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一笔不该丢弃的教学资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l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别是学习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以来,笔者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主体地位较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但同时也发现另一个问题:朗读教学被淡化。语文课堂上讨论声此起彼伏,轰轰烈烈,而琅琅书声几乎没有。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的严重缺失,对语文教学极为不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朗读教学仍需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我们应用朗读来唤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此应树立以下三种意识。
  
  一、本位意识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根本是课文。离开了课文,语文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
  如果因为学生手中有了学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课文,而围绕教师从课文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虽然学生也能读读课文,却是七零八碎的,无法整体感知和整体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性阅读能力的。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教材为本,而不能以问题为本。
  
  二、朗读意识
  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途径是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多读可以领悟遣词造句之妙,多读可以学习布局谋篇之法。读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教师的教学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变少数学生发言表演为人人自觉参与的自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在学案编写、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勤思,熟读精思。
  
  三、自我意识
  阅读是学生运用一定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的一种过程。阅读过程中,学生依靠自己的读、主动的思和大胆的问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主要是由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从而感知文本,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
  1.将舞台还给学生
  一般来讲,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这些时间不宜一次性集中,应该完全由学生来自己支配,包括读书、进行圈点批画、理解难点以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等。
  当然,阅读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如自读前明示读的要求、自读中把握读的动态、自读后检查读的效果等。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的掌握及调控,以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
  2.目标设置合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是训练学生读书的核心。由于阅读水平的差异,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一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顿悟的喜悦。
  3.指导方法到位
  读书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
  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学法,主动理解文本的内容。学法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自然领悟并牢固掌握。
  阅读教学是多元对话,其主体包括教师、学生、文本。它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一切忽视与文本对话的语文课堂都是虚浮和功利的。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构建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把地理知识整合进历史教学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对历史事实有较全面、完整的认识。这种整合主要是对相关地理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地理因素是怎样影响历史和有哪些影响,并不需要从地理学科入手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总之,这种整合是在坚持以历史课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地理知识凸现史实。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中学历史教材中蕴涵的地理原理知识比较多。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几乎都是
最近几年,各类航运指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部分航运指数采用货主、船东、经纪人混搭式的报价方式生成指数。笔者认为,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值得商榷,航运指数的生成方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教育的方式和方向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初中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因此,开展探究式教育也就成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与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这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农村地区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支粉笔打天下、说天下,学生则是像张了口的口袋,一味地接受,我想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它也有优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深受教师的观点引导,具有很强的顺从性,课堂比较安静,利于教师知识系统化的讲解。这些也是我们在现代教学中值得继承的东西。然而,语文教学是不断进步的,它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样。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程改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法、布置不同的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不同类别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此,我觉得可以通过分层编组,分类指导,达
蚌埠港是淮河干流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文章从蚌埠港发展现状出发,全面剖析了该港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发展机遇和挑战,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提出蚌埠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
8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规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新开工建造的内河船舶须符合交通运输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
本文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西江航运干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及有关规定的公告》(2011年第94号文件),财其中标准船型主尺度多用途船动力装置进行优化选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