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赛促教 完善备赛机制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取得了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多年来,大赛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的不完美,而我们恰恰是在一次次的不完美中成长。和往年一样,赛季一结束,我们有一堆新的想法想要去落实,也有一大把的遗憾等着去梳理。同样,但更期待在来年的赛场上实现新的突破。对于今后技能大赛工作的开展,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处理好精英式大赛与全员化大赛的关系
  技能大赛,主要工作始终是解决“人”的问题,但囿于现行的选拔与参赛机制,我校在备赛与参赛工作上,一直有着极强的目标导向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了仅有少数人群受益的精英式大赛的困局。
  大赛的本意,是为了巩固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内涵建设以及形成专业品牌,同时,通过一定时期的赛项开展,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投入大赛工作的时间越久,我们愈发感觉到大赛的重要性。
  从制度上来讲,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已经酝酿并实施了好多年,在保证大赛成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做好全员化的竞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大赛制度中受益,才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
  今年我省推进的大赛全员化试点工作,促使我校针对电子技术技能课的教学做出了更大幅度的改进。我们将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技能分为13个模块,同时设立了10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以检验技能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期通过较低的经济成本,开展专项技能教学与训练,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大赛真正回归到创设之初惠及全体的本意。
  二、寻求“精度和美观”“难度和速度”的平衡
  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何落实工匠精神,实现“精度和美观”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处理好与“难度和速度”之间的平衡,是对大赛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始终认为,这两者之间,只有相互的促进,没有对立与对抗。
  今年的技能大赛,有很多赛项已经明确提出了“工匠精神”的竞技目标。以我校参加的“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为例,在往年的比赛中,更多的是追求速度与工艺;今年则对设备安装方法、安装规范与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与实际施工保持高度一致,这些变化对该赛项今后的训练与开展,以及在相关教学实训科目中落实标准与规范,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搞好竞赛人才梯队建设
  近几年,我校共参与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土木水利等三个大类的13个赛项。我们在教学组织、竞赛团队建设、专班架构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教学组织上,我们有意识地分离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课程,把技能训练落实到全体学生的同时,也为后续选手的选拔打下较好的基础;竞赛团队建设上,由各年级选手共同组成选手团队,不以年级高低论高下,引入淘汰机制以及形成以老带新的团队运转机制;专班架构上,开始尝试建立不同于常规班级的特色专班,在保证专班学生基础课程开够开足的前提下,以固定体系的技能目标作为专班的主要学习目标,比如制冷体系、自动化控制体系等,在技能教学受益面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保障了竞赛选手的梯队培养。
  具体来讲,做好各级大赛的备赛工作、人才储备工作以及赛项在教学中的转化工作,将会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唯有坚守“工匠精神”,坚持、专注、严谨地对待大赛,才能在各个方面真正有所发展。
  (责编 王鹏飞)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案,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来自社会
一、苗木培育(一)种子采集。一般在10月下旬霜降前后,当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采后堆积软化,搓烂,淘去果肉碎渣和杂质,阴干后干藏,每100kg鲜果可出20-30kg种子。
本文通过对中牟县枣粮间作区的栽培管理、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系统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具有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并具有防风固沙、调节田间气候、减
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权力因素是实现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权力就没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非权力因素影响也叫自然影响,是
一、现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建立内部控制是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需要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加快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讲话中指出: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