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物理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弱势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类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其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主要围绕“弱势学生”的激励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弱势学生;激励策略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偏向于学优生,这使得班级中的“弱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这种做法与我国教育部所提出的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倡导相背离。大部分的弱势学生都缺乏学习积极性,这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围绕弱势学生的激励策略进行探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更关注学优生,无论是课堂的提问,还是课后的辅导等,教师更倾向于学优生,这挫伤了部分弱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更习惯于运用板书式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记录,这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再加上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非常的复杂、抽象,这使得一些学生畏惧物理学科,难以对该学科产生兴趣。
  二、 关于弱势学生的激励策略分析
  由于弱势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再加上教师的长期忽视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导致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的物理成绩变得越来越不理想,进而变得畏惧物理学科、讨厌物理学科。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重视对弱势学生的激励,要让他们热爱物理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以情动人,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由于成绩较差,许多弱势学生都会畏惧教师,会与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学生内心还是希望获得教师的关注,也希望教师能够向对待学优生一样对待自己。故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一视同仁,一方面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要充当学生朋友的角色。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耐心传授知识,不能够因为讲解了几遍而不耐烦,要认识到弱势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讲授。另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更加的密切,那么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加的认可,从而愿意学习教师所教授的学科。
  (二) 以趣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学科的内在动力,弱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之所以难以得到提升,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弱势学生的激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1)让弱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一个“弱势学生”都渴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因为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较差,所以经常受到失败的打击,久而久之就变得非常的自卑。为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为这类学生群体设置分级目标,也就是将学习内容进行划分,先学习简单的物理知识,然后逐渐深入,慢慢地接触较难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之时,教师可以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目标:第一,物理现象、第二,物理规律、第三,应用规律,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掌握学习目标,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2)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物理这门学科较为抽象、复杂,所以困扰了不少学生的学习,使得一些学生畏惧这门学科。其实,物理这门学科有着较强的趣味性,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述,导致物理学科趣味性的特点没有得到体现,影响了不少学生的学习。为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弱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来引出下文,使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之中。例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讲述阿基米德是如何发现浮力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们就会对浮力的公式学习产生兴趣。另外,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之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浮力”以及“杠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弱势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之中,以及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 创新教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弱势学生之所以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与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讨,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又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动画视频展现到学生的眼前,那么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采用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在声现象教学中,可以让一些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声现象,一些学生对声音的特性或者是声的有效利用进行课前预习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则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作业,如:声现象和光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而对学生物理知识层面进行拓展和延伸。
  综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挫伤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让弱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來,学生就会体验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新荣.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西藏教育,2018(06):16-18.
  [2]王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2):23.
  [3]沈鹏.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激励性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05):12.
  作者简介:
  郑小惠,福建省龙海市,长边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力学知识内容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研究问题的角度,探究问题的过程极大程度的反映了物理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生在学习力学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知识同时能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而受力分析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中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其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本文就将从受力分析入手研究一些常见初中力学习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摘 要: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厌学、畏学、被动学习、机械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学生没有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较少。课堂是活泼、生动、旺盛的,其乐趣无穷,不时地产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在积极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是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本文旨在探究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学方式,分析探究式教
摘 要:控制变量法作为一种物理研究时应用的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可以涉及。掌握控制变量法对于学生提升物理素养,了解物理规律,探究物理奥秘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与练习中我们同样经常需要运用到控制变量法。本文就将以初中物理电学内容为主要方向研究一下控制变量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指的是在研究某个物理问题或者物理量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
摘 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为此本文就对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问题;意义;策略  随着核心素养教学要求的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水平,为此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一、 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 要:物理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理论的突破可以对哲学在某些领域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而哲学则根本上限制了物理研究的范围,所以两者宏观上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哲学角度来看待物理,本质的理论便会显而易见,物理哲学所形成的是一种辩证观点和辩证意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投入合理的哲学视角有利于升华物理教学的高度,更加全面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物理;哲学视角;哲学思考  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哲学视角教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