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民的终身学习现状与需求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西部地区终身学习实践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公民的终身学习状况亟待明确。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对745份有效问卷从终身学习认知和参与、内容与途径、需求与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调查者:①对终身学习的内涵理解以正规学习为主,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认知不足,学习时间和费用投入有限;②终身学习动机明确,主要表现为满足职业发展、获得更高学历和增加收入等;③学习途径多样,经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学习;④终身学习意愿强烈,医疗保健、科技文化、子女教育是公民共同关注的学习内容;⑤希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类学校和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体场所中开展终身学习;⑥愿意分担终身学习费用,但多数人希望只缴纳少许费用或得到政府补助;⑦面临多重学习困难,主要包括时间有限、学习地点远和文化基础差等;⑧多数人对社会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较为满意,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从终身学习认知、环境建设、经费来源、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公民;终身学习;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学习型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7-0020-13
一、引言
终身学习不仅是个体为适应社会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竭动力(李兴洲, 耿悦, 2017)。近年来,终身学习的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将“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作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徐莉, 等, 2015)。为了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公民,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将终身学习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公民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在终身学习活动中,公民居于主体地位,其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问题(陈乃林, 许益军, 2007)。我国的终身学习活动已经开展多年,现阶段公民“终身学习的现状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的学习需求,对国家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是否满意”成为进一步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之问,亟须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明确学习者的基本准备状态,否则势必造成终身学习环境建设、服务供给等与公民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预期效果难以实现(郑勤华, 等, 2014)。
国际组织日益重视对终身学习的实证研究,近五年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调查与监测项目,如2012-2014年世界经合组织面向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rogram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大规模调查研究(OECD, 2012);2011-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终身学习的基础——扫盲教育(Literacy Program)”为切入点在非洲5国开展了现状调查和发展监测(Bolly
公民的终身学习现状与需求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西部地区终身学习实践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公民的终身学习状况亟待明确。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对745份有效问卷从终身学习认知和参与、内容与途径、需求与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调查者:①对终身学习的内涵理解以正规学习为主,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认知不足,学习时间和费用投入有限;②终身学习动机明确,主要表现为满足职业发展、获得更高学历和增加收入等;③学习途径多样,经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学习;④终身学习意愿强烈,医疗保健、科技文化、子女教育是公民共同关注的学习内容;⑤希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类学校和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体场所中开展终身学习;⑥愿意分担终身学习费用,但多数人希望只缴纳少许费用或得到政府补助;⑦面临多重学习困难,主要包括时间有限、学习地点远和文化基础差等;⑧多数人对社会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较为满意,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从终身学习认知、环境建设、经费来源、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公民;终身学习;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学习型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7-0020-13
一、引言
终身学习不仅是个体为适应社会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不竭动力(李兴洲, 耿悦, 2017)。近年来,终身学习的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将“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作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徐莉, 等, 2015)。为了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公民,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将终身学习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公民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在终身学习活动中,公民居于主体地位,其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问题(陈乃林, 许益军, 2007)。我国的终身学习活动已经开展多年,现阶段公民“终身学习的现状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的学习需求,对国家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是否满意”成为进一步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之问,亟须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明确学习者的基本准备状态,否则势必造成终身学习环境建设、服务供给等与公民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预期效果难以实现(郑勤华, 等, 2014)。
国际组织日益重视对终身学习的实证研究,近五年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调查与监测项目,如2012-2014年世界经合组织面向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rogram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大规模调查研究(OECD, 2012);2011-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终身学习的基础——扫盲教育(Literacy Program)”为切入点在非洲5国开展了现状调查和发展监测(Bo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