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81-01
  作文是一块语文教学中长期未有种好的“低产田”。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甚至谈文色变,视作文为“苦差事”,一提起笔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真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作文教学上遇到的这一难题,使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这块“低产田”,摸索出了以下较为成熟的“高产”方法,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1.激发写作兴趣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而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从被动的反应性的接受者变为主动追求的猎取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自觉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认为,“鼓励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他或多或少的可取之处,都可以从中找到值得赞扬和鼓励的东西。所以,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寻找优点,一旦发现,就写上鼓励性的赞语,或划上表示写得好的曲线或圆圈。同时,我还采取多种方式,一有机会便给予鼓励。如在课堂上,常拿他们的习作范读;课后,或在课室里张贴,或在学校办的刊物上登出来,或投稿到学校广播站,甚至寄到各级报刊杂志社等。这些来自老师的“赏识”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会成为一种鞭策和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油然而生,自信心由此而生,写作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随着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就会对作文萌生出更大兴趣,就更加热爱作文。这样,我的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2.指导写作方法
  我国汉代著名的哲学家王充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利其器”即为讲究方法。达尔文也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指导写作方法,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导阅读和写作材料积累的方法。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除要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外,还必须加强阅读指导,力求做到一文一得。课内,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指导学生按“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阅读方法,吸收所学知识;课外,我还介绍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某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指导学生“精读,仔细反复的读”,从中获得知识的营养,为作文教学打好基础。
  写作材料积累的方法有很多,初中语文教材中《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一文则较详细地介绍了积累资料的方法,其中摘录法、剪贴法、卡片法等积累法都非常有实用价值,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其二,指导写作之布局谋篇的方法。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通行做法是:通读全文,疏通文字,了解全貌;分段、分层;归纳层意、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解决思考与练习题等。除此以外,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还特别注重为学生讲解作者布局谋篇之艺术,指导写作布局谋篇之方法,为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如我在讲析《谁是做可爱的人》一课时,一反按结构顺序的常规,先从通讯主体“松骨峰战斗”、“烈火中救亲人”、“防空洞里谈话”讲起,再返回文章开头讲抒情和议论。因为按照“思路教学”,是先有了这些感人事迹才有议论的,而在写文章时,作者之所以把抒情和议论写在前头,是因为他作为随军记者急切地要把对志愿军的总的感受写出来,向祖国亲人汇报。这样讲就好比带领学生重新经历了一次作者的写作过程,让学生体味到作者布局谋篇的用心,不难想象,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将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三,指导学生具体写作实践的方法。写作的源泉在于生活,没有深厚的生活经历,学生作文就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有了生活的源泉,笔下才会有真情流露,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左右逢源。因此,课堂教学之余,我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如我常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丰富写作题材,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当满载生活素材而归之时,下笔作文就不愁“言之无物”了。同时,我布置学生每周写随笔且不限形式,不限体裁,不限篇幅,或一段生活白描,或一番见解,或一丝感悟,均可以入文,并给予批改、讲评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提高。
  3.培养写作意志
  培养意志力,养成勇敢写作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写作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要竞争,没有意志力不行;遇到挫折,没有意志力不行;需要创造,没有意志力更不行。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树立“吃苦”的旗帜,这是培养写作能力,锤炼健康人格的需要。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篇初写成的作文,不可能尽善尽美,也许搁置几天后,你再读它,就会发现其中的缺陷,需要修改完善才令人满意。这样一来,你的作文也许需要全过程反复修改,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很难做到的。我想,“作文的全过程反复修改”也许是一个培养写作意志力的好办法。
  总之,针对作文这块“低产田”,教师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上的困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喜欢写作,愿意写作,那么,离实现“高产”也就为期不远了。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与我们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主动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实践作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思想品德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3-0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
【摘要】从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 辅导员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发挥着教育引导、榜样示范和督促协调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廉洁自律,充分发挥广大辅导员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方面的作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滋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猪肺疫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分布于世界各地,随着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猪肺疫的危害性正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构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本菌对人、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均有侵袭力,可引起人及各种动物的脑炎、败血症及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69-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是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可见,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完成生命底色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严重制约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问题,试图从学校、企业、社会层面剖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改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道德 高职 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A类项目“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6-02  为打造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校近几年来都实施课堂教学学案制,即利用学案引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巩固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看、听、想、做、练五统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发现这种学案制表面上能充实课堂,但实际上并未能提高课堂实效。对此
【摘要】在中职德育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是贯彻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而构建生活化德育课堂,又是实现中职德育分层教学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几个方面对构建生活化德育课堂,有效实现中职德育课分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 中职德育课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