”的理念。
  3、资源整合,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万花筒”
  至于欣赏教学,流行音乐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现成的教材需要及时进行整合,“开心学习”是学习音乐的前提。以人音版教材为例,如:选录了刀郎的《新疆好》《在那遥远的地方》《敖包相会》;选录了韩红的《天路》《青藏高原》、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成龙的《国家》《生死不离》和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作为补充欣赏。以上的作品不仅优美动听、积极向上,而且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用心感受,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作为流行歌曲情感载体之一的歌词,一直以来,总有人认为它是庸俗的代名词:除了“情”就是“爱”。不可否认,流行歌曲歌词很多不太讲究规范性,但也不能排除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歌曲体现中国文学之美的作品。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整首歌词充满一种古典的韵味,意向的选用更多受到了古代诗词的影响。在欣赏过程中,穿插对文学的创作手法讲解,让学生用心感受作品的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又如老狼的《同桌的你》歌词先回忆如烟往事:“你以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在欣赏优美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出发,体会主人公对同桌的浓浓关爱又蕴涵着淡淡的惆怅,“索其语气、思其画面、寻其意味、察其情志”,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5、唱中激情,让流行音乐成为情感渗透的“磁力场”
  (1)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志琼博士指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都渗透着感恩教育。如在“三八节”这周音乐课中,给学生补充欣赏了几首课外音乐作品《烛光里的妈妈》《飞来的花瓣》《天亮了》,通过欣赏、演唱,唤起自己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回报妈妈那种真挚的情感。
  (2)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中国心》《大中国》《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中国人》等,这些耳熟能详通俗流行音乐作品,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代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弱关系着中华民族的走向和兴衰。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性爱国,要教育学生懂得和平时代应该如何爱国、怎样爱国,让学生懂得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
  勵志教育是以教育激励为手段的信念教育,在流行音乐中体现这方面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如在教唱《青春舞曲》这节课后,给学生补充欣赏几首励志歌曲《怒放的生命》《隐形的翅膀》《飞得更高》起到很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摘 要:《苏伊士之东》是英国作家毛姆写的一部中国题材的戏剧,他在作品里塑造了一个正直、勇敢、理性、漂亮的英国青年绅士,他迷恋中英混血女子黛西身上的东方特质,又对其他中国人怀着偏见与敌视,鄙视中国的宗教文化,这样的矛盾态度,反映了毛姆对当时中国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苏伊士之东》;哈里;形象解读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
4月28日,“红安源杯”2010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在江西省萍乡市五洲花园酒店落幕。最终河北金环钢构队(苗利明、申鹏、陆伟韬、王瑞祥)以6胜1和积13分的不败战绩勇夺第一。文竹统帅的湖南九华队4胜3和积11分获得第二。河北、湖南成功升入2011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女团方面,北京威凯体育象棋队以5胜1和1负积11分的优异战绩获得冠军,这是北京女队继1984年之后,时隔26年第二度加冕女团桂冠。云南队
目的通过测定体外培养的正常SD大鼠和慢性前列腺炎SD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来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平滑肌细胞与正常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差异及其意义,从而探讨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大鼠等分为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取10只正常SD大鼠进行前列腺蛋白的提取纯化,分别于第0、30 d对炎症组每只大鼠进行皮内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和
短文改错是考查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一个方面。短文改错主要涉及语法和词的用法,而且往往是在写作时容易犯的语法错误和用词错误。换句话说,短文改错考查的是学生用中文思维学习英语时容易犯的语法和用词错误。而且根据近年来高考中各题难度测试数据来看,短文改错一直是高考全卷中难度较大的一题。  一、短文改错题的误区  在短文改错中,我们除了掌握考点和解题技巧外,以下误区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只有真正走出误区,才
摘 要:《桃姐》是许鞍华指导的一部文艺片,叙述的是照顾了罗杰家四代的保姆桃姐,在晚年中风住到养老院后又得到罗杰照顾的温情故事。因为拍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养老院,所以影片也映射出许多关于养老的问题以及作者对老龄化问题的担忧。中国老龄化的问题逐年加深,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1.4%。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影片内容、影片映射出来的问题,归纳出影片带给我们的一些关于养老问
英语教学费时多而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应该说,无效劳动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无效劳动,是指在学生懂得地方不厌其烦的讲,而学生不懂得却没时间讲了。因此,教师应讲在应讲之时,练在值得练之处。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加以理解,用自己的话,有重点、有条理、无语法错误的叙述出来。课文复述是提高课文教学质量,增强学言实  践的有效形式。  一、课文复述的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