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洋溢情趣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已有十多年,面对生龙活虎的青少年,如何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是我在教学中探寻的问题。我一直坚持致力于追求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全方位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经验,也深深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下面我仅从三方面作抛砖引玉的介绍,谈谈我在实践中进行的愉悦式教学尝试。
  一、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强史趣
  历史课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内容丰富,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包含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因为教材篇幅有限,所以课文中介绍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少之又少。初中生天性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讲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教材中的内容很少,而那段历史又离我们很遥远,学生一点也不熟悉,如果不借助于一些辅助手段,恐怕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还是一头雾水。于是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时穿插讲述了三个故事,学夏朝历史时我给学生讲了桀的故事,学商朝历史时我给学生讲了商纣王的故事,学西周历史时我又给学生讲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总结出这些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骄奢淫逸,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同时学生从中得到了历史启示,纷纷建言献策,而且对奴隶社会经过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也记忆得更加深刻。
  二、形象地打比方,突破重难点
  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而历史教材的语言过于严肃,编写又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历史这门学科晦涩难懂、索然无味。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我发现采用打比方的教学方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历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习起来事半功倍。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学习,采用打比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克服他们思维上的障碍,使他们形象地理解问题,而且能帮助他们克服思维的瓶颈,明确问题的本质,并学会如何灵活地处理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彰显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功能。如在教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就把春秋五霸之间的兼并比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诸侯争霸的实质。在教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一课时,我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搅面机为例进行讲述。将搅面机比作珍妮机的工作机,需要用手摇带动机器运转,不过这比机器产生之前用手擀面轻松而且快多了,而带动搅面机快速运转的马达就相当于蒸汽机的动力机,当动力机与工作机连接后,生产的效率就更高了。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工作机与动力机的区别以及机器大生产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三、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历史教师对幽默、趣味性语言的巧妙运用,是使历史教学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幽默,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讲解变得妙趣横生,激起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开心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得到教育。教师通过机智俏皮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位令人敬畏的教师,更是一位风趣幽默的朋友,这种气氛有利于情感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用好幽默这一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可以使你成为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一定会使你的课堂快乐而高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课,在分析原同盟国一员意大利开战后背信弃义参加到协约国一方背后目的时,我从国名人手分析——“意大利”,意在为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它在看到协约国实力强于同盟国后背叛了盟友。运用如此幽默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了帝国主义的实质。
  幽默的思路总是飘然而至,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做到恰当有度,适时地“幽”它一“默”。如在七年级一节复习课上,我听到好几位同学将西周建立的时间读成了“公元1046年”,其实我知道他们是对公元纪年不理解,于是我就适时地开了个玩笑:“怎么有的同学境界这么高,连‘钱’都不要啊,有‘钱’多好,我们生活中怎能没有‘钱’呢?”学生听完后哈哈大笑,但我确信他们在笑的过程中已经深刻记住了这一历史特点,改正了错误读法。
  总之,教无定法。但是,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重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关心时事政治,深入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和实效性。因此,我认为农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择教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是有情感性、生活性、实用性的课程。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活动情境与
在西方,产权问题已不是大公司运行的关键所在,以激励和约束为重点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才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东欧经验同样表明产权私有化并不能引起大企业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我
瑞士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作为影响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首,在建构主义看来,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倡导情境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离不开阅读。历史学科的特性更决定了历史教师离不开阅读。历史教师如何才能“会”读书呢?  首先,历史教师要读“好”书。  1.我认为历史教师首要的是阅读教材,这是教师历史阅读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可缺少的职业行为阅读。但这一点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教材成为历史阅读的死角。当然,阅读教材还需进行延伸阅读。一方面要多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等一些历史专业期刊,了解一些最新的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旺盛,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具有巨大的买方需求,并且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个人客户对贷款产品
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迅速飙升,超出了广大群众的承受范围,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该文充分利用所掌握的青岛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大量翔实的原始
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应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怎么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一、导入语设计——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颖的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因此,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对一节课堂教学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我在讲授“长江”的内容时,先通过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