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应该先说吴英。是的,消息终于来了,吴英暂时不会被杀掉,所有为她担忧,为中国金融垄断秩序愤怒的人们,暂时松了一口气。道理是如此的简单,如果中国市场经济中金融的秩序,是多样性的、开放的、竞争的,那么吴英的所作所为就没有土壤。制度性的陷阱在这里,市场要展开,企业要生存,没有吴英,肯定有李英,一开始就不是吴英错了。
该说的大道理,其实都已经说完了。感谢最高法院刀下留人,说明有人开始意识到,错误的不仅仅是吴英,或者说杀掉她,其实无济于事。事情发展到现在,剩下的也许只是一点利益的博弈,一些隐秘的勾当隐藏在桌子底下,因吴英不死,可能会被透露出来。
同样是民间金融,同样是浙江,甚至同样是官员和民间金融利益的纠缠,今天是吴英,100多年前,则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那么好吧,让我们先抛开吴英,说一说胡雪岩。
关于胡雪岩,流传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如何与官府融洽,被遗忘掉的,则是胡雪岩面对官场的种种无奈。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胡雪岩的钱庄,存有大量的官款和官员的私人存款,金融危机一来,首先逃掉的,就是这些官家资本。官商勾结的负面因素,在市场的低谷,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当金融危机来临,胡雪岩产业的倒闭,牵动了大量的官僚资本,因而使得他成为一个恐慌性的象征性符号,促使恐慌大面积蔓延。北京各大商号,各路官家资本都因此受到牵连,这个时候清政府当然坐不住了,必须要进行干预。有意思的是,政府的干预不是挽救胡雪岩,而是打压。朝廷的圣旨迅速抵达南方,下令将胡雪岩的资产查抄:“现在阜康商号闭歇,亏欠公项及各处存款,为数甚巨,该号商江西候补道胡光墉,着先行革职,即着左宗棠饬提该员严行追究,勒令将亏欠各处公私款项,超紧逐一清理。”
这样的打压,几乎是毁灭性的,连跟胡雪岩交好、大权在握的左宗棠也受到了牵连。左宗棠这个时候只能自保,因此胡雪岩的死亡,就在眼前。其实,就算没有朝廷的命令,各地的官员整治胡雪岩的行动,也不会有丝毫拖延。因为这涉及到了利益,官员们此前之所以追捧胡雪岩,是因为官商结合名义下的利益共享,现在利益受损,就是集体抛弃胡雪岩的时候。很快,胡在宁波的钱庄与银号立即被当地政府查封,而且,只要是胡雪岩的机构,即使远在外地,官僚们也会委托当地官员,迅速封查。
官员们这么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首先确保官方的存款安全。浙江官府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倒闭后,将与其有业务往来的所有钱号、典当一并查封。
各路官员们的动作可谓迅速,胡雪岩像一具已经死亡的大型动物,官僚们像秃鹫一样,纷纷赶赴现场,只是为了分一块腐肉。只是这样的分赃,竟然是以官府的名义,甚至是正义的名义。“胡雪岩因营运失利,阜康钱庄倒闭,由浙江巡抚亲临坐镇,监督清理。钱庄中有大小官吏存款甚多、不敢出面认账,牵涉甚广,市场为之震动,其经理宓某被迫自尽”。
随着胡雪岩的钱庄当铺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他的“胡庆余堂”药铺,也被抵给了他的债主,大名鼎鼎的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据说文煜存有三十六万两银于阜康钱庄内,因胡雪岩破产清账而败露,朝廷大怒,充公十万两,文煜的损失,可谓巨大。
后来的人们很奇怪,为什么诸如胡雪岩这样的大商人,居然没有从失败中再次站起来。今天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胡雪岩的生意,涉及的官员机密太多,他一倒,等于将所有与他有钱财关系的官员全部暴露,尽数得罪。而失去了官员庇护的胡雪岩,几乎一钱不值。
历史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们预测一下吴英接下来的人生吧。
因为有历史的经验,吴英的命运就显得很熟悉了。第一,她应该不会死,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一点上,她比胡雪岩强。第二,她的生意不大可能东山再起,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的俗语,估计不适合她。第三,浙江曾经与吴英有关的小官场,也许会有一些动荡,不过这要看民间的力量了,比如媒体的报道,当更多的事实摆在桌子上,我相信会有一些官员坐不住。
该说的大道理,其实都已经说完了。感谢最高法院刀下留人,说明有人开始意识到,错误的不仅仅是吴英,或者说杀掉她,其实无济于事。事情发展到现在,剩下的也许只是一点利益的博弈,一些隐秘的勾当隐藏在桌子底下,因吴英不死,可能会被透露出来。
同样是民间金融,同样是浙江,甚至同样是官员和民间金融利益的纠缠,今天是吴英,100多年前,则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那么好吧,让我们先抛开吴英,说一说胡雪岩。
关于胡雪岩,流传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如何与官府融洽,被遗忘掉的,则是胡雪岩面对官场的种种无奈。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胡雪岩的钱庄,存有大量的官款和官员的私人存款,金融危机一来,首先逃掉的,就是这些官家资本。官商勾结的负面因素,在市场的低谷,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当金融危机来临,胡雪岩产业的倒闭,牵动了大量的官僚资本,因而使得他成为一个恐慌性的象征性符号,促使恐慌大面积蔓延。北京各大商号,各路官家资本都因此受到牵连,这个时候清政府当然坐不住了,必须要进行干预。有意思的是,政府的干预不是挽救胡雪岩,而是打压。朝廷的圣旨迅速抵达南方,下令将胡雪岩的资产查抄:“现在阜康商号闭歇,亏欠公项及各处存款,为数甚巨,该号商江西候补道胡光墉,着先行革职,即着左宗棠饬提该员严行追究,勒令将亏欠各处公私款项,超紧逐一清理。”
这样的打压,几乎是毁灭性的,连跟胡雪岩交好、大权在握的左宗棠也受到了牵连。左宗棠这个时候只能自保,因此胡雪岩的死亡,就在眼前。其实,就算没有朝廷的命令,各地的官员整治胡雪岩的行动,也不会有丝毫拖延。因为这涉及到了利益,官员们此前之所以追捧胡雪岩,是因为官商结合名义下的利益共享,现在利益受损,就是集体抛弃胡雪岩的时候。很快,胡在宁波的钱庄与银号立即被当地政府查封,而且,只要是胡雪岩的机构,即使远在外地,官僚们也会委托当地官员,迅速封查。
官员们这么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首先确保官方的存款安全。浙江官府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倒闭后,将与其有业务往来的所有钱号、典当一并查封。
各路官员们的动作可谓迅速,胡雪岩像一具已经死亡的大型动物,官僚们像秃鹫一样,纷纷赶赴现场,只是为了分一块腐肉。只是这样的分赃,竟然是以官府的名义,甚至是正义的名义。“胡雪岩因营运失利,阜康钱庄倒闭,由浙江巡抚亲临坐镇,监督清理。钱庄中有大小官吏存款甚多、不敢出面认账,牵涉甚广,市场为之震动,其经理宓某被迫自尽”。
随着胡雪岩的钱庄当铺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他的“胡庆余堂”药铺,也被抵给了他的债主,大名鼎鼎的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据说文煜存有三十六万两银于阜康钱庄内,因胡雪岩破产清账而败露,朝廷大怒,充公十万两,文煜的损失,可谓巨大。
后来的人们很奇怪,为什么诸如胡雪岩这样的大商人,居然没有从失败中再次站起来。今天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胡雪岩的生意,涉及的官员机密太多,他一倒,等于将所有与他有钱财关系的官员全部暴露,尽数得罪。而失去了官员庇护的胡雪岩,几乎一钱不值。
历史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们预测一下吴英接下来的人生吧。
因为有历史的经验,吴英的命运就显得很熟悉了。第一,她应该不会死,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一点上,她比胡雪岩强。第二,她的生意不大可能东山再起,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的俗语,估计不适合她。第三,浙江曾经与吴英有关的小官场,也许会有一些动荡,不过这要看民间的力量了,比如媒体的报道,当更多的事实摆在桌子上,我相信会有一些官员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