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浅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地质专业为国家照顾专业,通常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低就业率、低就业待遇专业的学生报考地质专业。但是,如何把这些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地质专业人才已成为现阶段地质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地质跨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实践技能和地质思维的特點,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地质基础知识、提高地质实践技能以及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等措施,借此实现地质跨专业研究生与地质类专业研究生的同等培养质量。
  关键词:地质;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0221-02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因此地质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由于地质专业为国家照顾专业,通常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低就业率、低就业待遇专业的学生报考地质专业。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存在很多优点,比如他们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往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等。[1]但是,跨专业研究生与地质类专业研究生相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问题。
  1.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学具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而且具有其特殊性。[2-3]地质类专业研究生在攻读学士学位期间,除了学习了所有各专业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外,还学习了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勘查学、沉积学等基础地质课程和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而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往往没有学习这些基础地质课程。
  2.缺乏地质实践技能。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项地质勘探工作、地质研究工作都离不开野外实践。地质类专业研究生在攻读学士学位期间,至少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地质认识实习、一个月的地质填图实习以及一月甚至数月的毕业实习,基本掌握了地质工作的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为以后的地质勘探与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往往没有经历这些实习过程。
  3.缺乏地质思维。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地质学者必须具备地质思维。地质思维是人们对地质现象、地质构造等地质体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地质工作者必须具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在本科阶段,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地质教师都会始终注重地质过程原理的分析,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地质思维的培养,致使地质类专业研究生已基本具备了地质思维,基本形成了地质学者应具有的地质时空观。而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往往没有形成这种思维。
  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针对地质跨专业研究生普遍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地质实践技能和地质思维的特点,提出如下几点主要培养措施。
  1.补充地质基础知识。针对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地质学基础理论缺乏的特点,导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给他们补充地质基础知识。湖南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入学后,导师会要求他们跟班听本科生的一些基础地质课程,如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与此同时,导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还会要求他们选择性地跟班听和自学一些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如,如果导师主要从事金属矿产研究,则会要求跨专业研究生跟班听和自学矿床学、勘查学等本科生课程。除此以外,考虑到湖南科技大学地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比例较高,因此在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也针对性地特意开设了一到两门与基础地质有关的课程。如开设高等岩石学课程,就是要求地质跨专业研究生掌握如何根据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鉴定岩石,让他们能独立鉴定出最常见的矿物和岩石。
  2.提高地质实践技能。已有研究表明,历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参赛学生对地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表明地质专业学生的地质实践技能急待提高。当然,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则更是如此,导师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他们的地质实践技能。湖南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入学后,导师除了要求研究生跟班听本科生的一些课程以补充地质基础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参加本科生的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即通过系统的野外实践训练来锻炼、提高他们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
  3.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通过上述的多种途径补充地质基础知识和提高地质实践技能后,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基本掌握了地质学科的主要基础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质思维能力,适合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则是地质理论、地质思维的深化和升华的一个过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全面评价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否达到授予硕士学位的依据。[3]为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湖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硕士导师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的具体指导,对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和原创性把关,提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硕士导师同意答辩后,论文提交校内同行专家评审,并给出是否同意答辩的意见。如果校内同行专家也同意提交答辩,论文则由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送校外专家评审。只有当校外专家认为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较高,并同意提交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三、结语
  由于地质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困难。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缺乏地质学基础理论、缺乏地质实践技能,以及缺乏地质思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即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为他们补充地质基础知识、提高地质实践技能以及严把硕士学位论文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地质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地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虎杰.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1,(2):60-61.
  [2]李凤杰,傅红.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9,(1):33-35.
  [3]吴伟,马世忠,卢双舫.地质类硕士点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2-133.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是各位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难题。在对艾滋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丰富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也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核心素养;艾滋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071-02 
[摘 要]文章选取20世纪以来,CNKI中的SCI、EI、核心、CSSCI及CSDE五大期刊来源作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研究可视化的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被引用、下载量排名前十位的文献,总结当前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研究的进展和问题,从而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可视化;期刊  [作者简介]娄红立(1985—),男,河南新乡市人,硕士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商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素养要求,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出了完善商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手段。  关键词:商科;工商管理;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145-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摘要: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建筑教育;传统建筑;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9)10-02
摘要: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
摘要:本文阐述了毕业论文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强过程管理的建议,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能圆满完成相关任务,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达成培养目标,符合毕业要求。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241-02  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标
摘要:高校新开本科专业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本文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阐述了新开本科专业评估的意义,实施中的评估机制、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对如何完善新开专业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开本科专业;评估;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201-02  一、引言  建立新开本科专业评估制度,实施新
摘要:通过“3 4”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服务于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中职与本科“3 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段推进式培养方案;结合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要求,重构面向行业的“3 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确立分段衔接课程模块,将中职与本科教育有机衔接。实践表明,本研究成果对促进同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3 4”模式;应用型人才;分段
[摘 要]金课群的构建能够系统化专业知识能力,能够打消学生避重就轻的思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打造课程教学平台,量化教学评价指标,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六个维度进行金课群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以课程群品质自迭代升级为动力,将“以本为本,回归常识”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专业“金课群”建设的全过程。  [关
摘要:本文用事实讲述普通馆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真人图书,讲述与真人图书的故事。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学习是一种全新全意的态度,学习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敬业精神和学习是一种带有苦涩味道的快乐。  关键词:学习;态度;精神;快乐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58-02  一、引言  2018年度我馆开展了全馆范围内的馆员工作业务学习分享活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