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漏收“时”的两个义项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与“时候”的音节、语素数目不一,却是共有同一语素的同义词。遗憾的是,辞书编纂者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证据之一是各种辞书几乎都在“时候”条下列出两个义项,而在“时”条下却没有与之相同的两个义项,即使最具有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也不例外。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对比分析法,逐一考察“时”与“时候”的构词能力、构成短语的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语体里的分布表现。同时借助频率统计,以证明“时”具有与“时候”几乎相同的分布功能,并最终证明“时”应该具有与“时候”相同的两个义项。
  关键词:时 义项 分布
  一、构成短语的能力对比
  在现代汉语里,作为独立的词,“时”和“时候”都可以参与构成定中短语,包括黏合式和组合式。这里先讨论黏合式。
  耿楠(2004)指出,“可以和‘的时候’组合的NP从语义特征来看,一般具有[+定时]、[+事件]、[+标志]的语义特征”。该规律也适合黏合式“时”短语。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凡不注明者,例句及其数据一律来自该数据库)显示,名词、部分代词、谓词都能与“时”“时候”构成黏合式短语。如:
  (1)a.我没想过文革时的现代戏。
  b.先前是省剧团里写剧本的,文革时候当了省城造反组织的司令,后来又当了省革委的副主任。
  (2)a.看看太阳已缓缓西沉,我感叹时间在这个时候过得好快。
  b.上班不远,那时候要求比较高,都住宿,一个礼拜才回家一次呢。
  再看看组合式。“时”“时候”短语都有组合式,只是所用结构助词不同:“时”短语只能用文言的“之”,“时候”只能加现代汉语“的”,而且不能互换。如:
  (3)a.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之时,雪莲的叶片和苞叶就舒展开来。
  b.只有等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之时,个人才会感到快乐。
  (4)a.从咖啡屋出来的时候,我提出送她。
  b.就在我混不下去准备离开北京的时候,吴琼闯入了我的生活。
  由上可知,“时”“时候”都能构成黏合式、组合式短语,这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共同处。
  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对比
  首先,“时候”可以单独作主语、宾语,而“时”则不能。如:
  (5)a.时候不早了。 b.*时不早了。
  (6)a.这孩子来的真不是时候。b.*这孩子来的真不是时。
  即便是“时候”,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它很少像一般名词那样自由作主语,除非句法赋予它有定性;也极少能自由作宾语,除了“是时候”“有时候”“到时候”等固定用法之外;更不能充当其他成分。由此可见,二者都是黏着性很强的词语,不仅不能单说,也极少单用,以致有学者将它们看成助词。(赵元任,1979;江蓝生,2002)
  其次,与单个的“时”“时候”相比,“时”“时候”短语充当句法成分自由得多,二者的黏合式、组合式都可以作宾语,如例(5)、(6),作状语,如例(7)、(8),作定语,如例(9)、(10)。如:
  (7)a.中美达成加入世贸协议,正值是中国经济受到一些问题困扰时。
  b.都怪他签证没签下来,从雨季就开始签的,一直拖到这时候。
  (8)a.就在比赛即将以平局告终时,阿曼队后卫犯了一个低级却致命的错误。
  b.它的时间表与人是不一样的,在它那儿,白天恰是睡觉的时候。
  至此,可以把“时”“时候”及其短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总结如下表。
  表1:“时”“时候”及其短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统计表
  主语 宾语 时间状语 时间定语
  时 - - - -
  时候 + + - -
  “时”短语
  黏合式 - + + +
  组合式 - + + -
  “时候”短语 黏合式 + + + +
  组合式 + + + +
  此外,郎大地(1997)、董秀芳(2000)与耿楠(2004)等都发现,“时”“时候”短语充当时间状语时,可以互换且一般不影响语义的表达。
  以上所论有力地证明了“时”与“时候”及其短语具有几乎相同的句法分布,这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或语义,因此“时”应该具有与“时候”相同的义项。《现代汉语词典》中“时候”一词收有如下两个义项:
  ①有起点和有终点的一段时间:你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
  ②时间里的某一点: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到~请叫我一声。
  但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所收录“时”的11个义项中,只有以下两个义项与上述分析的“时”的意义勉强接近:
  ③指较长的一段时间:古~|宋~|盛极一~。
  ④规定的时间:按~上班|列车准~到站。
  显然,“时”的这两个义项与“时候”的两个义项是不同的,不仅《现代汉语词典》如此,其他词典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辞书漏收了“时”的两个重要义项,即与“时候”相同的两个义项。
  当然不容否认的是,“时”与“时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词。除了前述相同之处之外,两者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差异乃至对立。
  (一)构词能力不同。“时”作为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仅《常用构词字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中“时”构成的词语就有79个,既有双音节词语,也有多音节成语。“时候”作为语素只能构成“有时候”“是时候”“到时候”三个半词汇化的词语。这说明,“时”作为一个单音节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时候”是近代以来新生双音节词汇大家族里的一员,几乎不具有构词能力。这是二者之间最突出的对立。
  (二)构成组合式短语时所用虚词不同:“时”短语只能用文言的结构助词“之”,“时候”短语只能使用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而且绝对不能互换。
  (三)与之组合的词语小类不同。如代词“这”“那”都能与“时”“时候”构成短语,而“什么”与“多少”“这个”与“那个”只能与“时候”构成短语。   (四)构成短语时的频率悬殊巨大。统计显示,“X+时”与“X+时候”的频率之比为33:67,“X+之+时”与“X+的+时候”的频率之比为7:93。①也就是说,无论哪种格式里,“时”短语的频率都远低于“时候”短语,仅为后者的四分之一左右。
  (五)各自的短语与介词组合的频率不同。无论黏合式还是组合式,“时”短语之前出现介词的频率都远远高于“时候”短语。具体对比如下表。
  表2:“时”“时候”短语与介词组合的百分比对比表
  单项百分比 平均百分比
  “时”短语 黏合式 35% 61%
  组合式 87%
  “时候”短语 黏合式 1.2% 10.1%
  组合式 20%
  由上表对比表明,“时候”的时间方位义明显,是普通名词,一般不需要介词与之搭配;“时”的语法化程度较高,不能独立担负起表示时点的任务,只能表示时间方位,常常要借助介词一起显示时间义。②
  (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同。“时候”及其短语可以作主语,“时”及其短语不能做主语。如:
  (9)a.时候到了,你们该走了。
  b.文革时候是很让人恐惧的。
  统计还表明,“时”“时候”短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时间状语和时间定语,而且其中80%的用法是由“时”短语的黏合式和“时候”短语的组合式充当的。
  (七)语体分布的差异。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中的数据,“时”和“时候”及其短语的频率可以重新统计如下表。
  表3:“时”“时候”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频率表
  书面语 口语
  词次 使用频率 词次 使用频率
  时 652 13.6% 36 3.3%
  时候 466 9.5% 233 12.9%
  由上表可以看出,书面语中“时”及其短语的频率高出“时候”4.1个百分点,口语中“时候”及其短语的使用频率是“时”及其短语的六倍还多。
  (八)“时”比“时候”的语法化程度更高。这可以从前述构词能力、定语长度、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其短语与介词的组合频率等方面得到证明。
  “时”与“时候”之间存在上述八个方面的不同或对立,只能说明二者不是绝对同义词,而是一对组合分布、出现频率、语体风格等方面具有差异的近义词。但是,这依然不妨碍前面的结论,即二者具有几乎相同的分布功能,是一对广义同义词或近义词。
  注 释:
  ①统计发现,“X+之+时”短语为5590例,“X+的+时候”短语为
  68563例,后者约为前者的12倍之多。
  ②郎大地(1997)认为,“‘时候’是现代汉语中唯一只表示时间
  位置的方位词”,并且“X的时候”和“X之时”语法上无本质不同,“时”和“时候”同为时间方位词。但由对比可知,“时”的时间方位的意义较之“时候”更重。
  参考文献:
  [1]晁代金.“是时候”组合的发展演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8,(2).
  [2]董秀芳.论“时”字的语法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1).
  [3]耿楠.现代汉语“X的时候”和“X的话”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4 .
  [4]关玲.后置时间词刍议[J].汉语学习,2002,(5).
  [5]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
  (1).
  [6]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 .
  [7]郎大地.“时候”·时位·多陈述偏正句[J].语言研究,1997,
  (l).
  [8]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9]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l).
  [10]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王小萃,张舸.“时间”与“时候”[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2).
  [1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
  (毕燕娟 海口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570228)
其他文献
探讨了后期死蛹的发生主要是由蚕体质虚弱、创伤感染、种茧期保护不当、微量农药中毒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生产角度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防病、减少蛹体创伤、提
布谷鸟的第一声鸣叫让我从梦中惊醒我要开始攀援和跋涉的生命旅程
蚕用消毒剂有多个类型和品种,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和使用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常用蚕用消毒剂的种类、特点、作用机理、消毒对象及其正确使用方法,为蚕业生产用药提供
添加不同数量的(不同密度的微粒子孢子)微粒子孢子到上一个母蛾集团中,研磨带“毒”的母蛾集团后,磨蛾机、磨蛾罐及漏斗只经过水冲洗就继续进行下一个无“毒”的母蛾集团研磨,验证
方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陕西方言成功地走上荧屏有着深厚的文化依据: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浓郁的黄土特色、三秦儿女的乡音情结与文化认同、平实化的电视审美回归与当代大众心理以