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3月中旬起,债券市场就一直为紧缩预期所困扰,特别是关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的传闻。随着4月中旬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印证了央行对当前经济过热的判断,市场对紧缩政策出台的预期大增,交易所债市应声下跌,4月17日当日上证国债指数下跌了0.17%。
4月28日,央行没有采用市场预期的上调存款准备金手段,而是在当日晚间时候公布了小幅上调基准贷款利率的紧缩性政策,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虽然市场普遍认为该项政策的调整力度小于预期,更多体现的只是指导意义。但由于有这样一条正式的紧缩政策出台,对于市场原有的预期起到一个很好的消化作用,直接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预期。而且,由于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导致存贷利差继续拉大空间,而贷款资金的需求又减少,在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仍会继续云集在债券市场。因此,获悉此消息后,交易所债券不跌反涨,在该紧缩政策出台后的4月末,以及“五一黄金周”假期过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出现明显上涨。
从收益率结构来看,此间一个月内,各个期限品种的收益率均有所上升,10年期和20年期的利差缩小,收益率曲线形状趋于平坦化。从券种来看,涨幅居前的都是5年左右的中期品种。由于有升息预期,浮息债的表现整体有较好的表现。
再看企业债市场。由于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持续走强,不少投资者弃企业债而转向股票,使交易所企业债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交易所企业债成交量也进一步萎缩,近一个月成交金额5.6亿元。
一级市场波澜不惊
最近一个月只有一只国债发行,5月15日发行的2006年第五期国债,期限为5年,中标利率2.40%,略低于二级市场水平,与此前市场预期相符。认购倍数为2.27倍。
从4月17日起,共有6家发行人发行了74亿元的企业债,发行量和发行数都超过了前期。从发行利率上来看,10~15年期的企业债发行利率维持在4.00%~4.10%之间,但随着二级市场收益率不断提高,也不排除未来出现倒挂的可能性。
根据发债计划,5月份是债券发行的密集期,将发行一只7年期国债和发行量可能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债,后市发行节奏的加快会对目前已经趋紧的资金面形成更大的压力,将加重对未来的谨慎预期。
CPI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胀
4月14日,央行公布了3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M1、M2增长率分别为12.7%和18.8%,基本与上月持平,但M2仍高于全年16%的控制目标。4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2%,涨幅较3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由于1.2%本身仍是个较低的水平,同时上游PPI持续近一年多来的下降趋势,CPI的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一季度宏观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过热态势,信贷投资增速反弹,一再强化市场的紧缩性预期,使一二级市场利率均出现上升。虽然4月末出台了针对贷款和投资的政策,但并不是此前市场一直讨论的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央行需要一段时间来进一步观察宏观经济的表现,以及贷款利率提高这一政策对后市的实际影响能力,而不会在近期再轻易出台其它紧缩政策。
基于上述考虑,再加上最近股市的火爆因素和巨大成交量,债券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仍会维持盘整态势。央行将在5月下旬公布最新的金融数据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投资者可以关注CPI的变化及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的措词,从而对当前形势作出理性判断。
4月28日,央行没有采用市场预期的上调存款准备金手段,而是在当日晚间时候公布了小幅上调基准贷款利率的紧缩性政策,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虽然市场普遍认为该项政策的调整力度小于预期,更多体现的只是指导意义。但由于有这样一条正式的紧缩政策出台,对于市场原有的预期起到一个很好的消化作用,直接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预期。而且,由于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导致存贷利差继续拉大空间,而贷款资金的需求又减少,在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仍会继续云集在债券市场。因此,获悉此消息后,交易所债券不跌反涨,在该紧缩政策出台后的4月末,以及“五一黄金周”假期过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出现明显上涨。
从收益率结构来看,此间一个月内,各个期限品种的收益率均有所上升,10年期和20年期的利差缩小,收益率曲线形状趋于平坦化。从券种来看,涨幅居前的都是5年左右的中期品种。由于有升息预期,浮息债的表现整体有较好的表现。
再看企业债市场。由于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持续走强,不少投资者弃企业债而转向股票,使交易所企业债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交易所企业债成交量也进一步萎缩,近一个月成交金额5.6亿元。
一级市场波澜不惊
最近一个月只有一只国债发行,5月15日发行的2006年第五期国债,期限为5年,中标利率2.40%,略低于二级市场水平,与此前市场预期相符。认购倍数为2.27倍。
从4月17日起,共有6家发行人发行了74亿元的企业债,发行量和发行数都超过了前期。从发行利率上来看,10~15年期的企业债发行利率维持在4.00%~4.10%之间,但随着二级市场收益率不断提高,也不排除未来出现倒挂的可能性。
根据发债计划,5月份是债券发行的密集期,将发行一只7年期国债和发行量可能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债,后市发行节奏的加快会对目前已经趋紧的资金面形成更大的压力,将加重对未来的谨慎预期。
CPI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胀
4月14日,央行公布了3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M1、M2增长率分别为12.7%和18.8%,基本与上月持平,但M2仍高于全年16%的控制目标。4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2%,涨幅较3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由于1.2%本身仍是个较低的水平,同时上游PPI持续近一年多来的下降趋势,CPI的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一季度宏观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过热态势,信贷投资增速反弹,一再强化市场的紧缩性预期,使一二级市场利率均出现上升。虽然4月末出台了针对贷款和投资的政策,但并不是此前市场一直讨论的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央行需要一段时间来进一步观察宏观经济的表现,以及贷款利率提高这一政策对后市的实际影响能力,而不会在近期再轻易出台其它紧缩政策。
基于上述考虑,再加上最近股市的火爆因素和巨大成交量,债券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仍会维持盘整态势。央行将在5月下旬公布最新的金融数据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投资者可以关注CPI的变化及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的措词,从而对当前形势作出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