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善养 动态养生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rachen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有关“养生”的思想和理论,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现在经常接触的养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难以尽数。如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来综合分析与利用,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养生目的,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此外,人们现在接触的各种养生信息,大多都过分注重细节与专题的讨论,譬如说就营养而营养、就锻炼而锻炼,或者就心理而心理等等,很少有跨越多个方面来进行整体分析和探讨的。这往往导致人们无法系统地把握多种方法来综合应对日常养生的各种实际变化。因此,必须设法给出一套更具概括性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彻底解决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
  其实,我们日常养生的各种活动,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养”和“用”。所谓的“用”,就是劳动、工作、锻炼等使用的过程,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以及人体器官的其他使用过程。所谓的“养”,就是在劳动和使用之后的休养、补充和恢复过程。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在“养”和“用”的不断转换中得到维持和发展的。不难理解,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饮食营养或膳食结构,无论是我们从事的任何工作或运动方式,甚至进行印度瑜伽的修习等,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划入“养”或“用”的范畴。而我们养生的全部任务,归结起来无非就是结合各人的实际情况,来把握好“养”和“用”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养生思想或方法,大多都偏于保守、趋于静态。这里所说的“保守”,就是它们往往忽视了人体潜能的锻炼,忽视了较高境界的追求。这里所谓的“静态”,是指在“养”或“用”的一方出现变动之时,我们应对的措施相对于另一方的变动远远不够及时、不够到位。因此,本文在给出“养”、“用”概念的同时,引入了“动态养生”的新理念!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每餐吃“八成饱”的养生观点,也听说过饮食营养的很多教条。但从维护人的适应能力或发挥人体潜能的角度看,每餐“八成饱”的恒稳进食状态,天天都按照一定的饮食结构摄入十分充足的营养,将会严重削弱人体忍饥耐饱的潜能,并直接降低我们对不同营养波动的应激能力。
  如果我们能主动把握“大饱之后必以饥养之”、“大荤之后必以素调之”的动态调控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我们罹患各种胃肠疾病的可能,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机体耐受饥饱荤素的潜能。由此可见:主动锻炼人体的各种适应能力,对提高养生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一味只想让客观条件来迎合自己的思想,那些被动地遵循某些教条而不求变动的方法,只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不难预见,能否理顺“养”和“用”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养生的质量和品位,甚至决定我们各种养生追求的成败!要想学会处理好“养”和“用”之间的关系,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防止过养或过用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大用则大养,小用则小养”;反之“多养则多用,少养则少用”。“养不离用,用不离养”,及时调整,适时到位,才能较好地维护身体的各项功能。不言而喻,劳累之后能得到及时调养,多余的能量能被合理地消耗,多少伤病都将远离我们而去!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必须注意以动态的思路主动调控不同活动的节奏,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适应能力,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深化养生质量的目的。以起居为例,如果能把握“足睡者适度多动以升阳,熬夜时多食厚味以养阴”的动态调养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我们应对各种劳作变化的潜能,而且还能明显降低睡眠波动对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
  最后,无论在“养”或“用”的过程中,都应注意“知强避弱,因用制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能较好地发挥自身的长处,而且还能极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肝肾功能强盛者,多长于精细思维;脾肺功能强盛者,多善于文思联想。故从理多算者,须重养肝肾(西医的研究也表明,擅长于数学的人,体内的甲基睾丸酮含量往往高于常人——这与中医肾精充足的理论相吻合);从文多书者,则应强健脾肺。由此不难看出“知养善用”的极度重要性!
  “善用者昌,善养者长”。如果我们能在养和用的不断转换中,及时把握养用的变化节奏、学会动态养生——最终做到“养用合一,善用善养”的话,我们将可以较好地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并且最终达到幸福长寿、尽享天年的目的。而无论是长寿、益智、美容,或者是保健、康复、减肥等,最终都难以离开“养”和“用”的协调统一。
  从更高的层次上说,是否善于处理“养”和“用”的关系,对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民族不仅十分“善用”,而且也非常“善养”的话,那么这个民族不仅将具有很高的整体健康水平,而且他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财富的能力,甚至整体的创新能力都将达到极高的水平。因此,学会“动态养生”,懂得“善养善用”,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嫁了人,哪个女人不想让男人心中总有着她?现送你锦囊“8策”,保管你能牢牢地拴住他的心,让他产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你就能永沐爱河,幸福长存。  1.男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碰到失意和挫折。此时此刻,你千万别嘲笑和讥讽他,而应当赞扬他的长处,给他以自信。可以轻轻地将他揽入你的怀中,告诉他: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你这里就是他最安全可靠的“避风港”。有你与他甘苦与共、风雨同舟,希望的航
天南地北路迢迢,《现代养生》刊物好。  图文并茂内容鲜,栏目新颖实在好。  精神食粮滋润心,化解忧愁和烦恼。  养生保健有指南,夕阳久红不易消。  欣逢师长指迷津,雅俗共赏高格调。  纵有万金何足喜,《现代养生》似珍宝。  东西就怕货比货,刊物同样选个好。  保健期刊读得多,《现代养生》适合我  呕心沥血众编辑,甘作嫁衣付辛苦。  作者出类手不低,编者拔萃艺更高。  良方千种常推介,辨证施治显奇效
揭开刮痧的神秘面纱小张睡觉不小心,落枕了,影响工作和生活,整天愁眉苦脸、精神不振。正当他无计可施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人给刮了一次痧后,竟然活动自如,落枕消失得无影无踪。北方冬天的清晨,寒风凛冽,小李出门着急,受了风,肩膀又酸又疼,经家人用痧板刮了一次,就感觉轻松多了。刮痧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生物的全息理论为指导,用边缘较圆滑的工具,如水牛角板等蘸上水或润滑剂,在人体某一部位皮肤上进行刮摩,使之发
我叫张宏秀,今年69岁,退休前在山西省长治公路局工作。我患有多发性胆结石、脂肪肝和高血脂等老年病。以前我练过气功,知道气功是个好东西,但是不知道怎样用气功排结石。今年3月,从《现代养生》杂志上得知王长英老师要到北戴河办班的消息,我就下决心要来学习。家里人不太支持,怕我一个人出门没人照顾。但我决心已定,没告诉家人就来了,结果他们都急坏了,打电话到杂志社找我,知道我已到了才放心。我看到王老师后感到很亲
今年3月,我69岁的老伴胆结石又严重了,她经常口苦,食欲不振,吃了油性大的食物就难受。我担心她的结石症一旦恶性发作,经受不住开刀摘除胆囊之苦,本着“保守治疗”的原则,下决心去苏州,请王长英医师用气功排石。到了苏州,王医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当天便发功排石,第二天便从粪便里洗出了结石。第一次冲洗粪便时,我对王医师说,您指导我操作,他说:“第一次冲洗结石,都是我亲自教,有的一次还学不会。”他那平易近人、待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1.芝麻配海带:同煮能起到美容、抗衰老的作用。因为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其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E又可防衰老。海带含有钙和碘,能对血液起到净化作用,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两者合一,效果倍增。2.猪肝配菠菜:猪肝、菠菜都具有补血的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
本功法为宋代常州天宁寺高僧广渡长老创编,因对许多疾病疗效好而流传于民间,历久不衰。全功法共有18式,每式又各自独立,主治相应疾病。患者可据病情选练适合功式。第一式:独享天福松静坐在床沿、公园的凳上或湖边石头上。眼半闭,大脑入静,思想集中,深、长、细、匀、稳、悠地调息,每分钟10次以下为宜,以感到舒适、自然为度。这是腹式呼吸法。主治:偏瘫、面瘫、肺气肿、神经疼痛。第二式:二丹吐纳古称“吞二丹”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