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悟真情 写中悟人生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教《真情无价》一课成功之处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学前游戏,“反语”建立“教学磁场”
   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实质是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教学场”。此场如电场、磁场一样,能使师生双方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的知识复杂、深奥,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十分容易和愉快。因此我就设计了课前游戏: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遵守纪律、思维敏捷、答问积极。所以我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说好不好?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叫“说反话”,就是我说一句话,你们就把它倒着说一下,好不好?我准备的话语是:我爱你们!我爱同学们!我爱爸爸妈妈!猫捉老鼠……
  在“说反话”的游戏中我适时激励学生,在一片欢笑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强有力的“教学场”。
  二、学中朗读,逐层挖掘文章主题
  《真情无价》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感人,寓意深刻,语言质朴、富有深情,适合语感训练,“读、读、再读”是我设计的重中之重。
  ⒈示范朗读,以情动人,感染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因此教师的范读甚为重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动情”的事,通过调节自己语言的轻重高低,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的文字语言及蕴涵的感情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学生那灼热的情感,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我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姐妹之间的真情时,就设计了自己范读“您知道吗?……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我把姐妹之间那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融入朗诵之中,时而欢快,时而深沉。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还是个孩子的姐姐是怎样地像妈妈一样的爱妹妹,天真可爱的妹妹是多么渴望回报姐姐的深恩!
  ⒉自由朗读,拓展思维,真情倾诉
  在我范读“您知道吗?…… 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姐姐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 请你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②妈妈去世以后,姐姐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可姐姐也只是个孩子呀!她会怎样照顾妹妹呢?“请你用‘当————的时候,姐姐就像妈妈一样————’”说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一幕幕都在孩子们脑海中涌现,他们争先恐后地说。有的说:“当我生病的时候,姐姐就像妈妈一样嘘寒问暖,倒水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有的说:“当我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姐姐就像妈妈一样为我唱着娓娓动听的睡眠曲哄我入眠。”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适时,适当的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在深刻感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真情倾诉。
  ⒊分角色朗读,品析形象,悟情明理
  在姐姐给店主还项链时,我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再现场景,把店主的善良与慷慨、姐姐的诚实与仁爱凸显眼前,深入脑海。接着我就利用课件出示文章的主旨句——“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钱——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旨:“句中的‘她’是指谁?比任何人都高的价钱是多高?仅仅是几枚硬币吗?”学生讨论后明白了:那是真情!是姐妹之间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是店主对姐妹的真情,这种真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是最高的价钱,那就是——真情无价!
  三、学后练笔,及时内化学生情感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内化学生情感,使学生能真正地懂得真情无价,并在生活中成为一个知恩图报、乐善好施的人,我布置了一篇以我校师生为白血病患者——102班的盛思怡同学捐款的事情为题材,以“让生活充满爱”为主题的学后练笔。这样,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的事情作为写作的题材,既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内化了学生情感。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楚江二完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性,越来越多地使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朗读教学,特别是反复诵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笔者认为,反复诵读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策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当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回旋着学生充满激情的诵读声时,充满美感的语文课堂也就生成了。    关键词:诵读;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笔者在各
儿子五岁,每天从幼儿园回家我都要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今天快乐吗?”他总是脆生生地回答:“很快乐!”很快乐,真好,如果问问自己,今天你快乐吗?也许我会有些迟疑,我不能确定是否快乐,因为单纯的快乐的感觉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家庭、社会责任的增加而渐行渐远……是谁,悄悄地拿走了我的快乐?  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交织在一起。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的经历、
摘要:本文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悟性作了比较深刻的思考,即在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在科学探究中,让学生领悟;在合作讨论中,帮助学生醒悟。笔者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性,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掘学习潜能,增强实践能力,抓住学生心灵的闪光,达到心智的飞跃。  关键词:感悟;领悟;醒悟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是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
课改以来的小语教材,往往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制教学单元,构成一个在人文主题方面具有共同特色的相对统一的教学单元。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指导思想。  那么在教材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探讨符合教材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与
摘要:本文结合L大学实际情况,对2017—2019年“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探究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使学校用好管好“双一流”资金,服务好“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对策  引言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摘要: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旨在教师通过一系列探索与研究,教学生学会倾听。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儿童思维,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造科学、高效的课堂,矫正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锻炼学生倾听的本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倾听;习惯;养成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有关语言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
我到一所小学听了几节公开课,为其中两位教师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而叫好。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但有部分同学稍不留神读错了一个字……  生1:刚才有同学将“体味”读成了“体会”。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呀!这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一大焦点。不少老师认为:新课程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但不好教。很多选文的篇幅都比老教材中的长,个性也更为鲜明,阅读教学不好把握,教学时间明显不够;一些长文只能“匆匆而过”,难以引领学生品读“神韵”……  确实,新课程的选文篇幅明显增长,加大了阅读教学的“负担”。但这正是语文新教材的“亮点”——“读”应该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得到更多重视。
什么是和谐课堂?一句话:以人为本。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转化成数学能力,发展其智力。学生对课堂上某种信息的接收,并不是像复印机一样复印下来,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思考学具、教具、教学软件、投影片所揭示的数
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任务大、时间短、要求高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地理教学的体会,我认为,要做好地理会考复习,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我的复习宗旨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优的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学科,总是愿意多下工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