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而由于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通常都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如果教师能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79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可以看出,古代教育已对诗词相当重视。而当下,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再局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古诗词,还要求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重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审美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素养。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适当改进,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翻译,学生在讲台下做笔记,课下则拿着课本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且无法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提倡学生对古诗词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让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作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
  一、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
  近年来,虽然高中语文教学的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法的根深蒂固,古诗词教学的“世袭领地”依然稳固,呈现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当下,古诗词课堂教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以教代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基于功利的目的,教师往往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指导古诗词教学。为了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把握考点,教师们“稳扎稳打”,捧着“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标准,以课堂和讲解为主,带着学生逐字逐句解析,妄图面面俱到地把所有一切教给学生,让学生把考点掌握得滚瓜烂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本来好好的一堂古诗词鉴赏课却变成了单一、枯燥的古汉语教学,使古诗词的深美意境丧失殆尽,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可言。这种“以教代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起来很痛苦,教师教起来也十分辛苦。其二,以一元解释代替多视角解读。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诗词内涵的多元性与意境的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诗词的内涵,体验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提倡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创造性地构建诗词意义,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鉴赏的独立性,倡导学生对古诗词个体心灵感应的解读。”然而,在一些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却相距较远,他们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与万能模版,根本不给学生自己思考与赏析的机会,只要学生的见解与标准答案有所出入,就一棒子打死,认为就是错误的,甚至全面否定学生的个人见解,这种情况下,学生手里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权,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师生对话以及感情交流的过程,而是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问题,学生背记问题的过程,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呆板、僵硬,毫无生气,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作性,使最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古诗词失去了其特有的意境与魅力,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古诗词教学的一次失败。其三,以物替人。这种现状指的是教师在日常备课中,教材备得多,教法备得少,那学生备得就更少了,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同一位教师教授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往往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被高估了就是被低估了,其结果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二、更新教学理念,找对诗词教学的方向
  在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下,教师不再只是相关知识的传授者,不再只是古诗词内涵、意境、思想意义以及艺术特色的权威发布者,也不再只是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成败的评判者。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赏析过程中“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只有人们自愿的事才能做好”。所以,要学好古诗词,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古诗词学习成为学生“自愿的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提问、多探讨,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摒弃一元阐释的观点,积极肯定学生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从多个的方向赏析诗词。
  三、推开古诗词鉴赏之窗
  新课改以来,教育部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这从教材的编写就可以看出,必修课本中共计26篇古诗词,另外还开设了两门诗词选修课——《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然而,事实上,当前的教育中,对古诗词教育的重视与学生一上古诗词欣赏课就头痛的矛盾突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别样的诗词鉴赏教学形式。
  1.“歌”以咏志形式。创设诗词意境,配乐吟唱的形式非常适用古诗词的鉴赏,因为一来古词在古代又叫“曲子词”,诗词在古代往往是配以优美旋律由歌女吟唱出来,供文人骚客赏析、评论,这样的古诗词不仅有意境的美,还有着错落的节奏美。二来古诗词与现代歌词有着相似的特点,于是当今乐坛就出现了以古诗词为歌词的乐曲,而且很受社会欢迎,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此外,还因为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可以引发人们共同的情感,对古诗词配以动情的旋律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2.拓诗变文。诗词是浓缩的艺术,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中深远、优美的意境及言外之意,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拓展和领悟,就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隐含的意义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抒情诗词改写成散文,将叙事诗改写成剧本,并组织学生排演,经过学生们的自主参与,定能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及意境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诵读诗词。诗词重在诵读,在反复吟咏过程中可以领会诗词的深刻内涵,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及意境,同时还可以体会和欣赏古诗词的外在的形式美和蕴含的音乐美及节奏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点明了诵读诗词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尝试举办“诗词朗诵比赛”的活动来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说出自己对诗词的体会和理解,教师加以点评和指导。通过诗词诵读比赛,学生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学生领略诗香词韵。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们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激活诗词鉴赏课,让课堂不再沉闷枯燥,让学习不再头痛、倦怠。诗词鉴赏的山阴道上风光秀丽,教师们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撷诗苑的奇葩。
其他文献
一、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音乐课堂中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才能够使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而我国的民族音乐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许多文化在民族音乐中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民族意识,同时能够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2.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位产科医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卡片,从上面的文字看,这是一张某品牌奶粉消费者联系卡,医生拿起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而后嘱咐边上坐着的一位孕妇,一定要拿着这张卡,并按上面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进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一些意见: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10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堂上多让学生数一数小棒,数一数图片,数一数手指,帮助学生强化数感。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帮助学生
【摘 要】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英语的教育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所以,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文中研究了怎样借助转变英语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从而让他们在毕业之后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 英语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运用递归算法编写的递归程序运行机理较为复杂,递归程序的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探讨一下递归算法的基本原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信息化时代不断飞跃的今天,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使得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变得兴趣化.对于现如今的教育体系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英语作为一门高职教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英
本文从利益重合与利益冲突的两个层面来分别考察其各自在政策执行中所起的作用 ,并以此揭示了政策执行滞变问题的主要发生机理和关键解决路径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