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牛年“开局之战”

来源 :三农中国·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雨贵如油。如今,中国2.7亿多万亩农田正盼望着一场及时雨。
  自汉朝始,中国就把“农”视为天下之本,帝王亲劝农耕;民间亦有俗语,“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于是,春节的鞭炮声犹响在耳,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就被卷入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夏粮保卫战。他们拉开了黄河、淮河,甚至长江的闸门,匆匆忙忙地浇灌农田。
  这也是农历新年后,中国面对的第一场全国性“战役”。全年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农民收入,都会跟这场“开局之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抗旱成了许多中国官员的头等大事。从国务院总理到省长、部长,再到数量更多的县市长,正频繁现身田间地头。他们希望更多的农田得到浇灌,以稳定夏粮收成。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抗旱救灾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
  天气转暖的步伐越来越快,急需浇灌的麦田也越来越多。如果干旱延续,投入这场“保卫战”的中国人还会更多。其中不乏春节前还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打工者。
  河南、山东等北方冬麦区八省的许多农民,希望能在返回城市打工之前,把自家的农田认认真真地浇灌一次。
  尽管前几年的丰收已令家中的粮仓装满,但以面粉为主食的北方农民,还是希望今年的小麦收成不要降低。如此,即便在工厂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返回家中,全家一年的口粮也会有基本保障。
  或是乐观,或是悲观,对今年中国夏粮收成的各种猜测,早已泛起。但无论如何,已连续5年大获丰收的中国粮仓,至少在今年不会面临太大麻烦。
  大多数中国人相信,黄河、长江、淮河之水,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能解燃眉之急的小浪底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此时在中国名声大振。
  中国继续兴修水利工程的信心,或将由此受到刺激。更多的金钱,将以更快的速度投向包括水利在内的基础设施。这会令经济增长受益。
  借助水利工程,北方八省的种田人浇灌完自家田地后,注意力会立即转向城市和工厂。
  北方冬麦区八省,在提供粮食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城市、工厂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其中的河南、山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两个省。它们的人口总量都超过了9000万。
  如果把相邻的安徽、河北等省也计算在内,北方冬麦区每年提供的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中国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便让他们拿到更多的人民币。
  或许,抗旱结束后,等待中国的将是就业“攻坚战”。它同样不会令人太轻松。
  如今,只是今年的开始,而且战局已经开启,即不容有失。
其他文献
对中国近代历史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是从农村开始的,是“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从井岗山的秋收起义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从第五次反“围剿”以后只剩
在这个炎热的六月里,中原大地上起伏的麦浪成就了人们脸上最幸福的笑容。然而,人们忘不了这样的新闻背景:从去年10月下旬始,河南持续110多天没有有效降雨,干旱麦田最高时达到5500
此文阐述了制订灵便型散货船装货计划的必要性及制订装货计划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文在分析琼州海峡的自然条件和船舶航线、航行特点及交通情况的基础上,论述各种情况的避让方法.
新型城镇化将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作为发展主题,而现今农村住宅还主要停留在砖混和砖木结构,缺乏统一规划、设计粗糙、施工简陋、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房屋在质量
一段时间以来,某些官员的“雷人语录”频频出现于媒体上,强烈冲击着老百姓的忍耐底线。  “对我的抹黑,就是对西丰的抹黑……”原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在“西丰人”论坛里发帖如此说道;“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记者采访陕西绥德职中校长找县长签字被拘,接待记者的绥德县委宣传部部长这样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啊……敢跟我斗!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几千年前,奥运的圣火点燃了古希腊,如今,它已燃遍世界烧到了北京。5000年的悠久文明,13亿人的翘首盼望,奥运的圣火终于燃烧到了中华大地,圆了13亿华夏儿女的
在粮价暴涨的背后,全球粮食储备正在大量减少。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粮食市场风云变换,国内粮食生产状况又是怎样呢?记者调查发现,在重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灾难使数十万计的生命从美好的人世间消失;三聚氰胺一个本该很专业的名词,也瞬间为世人熟知……原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是那样真切地发生了,并让国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